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五道口
有用、有趣、有深度。专业团队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优质阅读体验,投资必备神器。Read less, know mor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时报  ·  场上发生了什么?林孝埈回应 ·  昨天  
澎湃新闻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昨天  
新华社  ·  夜读|五种心态,成就更好的自己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珍惜那个和你聊得来的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五道口

突发!不封禁了

金融五道口  · 公众号  ·  · 2025-01-18 00:00

正文

请大家 点击图片上方 财金新天地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来源: 子木聊房 ,作者 子木 (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万科会不会出事?”


昨天万科总裁被带走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很多读者在后台问我……

先给大家答案,基本不会。


万科出问题,并不是一两天了,按照常规逻辑,上一轮房地产硬着陆后,万科跟恒大、碧桂园、融创等大型房企一样,基本难逃一劫。


只不过深圳方面财力雄厚,硬生生把万科保了下来。


只是现在楼市行情还没有完全复苏,万科自身问题较多,销售跟不上,账补不平,那么就会从内部去“优化”一些问题。


再加上万科在业内风评一般,管理层不为股东负责,各种隐蔽的骚操作太多,如“表外负债”“私人小金库”“影子银行”等等。


以至于经常有合作过的供应商,经常发文举报万科的祝和郁某人……


彻查优化+江湖结怨太多,经不住查的万科,只能看地方的意思了。


问题可大可小,往大了走,深圳方面会借此机会,优化万科管理层,把一些“问题人士”清除出去,然后注入新鲜血液。往小了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稳住再清查。


我为什么说,万科爆不了雷。 答案其实很简单。


其一,“保交房”是写在大小文件中的头字号任务,这两年治理的还算不错,一旦万科出险,那么之前的努力和付出,全部泡汤。


其二,现在楼市正在“止跌回稳”,信心是根本,而且新房市场,决定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头。万科覆盖面太广,出险后,谁敢再买新房。。


其三,万科是深圳本土企业,背后是深圳国资,作为全国第一梯队资力雄厚的背景,于大于小,于国于城,都会硬保。毕竟万科出现问题,背后会牵连成千上百家中小微企业。


这个节骨眼,房地产是经不住负面折腾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万科荣光褪去,很难再有当年风采,而接下来整个市场,将被国央企接棒。


这对于购房者来说,是一件好事。起码没有烂尾风险。


……


2024年年度GDP数据,同步出炉,134.91万亿元,增速5%。


不多不少,刚刚好。



只能说,统计 ju 的朋友们辛苦了,完美达标,专业、敬业、职业。


有时候数据服务于预期管理。


这方面美国经验成熟,前几天的美国通胀数据和非农就业,基本存在处理痕迹,服务于市场预期调控的表达。


修数据,好不好呢?


站在客观和道德层面,肯定不好。


但站在操盘逻辑上讲,好,也不好。


好是能暂且稳住市场预期,腾挪出操作空间。


不好是,这玩意容易上瘾,如果长期数据偏离实际运营,而后期真实数据又无法撑住真实数据,那么很容易出现滚雪球效应,直至无法收场,一地狼藉。


漂亮国靠数据做预期管理,被美国人认为是合情合理,那我们这边呢?心里明白即可。


不过最近,我看到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数据,的确出现了改善,第一个是M1。


M1已经连续3个月反弹了,硬是把2024年第四季度物理上冬天,变成了投资上的春天。



M1上行,M1-M2剪刀差,迅速收窄。历史上,出现这种情况,都是股市或者楼市比较好的时候。比如2015年,2019年,2020年5月后,2024年1月,2024年10月。



尤其2024年10月左右,先是股市大反攻一波,紧接着楼市跟上,实实在在促进了流动性,很多人都把定期存款转成活期,等着付款买房。


第三方机构克而瑞数据和全国70城数据,也佐证了这个事实:

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同比下降10.6%,降幅比前11个月扩大0.2个百分点,该指标连续8个月位于两位数降幅水平,且降幅仍在缓慢扩大。


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跌幅比1~11月收窄1.4个百分点, 该指标出现连续7个月收窄态势 ;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同比下降17.1%,降幅较1~11月收窄2.1个百分点。


2024年12月,30个重点城市新房整体成交180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17%; 二手房方面,35个重点城市二手房单月成交同比增46%,累计同比增长6%,尤其是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均出现增长。


70城数据中:

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有23个城市新房价格上涨,比11月增加6个,有9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


