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销量:2024年特斯拉销量平稳,新势力普遍高增,其中小鹏、零跑、小米增长势头猛。特斯拉
24年销量179万辆,同比略降2%,25年推MY焕新版本和低价车型,目标销量20%~30%增长。
小鹏
自24H2 Mona品牌发力,销量亮眼,Q4销量9.2万辆,同环比52%/97%,25Q1销量环比持平,每季度推新车型,并规划增程车型,全年销量目标翻番至38万辆。
零跑
24年实现29.4万辆,同比增104%,25年将推3款10-15万价格带的B系列,目标50万辆,同比70%增长。
小米
24年实现13.7万辆,25年中将上市首款SUV,全年销量目标35万辆。
理想
24年销量50万辆,增长33%,增长有所放缓,25H2分布新车型纯电I8和I6,目标销量为70万辆,同比增长40%,其中Q1预计交付 8.8 - 9.3 万辆,同增 10% ~16%。
极氪集团
25年将发布5款新车型,目标销量71万辆,同比增220%。
蔚来
乐道销量低于预期,总体增长放缓,25Q1销量4.1万-4.3万辆,同比增36%-43%,基于对三大品牌9款车型的信心,维持全年翻番增长至44万辆的目标。
竞争加剧车企均价均承压,但小鹏、零跑、小米、极氪等受益于规模化,盈利改善明显。
24年竞争加剧降价+经济型车型放量,车企均价均有5-15%不同程度下降。但小鹏、零跑、小米受益于规模化,Q4盈利明显改善,毛利率均为两位数,其中小鹏Q4总体业务毛利率14.4%,单车亏损1.45万元,减亏明显;零跑Q4毛利率13%,首季度实现盈利;小米Q4毛利率20%;极氪Q4单车亏损1.3万元。而特斯拉、理想24年单车利润下降,蔚来单车亏损10万,幅度仍较大。
智能化和全球化是车企2025年两大战略。
智驾方面,特斯拉FSD目标2025年进入欧洲和中国。新势力24年主要聚焦端对端、无图城市NOA的竞争,而25年更注重智驾平权、智驾下沉,小鹏MOAN03max版本将高阶智驾下沉至15万价格带,可使用城市NOA;零跑B10搭载激光雷达,4月可使用高速NOA,年底目标为使用城市NOA,价格下沉至10-12万。全球化方面,一方面加快海外销售网络建设和品牌宣传,其中小鹏目标25年海外销量翻番至4万辆,极氪集团目标出口销量占比10%;另一方面,新势力将加快智能化海外布局,包括数据收集、测试等。
投资建议:
电动车型快速+高阶智驾下沉,电动化率持续提升,我们预计25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增长25% ,达到1600万辆,叠加全球储能需求35-40%增长,整体锂电需求近30%增长,26年有望维持20%左右。且各环节盈利开始逐步改善,龙头估值仅15-18x,首推格局和盈利稳定龙头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结构件(科达利);并看好具备盈利弹性的材料龙头,首推(湖南裕能、富临精工、尚太科技、天赐材料、天奈科技),其次看好(璞泰来、新宙邦、容百科技、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当升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关注(中科电气、龙蟠科技)等;同时碳酸锂价格已见底,看好具备优质资源龙头,推荐(中矿资源、永兴材料、赣锋锂业、雅化集团)等。
风险提示:
价格竞争超市场预期;原材料价格不稳定,影响利润空间;投资增速下降。
正文
2025.03.28:
深度!【东吴电新&汽车】北特科技:汽零筑基擎双翼,丝杠拓疆启新程
2025.03.28:
【东吴电新】新能源3月月报:新能源入市刺激抢装,光伏涨价 风电淡季不淡
2025.03.25:
【东吴电新&汽车】比亚迪2024年年报:24年销量业绩破浪领航,25年王牌连出再启新程
识
别
二
维
码
,
关
注
新
兴
产
业
汇
,
获
得
更
多
精
彩
文
章
!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reen__Energy) 由东吴证券研究所电新研究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电新研究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 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 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
投资评级基于分析师对报告发布日后6至12个月内行业或公司回报潜力相对基准表现的预期(A 股市场基准为沪深 300 指数,香港市场基准为恒生指数,美国市场基准为标普 500 指数,新三板基准指数为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北交所基准指数为北证50指数),具体如下:
买入: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15%之间;
中性: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15%与-5%之间;
卖出: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下。
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强于基准5%以上;
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基准-5%与5%;
减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弱于基准5%以上。
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如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等,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