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着文摘
文摘是一种学习方式。录取热点知识点启发点保存在此。版权暨免责声明:感谢所有支持者!若涉侵权,将第一时间删除。所发图文不代表本号观点。标题、图文或有删节或调整。小茶座不上头。个微:jqqkkk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传日本财团起草特斯拉投资日产汽车的计划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着文摘

邓朴方:南巡父亲拼上了命

读着文摘  · 公众号  ·  · 2024-05-20 00:00

正文

报人刘亚东 2024-05-19 来源: 中西ABC


父亲拼上了命

“我个人不重要,对我来说,现在死正好是时候,但我还想多活,还想看看。我这一生有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这个阶段在历史长河中是个重要的曲折的阶段和取得最好效果的阶段,就是这次‘南方谈话’定了调,这个调没有定错。12亿人口有了明确的方向,道路与方法……我们没有辜负这些年,做了好事,这辈子就可以了!”

——邓小平

“父亲最后讲这些话,都是把自己的命拼上了!他当时讲话多么激动、多么频繁、多么恳切、多么用心啊,他付出了自己的感情,甚至将自己那点精气神都要用完了!”

——邓朴方

“父亲八年前视察深圳与这次南巡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八年前他去深圳只听不说,但是这一次,就是你不让他说,他都要说,非说不可,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邓楠

我最近看老爷子自己写的《邓小平自传》。这本书太值得看了。我通读了全书,才真正意识到,老爷子后来提出的24个字的战略方针 ,“绝不当头”最重要。这不是简单的权宜之计,这里面体现了老爷子的世界观——谦虚。老爷子在自传中说了,他不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没有做什么事,他仅仅是给松了一下绑,解除了一些禁忌,一切的一切,都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出来的。

——邓质方

邓小平一言九鼎从何而来?

邓小平有明确的目标,但没有一个具体步骤的蓝图,不是按照设计好的图纸来施工,而是有人提出好的建议和正确的路径时,他会及时批准,不是因循守旧地走一条老路。

——傅高义

《邓小平传》作者

在三十二年前那个充满挑战的历史时刻,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国内外形势紧张的关键时刻,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中国乃至全球的深刻变革。

尽管“南方谈话”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已广为人们所熟知,但其背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直到多年后才由邓小平的子女和其他工作人员逐步揭露。

1992年1月17日,邓小平在随行工作人员的护送下,于北京火车站东侧的月台上,踏上了前往南方的列车。

与他一同启程的还有他的家庭成员。邓小平一直非常珍视家庭生活,喜欢享受家庭的温暖和乐趣。由于当时正值学校寒假期间,他决定带上全家人一同南下。

邓小平在武昌火车站讲话

在那个年份,邓小平已是高龄的88岁,尽管他的精神状态看起来依然不错,不似一般耄耋之年的长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岁月不饶人,即便是邓小平这样精神矍铄的老人,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已大不如前。

当时的列车长齐文明注意到,邓小平以往步伐矫健,而这次出行,上下车都需要他人搀扶。

邓小平向来话语不多,这次旅途中更是寡言少语,即便有人从他身边走过,他的目光也始终如一,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旁人的存在,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

据列车员回忆,邓小平在列车上的举止,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显得非常辛勤。

实际上,早在这次南巡之前,邓小平就已经开始进行深刻的思考。邓榕回忆说,自1989年邓小平退休之后,他便一直在深思熟虑着一些重要问题。在那段时间里,家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邓小平比以往更加沉着冷静。

邓榕

在那段时间里,尽管邓小平没有写下任何文字,没有准备任何草稿,但他要表达的所有内容都已经在他心中成熟。

1月18日早上10点31分,列车准时抵达武昌站,平稳地停靠在一号站台。

车门开启时,迎接的队伍见到了身穿深灰色呢子大衣、戴着铝灰色鸭舌帽以及围着白色围巾的邓小平,他从容地步出车厢。

与在列车上的沉静状态不同,邓小平一踏上站台就显得精神焕发,似乎不再需要他人搀扶,步伐坚定而有力。

邓小平在行走中聆听工作人员的汇报,并时不时地插话,边走边谈。在此过程中,他共停下脚步6次,讨论了许多关键议题。

由于武汉并非此次行程的最终目的地,列车在此仅作短暂停留以便补给,因此停靠时间仅为29分钟。

11点02分,邓小平及其随行人员再次登上列车,继续他们的南下之旅。

邓小平参观深圳仙湖植物园

1月19日,邓小平的列车穿越广东,直指深圳。

当日上午9点,列车缓缓驶入深圳火车站,稳稳停靠在站台旁。为了向邓小平表达深圳市民的崇高敬意,车站工作人员迅速铺设了一条长条红毯,从车厢门口延伸而出。

身穿深灰色夹克和黑色西装裤的邓小平步出车厢,早已在场等候的省市领导立刻上前,与邓小平逐一握手,并满怀激情地表达了他们的欢迎之情:

“广东省的人民一直想念您,深圳市民对您的到来期盼已久,已经等了整整8年!”

