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剧艺术
传递艺术思想,提供交流平台。对京剧艺术进行全面介绍研究。线上线下两手抓,国粹可以接地气,为你展现并不高冷的京剧艺术和并不遥远的京剧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新春走基层 | 媒体镜头下的中核坚守者 ·  昨天  
中核集团  ·  别再做“法外之徒”了! ·  2 天前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各系统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② ·  3 天前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各系统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①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京剧艺术

详解 | 学京剧一定要知道板和眼是怎么回事

京剧艺术  · 公众号  ·  · 2018-11-29 23:55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板,是强拍。眼是弱拍或次强拍。


板和眼,通俗地说就是中国式的音乐节拍。比如西皮、二黄系列的“一板三眼”,——就是在一个四拍小节中(4/4),鼓师先击一下檀板,后敲三记“单皮”鼓(一记叫头眼,二记叫中眼,三记叫末眼)。


这种板式,节奏慢的叫“慢三眼”,稍快的叫“快三眼”。如《凤还巢》中,“目前领了严亲令”一句导板之后,就是大段的西皮慢三眼(也称慢板);《赤桑镇》中,包拯唱的那段“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就是二黄快三眼。又如“原板”——原板为2/4拍节,惯称一板一眼,即鼓师先击一下檀板后敲一记单皮鼓。


此外还有快节奏的流水板、快板,节拍为1/4。这种板式紧张激烈,气氛热烈。其他常用的板式如南梆子、二六、汉调、摇板、五音联弹等。也都有严格的板、眼要求。西皮、二黄的起唱和收尾是不一样的。西皮唱段的第一个字是“眼”上起,末一个字是“板”上收,叫做“眼起板落”;二黄唱段则是“板上起板上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