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点击上方蓝字“观点”,欢迎关注并置顶,即可快速获取房地产新鲜深度资讯。
吴剑透露,融信内部已经设立了冲入千亿的计划,他希望资本市场能给融信多一点的耐心,“再花一些时间我们一定冲入千亿企业”。
观点地产网 当整个新闻圈都被“农民主席”郁亮上任首秀刷屏的时候,一家闽系房企低调在港召开了业绩发布会。
8月25日,融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举行2017年业绩发布会,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吴剑带领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林峻岭、首席财务官兼联席秘书曾飞燕出席了该场活动。
对于香港投资者和媒体来说,刚刚登陆资本市场不足两年的融信显然是一个新兵,市场需要更多地时间来观察和读懂它。
融信自身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在上市前后都可见其为冲刺规模尽快显现业绩所做出的努力。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2014年、2015年和2016年,融信分别实现销售额89.49亿、119亿和246亿,同比增长33.15%和106.72%,2017年上半年,融信实现销售额155.14亿,完成全年325亿销售目标的47.75%。
虽然没有如2016年总一样宣布上调全年目标,但假若融信最终如约完成325亿目标,增长率也将达到32.11%。
公司新任执行总裁吴剑作为香港资本市场上的新面孔,显然还不太适应业绩会的节奏,全场业绩会除开业绩介绍部分,他的发言也只有寥寥数语。
尽管如此,在吴剑仅有的两次回答中,依然显现出融信对规模的积极渴求。
吴剑认为,当前房地产行业总的容量是存在的,也仍然地不断在增长,另一方面,行业的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大的企业越来越大,分层也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融信还是要加大发展规模。
据其透露,融信内部已经设立了冲入千亿的计划,他希望资本市场能给融信多一点的耐心,“再花一些时间我们一定冲入千亿企业”。
在业绩规模之外,融信过去半年间在土地市场的积极表现以及7月份以28.9亿并购海亮35个项目的动作,也备受市场关注。
对此,曾飞燕就表示,融信上半年总共是获取了21幅土地,其中17幅是并表项目,4幅是不并表项目。在并表的17幅项目当中,1幅是并购项目,16幅是一级招拍挂项目。21幅土地对应的总土地面积是381万平方米,对应的权益土地金额是133亿。
2017年,融信支付新增购地款85亿,加上去年遗留下来的部分土地尾款,上半年公司总共支付的土地款项是135亿,而下半年公司还需支付并购海亮项目的29亿元。
就拿地预算方面,曾飞燕则表示,公司今年的计划是按照销售回款的六成五到七成的比例作为拿地的指标,但鉴于上半年土地市场确实也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机会,所以公司全年购地的比例也可能略有提高。
另外,曾飞燕还透露,并购海亮将为公司带来近40亿的静态负债,全部为开发贷,但鉴于该项并购涉及中西部省会及周边17个城市的35个项目,土地储备逾500万平方米,平均土地成本不足1000元/平方米,预计将为公司财务表现带来正面的影响。
而就融信目前的利润水平、毛利率及负债水平,公司管理层亦坦诚,这些数据表现目前可以理解,融信在过去两年间为了快速做大规模和实现上市亦做出一些牺牲和妥协,譬如在一些城市为了加速去化而牺牲掉一定利润导致毛利率水平较低,为了谋求规模的快速扩张而运用了一定比率的杠杠。
公司管理层表示,公司已经看到了存在的这些问题,亦会在未来积极地进行优化和调整,相信随着融信的上市,布局区域的扩大和规模的提升,融信的资产结构和负债水平都将得到优化,也希望市场能够给予足够的耐心,让融信能够在资本市场的呵护下得以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