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上午,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刚闭幕,下午,省政府就召开第六次全体会议,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全面部署实施内需扩量提效攻坚、产业育新培强攻坚、科技创新赋能攻坚、改革开放重点攻坚、环境优化提升攻坚、安全强基固本攻坚、民生补短提质攻坚等“七大攻坚”。
实施“七大攻坚”是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主抓手,各级各部门如何抓好落实?尤其是如何抓住攻坚突破的重点难点?省长在会上划了重点,我们一起看——
聚焦消费增长5.5%以上、投资增长4.5%,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步伐快一点、力度大一点,扛牢经济“十强省”责任担当。
长沙市五一商圈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要在政策兑现上争主动
。重点是把握好时机与力度,以超常规举措来承接国家政策,运用系统观念来实施政策,全力争抢政策份额、推进政策兑现、提升政策实效,加快把政策发力点转变成经济增长点。
要在提振消费上争潜能
。重点把促消费和增收入、惠民生结合起来,着力在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和拓展消费业态下功夫,加大高质量赛事演出、文化旅游、促销活动供给,支持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发展,使消费这把“火”烧得更旺。
要在项目投资上争效益
。今年,全省集中开工5千万以上重大项目259个,提前谋划10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289个,部署实施总投资超2100亿元的“四个十大项目”,还有接续实施的3274个中央资金项目,各地要尽快把这些大项目、实投资落实到位,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快出效。
聚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等重点指标,坚持“链主、链长、链生态”协同发力,提升全省产业经济支撑力、发展竞争力。
要强企业显示度
。重点推动原地倍增、招引新增“两增并举”,打造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链主型”企业、高市值上市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让中小企业在大企业的引领带动下加快成长、迅速壮大。
要强链群集聚度
。重点围绕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抓好13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充分发挥“金芙蓉”基金作用,鼓励“链主”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加快壮大绿色智能计算、北斗规模应用、低空经济、智能衡器计量等新兴产业,梯度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要强园区贡献度
。持续推进“五好”园区建设,重点要在全省产业图谱中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着力壮大园区主特产业、支柱企业,全力争取园区规模工业占比达到75%、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
通过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9%以上、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增长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等量化指标,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岳麓山实验室农大农科院片区项目。
要促平台建设
。重点推动“1+2”国家实验室体系实体化运行,推进“4+4科创工程”、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湘江科学城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布局一批概念试验中心和中试基地,支持各类平台加快取得更多可视化成果和突破性进展,促进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等具备试验验证能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要促技术攻关
。
重点抓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靶向攻关,持续加大“五首”产品研发创新支持力度,力争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
要促成果转化
。
重点开展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持续加大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力度,强化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等成果转化平台功能,深化高校科技成果赋权、单列管理等改革,力争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以上、在湘转化率50%以上,加快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
在12项标志性改革上破题、统一大市场建设上破局、扩大高水平开放上破围,力争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对非贸易大幅增长、对外实际投资增长5%以上、外商直接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充分释放改革开放效能。
要抓改革聚势提能
,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聚焦扩需提质、畅通提效、创新赋能、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综合改革等改革任务落地落实,把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用在关键之处。
要抓外贸保稳提质
,重点要加大外贸主体培育,承接好国家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力争建好22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9个省级外贸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新增50家内外贸一体化品牌领军企业、20家“三同”企业,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
要抓通道拓展提效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高质量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推动中非经贸博览会创新发展;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散改集”,扩大五大通道市州覆盖面和服务面;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商务人员跨境往来。
聚焦打造“三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总体目标,坚持久久为功与集中攻坚相结合,打好“攻坚战”、打造“升级版”,力争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至13.8%以下,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力争达90%以上。
常德市市民中心,市民来到“一件事一次办”各窗口办理相关业务。
要优服务保障
。
常态开展“送解优”“链长到一线”等行动,建立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管理机制,滚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
要优要素保障
。
抓好资金、土地、人力等传统要素,以及技术、数据等新型要素保障,推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七大行动,降低制度性交易、物流用能、融资等综合成本,更好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
要优法治保障
。
坚持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多个环节优法治、稳预期,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推广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让监管“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
加快解决本质安全水平不高、防灾抗灾救灾短板不少、政府债务化解压力较大等痛点问题,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