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稳中有落。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孔鹏解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房地产市场造成明显冲击,但各地区各部门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或涨幅回落、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涨跌互现;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稳中趋落。
这一数据并不出乎市场意料。一般而言,2月通常都是楼市淡季,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成交下滑、价格趋稳甚至回落,符合普遍预期。
而更多人关注的是
,接
下来楼市如何
?
据统计,1至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115亿元,同比下降16.3%;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降幅均超过35%;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等数据也有较大幅度回落。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夏丹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预计后续开发和销售跌幅将不断收窄
。若疫情按当前防控进展不出现反复,二季度随着复工陆续推进和线下售楼恢复,疫情的负面影响有望逐步消失,行业将回归供求基本面。
初步测算,
4个一线城市方面,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上月为上涨0.4%。
其中,北京上涨0.1%,上海和深圳持平,广州下降0.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广州分别下降0.2%和0.1%,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2%和0.5%。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5%,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2%,涨幅与上月相同。
31个二线城市方面,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微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武汉、石家庄和太原等12个城市受疫情影响无成交。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与上月相同,武汉、石家庄和呼和浩特等12个城市无成交。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2%和3.0%,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7和0.4个百分点,均连续10个月回落。
35个三线城市方面,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微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扬州、蚌埠和平顶山等7个城市无成交。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1%,包头、锦州和扬州等12个城市无成交。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9%和3.3%,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5和0.4个百分点,均连续11个月相同或回落。
“
总体看,2月份全国商品房价格涨幅稳中有落,疫情对房地产冲击全面显现。
疫情导致购房者禁足、售楼处关闭,多地出现整月闭市的情况,销售停滞,拖累效应明显。对此,多家房企为促回款保障现金流安全,采取‘云看房+打折优惠’等促销手段,但线上看房转化率较低造成销售业绩难有突破,个别房企出现全月仅售1-2套的窘境。1至2月份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9.2%,销售额同比下降34.7%。”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赵金鑫对《金融时报》记者说,
短期内房地产市场能否快速回暖仍需结合疫情发展进行判断,如疫情防控顺利,短期抑制的购房需求将明显释放
。预计3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各项指标环比增速将有所回调,但同比仍难乐观,往年楼市销售“小阳春”难现。
夏丹认为,受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直接影响,房
地产开发和销售活动基本停滞,
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增速不可避免地出现下跌。
开发方面
,建筑工地延后施工,土地拍卖有限开展,部分大型房企聚焦一二线城市拿地。1至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115亿元,同比下降16.3%;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44.9%,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成交价款分别下降29.3%和36.2%。
销售方面,
夏丹表示,不少房企开启网络销售模式,但不动产推介和交易的特殊性使线下销售不能被完全替代,销售整体滑坡,库存转而增加。1至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4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9%;销售额8203亿元,下降35.9%;待售面积比2019年末增加3184万平方米。
“
预计后续开发和销售跌幅将不断收窄,增长缺口逐渐修复,全年风险可控。
3月份湖北以外地区尚未全面复工,各项数据可能仍在低位。”夏丹进一步分析称,一二线城市在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优势仍具备较强吸引力,购房需求所受影响仅为交易时点的推迟,随着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疫情过后开发和成交还可能出现回补。非都市圈内三四线城市若无额外政策红利,所受负面影响相对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
2月份以来以一二线为主的多个城市密集出台了房地产边际宽松政策,以对冲短期负面影响,更多城市可能跟进。
在夏丹看来,大多政策作用于土地出让环节和商品房预售环节。地方为稳定楼市可出台边际宽松政策,不过大幅放松可能性小;边际宽松政策中,合理的供给侧宽松多能放行,需求侧宽松则有可能不被允许。
从融资角度看
,夏丹指出,国内流动性继续保持合理充裕,市场利率下行有利于缓解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压力,主流房企也逐渐恢复债券融资,停工停售带来的经营压力有望缓解。
针对今后房地产政策走向,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3月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
“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改变。
“房地产的发展政策,我们要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政策,这也是明确的。”
“房住不炒”政策基调不变
对于消费者而言,楼市动向关乎买房大事。
从近几个月的政策来看,央行仍然坚持“房住不炒”基调,并强调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与此同时,部分地方出现试探性政策,河南驻马店、陕西安康等均出现降低首付等鼓励性政策,前者沦为“一日游”很快取消,后者是否继续生效也是众说纷纭。而济南市发布《关于促进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发展十条政策》,将450平方公里的直管区高标准规划为济南市绿色建设产业示范区。在先行区直管区范围内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商品住宅的,不受济南市限购政策约束。不同地方政府因城施策方针下的不断试探,让市场期待再度分化。
与此同时,
从金融角度看
,
虽然目前降低首付政策多为“一日游”,但近期资金面相对宽裕,
这部分资金虽然主要以支持实体经济为主,不过房地产贷款仍是不少银行的优质信贷业务,可贷资金增多;
再加上美联储不断降息的动作之下,短期内国内利率上升空间不大
,更让不少消费者预期利率将趋于稳定,甚至仍有望下行。
而
从市场角度看
,疫情期间压抑的需求之下,
不少二手房业主或开发商可能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来吸引顾客
,以缓解自身的流动性压力,刚需购房者出手意愿增强。
对于开发商而言
,近期融资回升势头明显。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速为-17.5%,属于明显恶化,但近期房企债券融资力度明显强化,表现为规模扩大、融资成本降低、融资获批时间压缩等。根据克而瑞数据,截至3月11日,月内房企已发债29笔,发行总量约合人民币434亿元。同时,房企融资成本从2月起大幅下降。2月,房企平均融资成本为5.68%,较1月的8.23%大幅下降2.55个百分点。而2019年,房企平均融资成本维持在7.07%。严跃进分析,债券市场推行注册制等机制改革,也加快了房企债券的发行。而随着预售资金监管政策的改善、商业银行可贷资金规模的提高,客观上房企的资金到位状况依然会有所改善。
不过,这种供需两端的“升温”意愿并不意味着政策一定会大幅松动,楼市会再度大热。
毕竟,此前十数年楼市的反复之痛已经让决策层深感“泡沫之危”,过去两三年以来的坚决调控、多管齐下不可能轻易放松;同时,经过长期的高速增长,不少地区楼市价格已经处于高位,继续攀升的空间不足,即便放松也难以达到“稳经济”之效。
更重要的是,
从宏观层面
,
当前实体经济中的小微、民企正嗷嗷待哺,新动能、新技术领域蓄势待发,全面脱贫攻坚任务迫在眉睫,放任资金更多流向房地产反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
从行业层面,
待售面积有上升趋势。严跃进介绍,从2018年开始,各地库存数据就已经陆续上升,尤其是预售证管控放松的城市,实际上库存数据是有所反弹的,这也是房企必须关注的风险之一。
从购房者角度
,刚需或改善型需求(也是变相刚需)之外,投资投机风险大幅上升,需保持谨慎。毕竟,与其他商品不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房子是非流动资产,政策春风送暖之下仍需关注长期趋势。
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声明:图文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关“幸福双子星” Haicoin&Galtcoin的资讯,请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官网(
https://www.haichain.io/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