邓小平面带微笑,向欢迎的人群致意,随后登上一辆中巴车,前往预定的宾馆休息。

根据原定的行程安排,考虑到邓小平的年龄和健康,工作人员计划安排半天时间参观,半天时间休息,以确保他不会过于疲劳。

然而,当邓小平在宾馆坐下,服务人员为他递上毛巾、奉上清茶时,他甚至没有将茶喝完,就急匆匆地走出房间,向负责人表示他想要出去实地考察。


邓小平

鉴于邓小平已是高龄的88岁,且经历了长途跋涉,乘坐火车必定感到相当疲惫,相关负责人员便建议他:

“请您先休息一下。”

然而,邓小平显得精力充沛,脸上没有显露出任何疲倦之色,他回应道:“一到深圳我就坐不住,我渴望四处看看。”

随行的工作人员也上前补充说:“小平同志身体非常健康,昨晚在火车上也休息得很好,既然他有兴趣,就让我们安排一些活动吧。”

于是,相关负责人迅速为邓小平准备了出行的车辆。

不久,邓小平在广东省委书记和深圳市委书记等人的陪同下,开始视察深圳市区,并发表了重要的讲话。

1月20日早上九点半,邓小平乘车前往国贸大厦。当他从车辆中走出时,恰巧被公众认出。有人惊喜地高呼:“邓小平!邓小平!”

当时,邓小平考察深圳的行程是要求严格保密的。在邓小平到来之前,中央办公厅就已正式通知深圳市委:

小平同志南下休息,请做好接待和安全保障工作。同时还指示所有新闻机构不得派遣记者随行采访,不得对外公开报道。

邓小平在深圳讲话

显然,邓小平访问深圳的消息已经无法保密。

上午10点45分,邓小平的讲话告一段落,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大量人群,熙熙攘攘,形成了一片人海。

为了保证邓小平的安全,公安警卫人员竭尽全力,才将他护送上停在门外的中巴车。

同时,许多群众纷纷向香港无线电视台拨打电话,报告邓小平在深圳视察的消息。

香港方面迅速联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询问为何深圳方面没有透露任何消息。

邓楠回忆邓小平在深圳的情形时说:“父亲八年前访问深圳与这次的感受截然不同。八年前他只是聆听而不发言,但这一次,即使你不让他说话,他也会坚持说,有一种不得不说的紧迫感。”

担心邓小平过于劳累,邓楠曾两次试图打断父亲的话,希望他能稍作休息,但邓小平很快就继续说话,而且说话的速度非常快。

邓小平在深圳到珠海的船上讲话

完成深圳的视察之后,邓小平又马不停蹄地访问了珠海、广州、江西以及上海。

当邓小平抵达上海时,正值农历的腊月,四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与家人一同在上海庆祝完春节,邓小平不顾寒冷的天气,急切地希望考察他特别关心的浦东地区。

在浦东的大桥上,邓小平特意让记者为他们全家拍摄了一张全家福。

在上海期间,市民们目睹了精神矍铄的邓小平向市委同志发表讲话,视察中外合资企业、参观生产线,并热情地与年轻的技术工作者们一一握手。

此外,邓小平还走进了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实现了他多年来想要像普通顾客一样逛商店的愿望。

在邓小平逛商场的那天,众多顾客都希望能够亲眼见到这位伟人,现场因此变得非常拥挤。

邓小平逛商场

一位怀抱婴儿的年轻母亲,努力地向邓小平的方向挤去。为了保证邓小平的安全,警卫人员最初试图阻止她接近。

然而,这位母亲并未放弃,她持续尝试向前。中央警卫局局长孙勇见到这一情景后,被深深触动,并决定特别允许这位母亲进入邓小平周围两米的范围内。这位母亲激动万分,她抓住孩子的手,热情地向邓小平挥手。

注意到这一动作后,邓小平走向这位妇女,亲切地亲吻了孩子的脸颊。

但不为人知的是,当时邓小平的健康状况已经有所波动,抵达上海后,他曾经生过一场大病。

多年来,邓小平的身体状况一直保持得相当不错。自1989年退休以来,他更加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长期负责邓小平护理工作的郭勤英回忆说,邓小平每天都会坚持散步,特别是在早上,无论风雨从不间断。

除此之外,邓小平还自行设计了一套健身操,包括头部、颈部以及四肢和腰部的运动,逐步进行身体锻炼。

邓小平

每天早晨散步结束后,邓小平都会在一棵大松树下进行十到十五分钟的健身操。整个过程中,他基本上不需要医护人员的搀扶,只有在做下蹲动作时,医护人员才会上前稍微帮助一下。

邓小平非常喜爱抽烟,但为了他的健康,保健医生在邓小平退休的那一年劝他戒烟。

邓小平承诺戒烟后,他言行一致,真的没有再抽过一支烟,非常果断。同时,他也戒掉了饮酒的习惯。

然而,在结束了为期36天的“南方谈话”之后,邓小平的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注意到,这位在南方谈话中精神焕发、充满激情的老人的身体状况迅速变差。

他的健康似乎突然之间就崩溃了,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邓朴方回忆说:

“父亲在最后说出这些话时,真的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拼搏!他当时讲话是那么激动、那么频繁、那么真诚、那么用心,他投入了自己的情感,甚至几乎耗尽了自己所有的精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