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操作结果将通过人民银行官网相关栏目对外披露。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启用买断式逆回购工具,这也是今年以来继临时正逆回购、国债买卖后,央行再次推出新工具。
如何理解本次新工具?
首先,本次买断式逆回购期限不超过1年,进一步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
《金融时报》记者根据期限由短至长梳理央行现有流动性投放工具发现,目前主要包括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国债买入和降准,
1个月到1年的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较为欠缺。
此次央行在现有工具基础上推出买断式逆回购,
预计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央行选择此时推出新工具,预计可更好对冲年底前MLF的集中到期。”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wind数据显示,11月、12月各有1.45万亿元MLF到期量,达到目前MLF余额的40%。再叠加政府债券发行、年末现金投放等,届时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面临较大补缺压力。
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已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
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降准0.25~0.5个百分点。
综合前述多重考量,
央行在此节点上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有利于更好对冲四季度MLF集中到期,更有能力维护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此外,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工具定位为流动性投放工具。《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此次推出的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不同利率投标,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中标,机构的中标利率就是自己的投标利率。
据业内人士评价,
这既能减少机构在利率招标时的“搭便车”行为,更真实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也由于没有增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标利率,而凸显该工具仅作为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定位。
“可以看到,央行操作工具更多元,有望带动全市场买断式回购业务发展。”有业内专家分析,我国货币市场的主流模式是质押式回购,交易中债券押品被冻结在资金融入方账户,无法继续在二级市场流通,出现违约等极端情形不利于保障资金融出方权益。“近年来,更多海外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券市场后,他们更习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买断式回购。央行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既是自身操作工具的丰富,也可对市场发展买断式回购业务形成示范作用,缓解质押品冻结对金融机构整体流动性监管指标压力,持续提升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国际化水平。”该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业内人士对qeubee live表示,从期限和操作频率来看,该工具应该是和MLF有一定的补充和替代作用。
“注意到买断式逆回购是可以有多重价位中标的,那么可以预计在资金相对较为宽松的阶段,1年期买断式逆回购的最低中标利率可以低于同期限MLF利率,更有利于一级交易商获取较为便宜的长期限负债,进而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该业内人士表示。
同时,该业内人士提醒,还需注意买断式逆回购的交易形式,央行作为资金的融出方,在逆回购期限是可以处置质押券的。因此,理论上买断式逆回购的质押券也可以作为央行公开市场债券卖出的标的券。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性,央行实际上这么操作的可能性不高。
该业内人士表示,总体看,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的推出,丰富了央行货币政策的工具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商业银行缺长期限负债的困境,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并有可能带动同业存单利率下行。
公号聊债志疑发文评价“买断式回购”的意义?1、央行对流动性管控要话语权;买断式质押券,央行可以卖出。过去通过mlf投放1年期限的流动性资金,当市场流动性过度宽裕时,再回笼流动性比较困难。以后可以用质押券直接卖出,回笼流动性更直接,对流动性把控更主动。2、逐步替换mlf的长期流动性投放功能和政策利率锚定作用;3、央行手里有券,能配合给权益市场投放流动性,央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更立体;4、多重价位中标?同一次流动性投放操作,可能出现不同机构出现不一样的中标利率。更关注市场利率,根据实际资金需求,一级交易商有更大自主性。