其中其中,南京、成都、三亚以0.6%涨幅领涨全国;上海、宁波上涨0.5%;杭州、郑州、武汉、泉州、南充上涨0.4%;厦门、青岛、南宁、赣州上涨0.3%;天津、深圳、沈阳、无锡、平顶山上涨0.2%;福州、长沙、乌鲁木齐、惠州上涨0.1%。

总之,投资端未见好转,但需求端,无论是销售面积还是价格,都在持续改善。楼市触底回暖,正在成为确定性事件。


2025年,3-4月,一二线城市会迎来小阳春,但“成色”还要看各自的内生性动力,而更大维度的小阳春,则需要增量政策尽快落地。


按照合理的操盘逻辑预测,我认为年后2月份左右,相关政策就会落地。因为每年3月都是传统小阳春,销售旺季,这时候注入活水,会起到四斤拨千斤的作用,这是2025年房价止跌回稳的关键窗口期。


让我们拭目以待。


……


最后再讲一下,宏观博弈。 美媒:拜登将不执行TikTok禁令 》。


美国总统拜登将不执行原定于19日生效的TikTok“不卖就禁用”的法律,其命运将交由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决定。

前几天,很多人都担忧,而我在《吃相太难看》一文中,写过:


我更相信,TikTok最后不会被禁,多方利益在背后运作,最终可能是达成某种妥协。


这次拜登选择让特朗普解决,是很明显的“甩锅行为”。


因为禁止TioTik,已经激起了1亿多美国用户的不满,这些用户把自己称为TK难民,涌入小红书,来做某种意义上的对抗运动。


那么对于拜登来说,如果强制禁止TikTok,将会背负骂名,而特朗普上台,解除禁令,就会有圣主形象,这会让背后两党的社会形象,形成割裂式对立。未来拜登背后的党派,再想上位,机会渺茫。


所以不禁TikTok,是拜登政府最好的选择。但特朗普未来会不会拿TikTok作为筹码跟中方谈判,还不好说,但他肯定要保TikTok。


因为TikTok是特朗普选民的大本营,功不可没,其次特朗普未来还要用TikTok,巩固自己的舆论优势。


还有一件大事是,特朗普将于20日举行就职典礼,甚至对东大最高发出邀请。


要知道,这是150多年来,美国总统第一次在就职大典上邀请外国领袖。


东大最后做出安排,规格超往常,但不“顶格”。


特朗普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玩家。他的底层逻辑,就是在极限拉扯中获取更多利益。模糊敌友关系,包括这次就职,还特别邀请了TikTok总裁周受资,当然还有头号红人马斯克。


特朗普为了达到目的,让中国多帮忙多让步,反复横跳,威逼利诱,极限施压,凭空造牌,都是他的通用筹码。


但最后他也会发现,能解决美国“不可能三角”的,或许只有东大。所以特朗普口中,“中美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并非空穴来风。


事实上,当下的东大和美国,想解决自身的问题,真的很难跳过对方。


凭借多年对于国际博弈的感知,我预测特朗普上位后,改善两国关系,实现进一步的贸易互通,会存在很大的概率。


最主要美国数据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特朗普能打的牌有限,启动降息潮是必然趋势,2025年上半年就会降息,那时候东大有了空间,也会顺势进入经济复苏正周期。


而美国想降低通胀,东大充沛的产能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最后某些领域必然会达成长期合作。


这些预测,放在当下,可能比较违背常识。


而这就是宏观博弈的有趣之处,棋手对弈,我们作为旁观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度揣摩博弈的底层逻辑,就会有更宏观的视野,而非人云亦云。


在未知中寻找已知,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把握更多趋势中的机会,才是我们入局的真正意图。


……


最后,近期流感比较严重,大家出门在外多戴口罩,尤其小孩,更容易被攻击,浑身发软,还容易呕吐。


千万别过年时候发病,我经历过,本来放假团聚的好日子,结果吃啥都没味道,别提多难受了。


这段时间,家人病了一茬,公司里小伙伴,病了一茬,我嗓子疼了一下午好了,应该跟常年打八段锦和规律作息以及习惯性养生有关。


总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大家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是中年人最大的人生危机,能治因,不治果,并不是去自律,而是学会敬畏,敬畏身体的脆弱性,敬畏天道对放纵的惩罚,不要造作自己的身体。


当你慢慢形成好的生活习惯,你的身体自然也会跟着好起来,带动着情绪稳定,心向阳光,世间有大不同。


只是大多数人,永远不珍惜现有的东西,忘掉了健康这一笔最基础最重大的投资,再企图其他方面的投资,最终只能被困在因果的循环之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