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提出了全市2020年卫生资源总量标准。
《规划》综合考虑人口总量、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结合国家和省床位数控制指标和变化趋势,提出了
到2020年,我市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6.5张的发展目标
。这是我市首次对医疗机构发展床位规模提出了量化指标,适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也契合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二是全面布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规划》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现状,统筹不同区域、类型、层级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数量和布局,首次明确了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的建设数量和规模,即:原则上政府在每个行政村办好一所公益性标准化卫生室。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可以建设成为县办医院分院。政府在
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每3万—10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县级原则上设1个县办综合性医院和1个中医类医院。市级区域依据常住人口数,每100万—200万人口设置1—2个市办综合性医院(含中医类医院,下同),服务半径一般为50公里左右。《规划》中对我市省属医疗机构也做了具体规划。
三是大力发展社会办医疗机构。
推动社会办医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大举措,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规划》从床位标准、设备购置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对社会办医给予支持,明确了到2020年,按照
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
,同步预留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这些措施将会有力地推动社会办医的快速发展。
五是规划了“5”+“6”个区域医疗中心。
到2020年我市规划形成5个主区域医疗中心和6个副区域医疗中心。
5个主区域医疗中心包括:
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大连市友谊医院为主体的东部医疗中心;
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解放军210医院为主体的中心区医疗中心;
以大连市中心医院和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为主体的西北部医疗中心;
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主体的西南部医疗中心;
以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和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主体的北部医疗中心。
6个副区域中心包括:
以旅顺口区人民医院
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普兰店市中心医院
瓦房店市中心医院
庄河市中心医院
长海县医院为中心的县(区)医疗中心
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构建医疗服务框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同时重点建设一批体现国家或省级先进水平、具有优势学科群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形成辐射全国的资源区。
六是涵盖了新医改工作内容。
根据新一轮医改工作要求,《规划》还从分级诊疗、防治结合、医联体建设和医养结合等方面提出了深化医改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