公号桓桐金科发布
常见
情景分析
如下:
银行间正回购业务情景:
情景一:交易员用一个券A从一个对手方融入了相应的资金
情景二:交易员用一个券A从多个对手方融入了相应的资金
情景三:交易员用多个券从一个对手方融入了相应的资金
情景四:交易员用多个券从多个对手方融入了相应的资金
银行间逆回购业务情景:
情景一:交易员用一笔钱从一个对手方融入了一个券A,交易员债券持仓可用增加
情景二:交易员用一笔钱从一个对手方融入了多个债券,交易员债券持仓可用增加
情景三:交易员用一笔钱从多个对手方融入了一个券A,交易员债券持仓可用增加
情景四:交易员用一笔钱从多个对手方融入了多个债券,交易员债券持仓可用增加
情景五:交易员用一笔钱从对手方融入了一个券A,且在融入期间债券发生了付息。
买断式回购
交易
要素
:
要素名称
|
要素含义
|
回购方向
|
正回购或逆回购,即融入或融出资金
|
债券代码
|
回购债券的代码
|
债券名称
|
回购债券的名称
|
回购期限
|
首期结算日至到期结算日的实际天数,含首期结算日,不含到期结算日(最长不能超过91天)。
|
清算速度
|
从达成交易到实际清算的实际间隔,有T+0(成交当天进行清算)和T+1(成交第二天进行清算)两种。
|
券面总额
|
回购债券面值的总量,最低为10万元,以万元为单位变动。
|
回购利率
|
根据首期资金支付额和到期资金支付额计算出的参考利率。
|
首期交易净价
|
首期结算时逆回购方对回购债券支付的债券净价。
|
首期交易收益率
|
以首期交易全价买入债券并持有至到期的收益率
|
到期交易净价
|
到期结算时正回购方对回购债券支付的净价。
|
到期交易收益率
|
以到期交易全价买入债券并持有至到期的收益率
|
首期结算日应计利息
|
上次付息日(或起息日)至首期结算日为止(不含首期结算日)累积的按百元面值计算的债券发行人应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
|
到期结算日应计利息
|
上次付息日(或起息日)至到期结算日为止(不含到期结算日)累积的按百元面值计算的债券发行人应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
|
首期资金支付额
|
首期结算时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支付的资金额。首期资金支付额=(首期交易净价+首期结算日应计利息)*回购债券数量/100
|
到期资金支付额
|
到期结算时正回购方向逆回购方支付的资金额。到期资金支付额=(到期交易净价+到期结算日应计利息)*回购债券数量/100
|
成交日
|
交易双方订立成交合同的日期
|
首期结算日
|
正回购方将回购债券过户到逆回购方而逆回购方将资金划付至正回购方的日期。首期结算日=成交日+清算速度(遇节假日顺延到下一交易日)。
|
到期结算日
|
正回购方将资金划付至逆回购方而逆回购方将回购债券过户到正回购方的日期。到期结算日=起息日+回购期限(遇节假日顺延到下一交易日)。
|
实际占款天数
|
到期结算日-首期结算日
|
交易品种
|
回购期限所属的统计区间,由系统自动计算并显示。
|
首期结算方式
|
目前市场上通用“券款对付”的方式,简称DVP。
|
到期结算方式
|
目前市场上通用“券款对付”的方式,简称DVP。
|
清算账户
|
本方用于清算的资金账户
|
对手方
|
交易对手方成员简称
|
对手方交易员
|
交易对手方交易员姓名
|
公号虎投虎脑Tips发布浅薄评价如下:
①、股市盘前发这消息那主要还是考虑对股市影响。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可以为新创设的互换便利工具(SFISF)提供更多的可用债,非银拿到这些流动性好的资产可以在市场上进行融资,也就能为股市提供更多的可用资金,侧面反应后面非银“以券换券”的需求可能较大。
②、
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也可以解读为YM
正在为财政大量发债引起流动性收紧,提前准备的一个流动性工具呢。不能让资金面太紧,减少后续发债造成对利率债市场的冲击。但侧面反应后面发债的量会很多。
③、YM不直接买债,采取买断式的方式,可能不看好现在的买入时点,也可能是担心集中买债容易加剧资产荒,打破目前利率债多空平衡的局面。
④、此外,如果YM过度买短债释放流动性,机构短债越卖越少,
久期
就会上升,短债的减少,流动性风险增大,用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可以有效缓解这个忧虑。也可以预期短期内YM买短可能要减少。
④、综上,该工具既反馈出央行对流动性的呵护,又说明后面债券供给可能较大,还能对股市形成一定的支持力度。整体偏中性。
公号公号投资考古队发文称,
买断式
逆回购
本质上是一种
央行
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的货币政策工具,也是一种
央行从市场回收流动性
的工具。
具体来说:
买断式逆回购与普通逆回购的区别
买断式逆回购的作用
-
调节市场流动性:
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可以灵活地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
稳定金融市场:
在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时,央行可以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注入资金,稳定金融市场。
-
引导市场利率:
央行通过调整买断式逆回购的利率,可以引导市场利率的走势。
总结
买断式逆回购是一种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通过这一工具可以实现对市场流动性的精准调控,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
买断式逆回购的操作通常比较复杂,涉及到多个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的金融知识,并谨慎评估风险。
(
以下本段部分内容引用公号刘晓博说财经
)
“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
”是什么,它的推出对市场构成何种利好?
“逆回购”,是从央行的角度来讲的。具体操作流程是“
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
”(比如某大银行,在这个交易中为“正回购方”)拿着高等级债券(比如国债、地方债)到央行质押或者被买断,获得现金、并约定利率。到期之后,大银行支付“现金+利息”给央行、拿回质押或被买断的债券。
“逆回购”事实上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印钞)、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渠道。
只不过,这种印钞是有期限的。之前,常见的逆回购有7天、14天等品种。
中期借贷便利(MLF,俗称“麻辣粉”)的机制类似逆回购,期限一般是1年。MLF已经成为央行印钞的主要渠道,截至今年9月末
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68780亿元。也就是说,央行通过MLF的方式,投放了68780亿元的基础货币。但逆回购的余额不算多。
在短期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一般为1年期)之间,缺少类似3个月、半年、9个月的融资工具。此次创立的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填补低于1年、高于1个月的市场融资需求的。
第一,可以给一级市场交易商提供更丰富的融资渠道,显著提高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
目前,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有51家,具体名单如下:
“
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
”主要是银行,他们主要在银行间市场(拆借市场、债券市场等)交易,手里有大量债券——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公司债。缺钱的时候,可以通过逆回购把债券交给央行,换取现金。
所以,推出
“买断式逆回购”首先可以增加银行间市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也是“一级交易商”,他们获得更多融资机会,显然有利于股市走好。
所以,这对股市也是显著的利好。
相信未来一级交易商中,证券公司的数量也会增加。
随着财政政策发力,国债、地方债发行将显著提速,债券市场需要有更为强大的承接力。有了买断式逆回购,意味着一级交易商多了融资渠道,并把央行自然而然带入了债券市场的日常交易。
“买断式逆回购”还是新的印钞工具。印钞多少,关键看余额。如果将来余额越来越大,意味着央行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印钞(投放基础货币)。
以前的逆回购主要是质押式的,一级交易商拿着债券到央行质押换取现金,但这些债券就被冻结了,不能交易。
如果债券出现价格波动,或者违约风险(比如一些公司债),央行也不能处理。
“买断式逆回购”的玩法就不一样了,这些债券等于卖给了央行,央行可以到市场里买卖。
融资到期的时候,央行只要把同类债券返还给一级交易商就可以了,不是严格意义的原券交付。
所以,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拿到了大量的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可以到二级市场里买卖。由此,未来央行不仅要在二级市场常态化买卖国债,还将买卖
地
方债、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领域。
海外投资者更习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买断式回购,我国的主流模式是质押式回购。质押式回购的缺点是“债券押品被冻结在资金融入方账户,无法继续在二级市场流通,出现违约等极端情形不利于保障资金融出方权益”。
现在央行设立了“买断式逆回购”,有利于带动全市场买断式回购业务发展,更好跟国际市场接轨。
今年以来,央行不断推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
临时正逆回购、常态化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重新定义最重要政策利率,现在又推出了
“买断式逆回购”。
买断式回购债券卖出后的账务处理
(转载引用自公号监督-全覆盖)
买断式回购债券业务中,逆回购方(在交易中取得债券作为质押的一方)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债券质押式回购是指交易双方以债券为权利质押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
,
又被称为封闭式回购。在质押式回购交易中,资金融入方(正回购方)在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正回购方向逆回购方返还本金和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利息,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质押式回购实质上是以债券作为质押的融资业务。交易双方除了解决资金头寸或处理闲置资金(债券)的功能外,尚承担债券的利差收益或是利差支出。
债券买断式回购除了具备质押式回购的业务特点之外,与质押式回购的主要区别在于买断式回购在首次交易时,正回购方会将债券的产权过户至逆回购方,债券所有权发生两次转移,而不体现为质押形式。
基于
2006
版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处理意见:
在买断式债券回购模式下,回购债券出售时应作为交易性金融负债核算。
1
、在买断式回购业务中,逆回购方取得债券产权后,在逆回购期间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对其进行处置,只需要确保在到期前重新购入相同的债券,以备到期时归还给正回购方即可,因而逆回购方在这一过程中承担了标的债券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尤其是公允价值变动的风险和收益,故逆回购方应将在此类回购中取得的债券确认为其自身的资产。鉴于在首次购入债券(逆回购方取得债券的产权)时,实际上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本身也是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将其出售之前可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回购未到期前将该债券出售取得资金时,本金部分无损益影响。债券出售时,相应终止确认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2
、同时,自取得债券之日起,逆回购方实际上承担了标的债券公允价值变动的风险(只是其影响在债券持有期间可以与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相抵销),由此应当确认一项衍生工具性质的交易性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的变动也计入损益。该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无论是否持有债券都是存在的。
对于以买断式回购方式融出的资金,逆回购方应按照常规的融出资金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将融出资金确认为一项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在回购期间内逐期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
同时,在回购开始日,按照融出资金金额确认一项对正回购方的债权,在回购期内按摊余成本
对该债权
进行后续计量;并就约定的于既定到期日偿还这些债券的义务,确认一项交易性金融负债:
借: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成本(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
2
)持有债券期间逐期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公允价值上升为例,如下降则作相反分录,下同)
(
4
)逐期确认所承担的债券公允价值变动风险导致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