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古钱币收藏热潮的兴起,清朝晚期所铸的大清铜币以其精美的外观、高超的铸造工艺,独特的历史价值俘虏了一大片藏家的心,其收藏价值极高,又因存世量极为稀少,导致价格一路狂飙,极具收藏价值。
如今遗传在世的精品古钱币虽然并不多,但是每枚精品古币价值却是不菲。古钱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判断的,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
此钱币为“大清光绪户部二十文古铜币”,为一枚,直径:3.2cm。钱币正面铸有铭文,珠圈外左右各镌“户”“部”字样,底部铸货币价值“当制钱二十文”,中心直读“光绪元宝”四字。此“大清光绪户部二十文古铜币”皆书写有范儿,笔划有力,横直竖立,起收自如,极其精美。
再观钱背,中心内那龙爪欲抓火珠的飞龙,凶猛威武,怒发冲冠,咆哮于海涛祥云之间,以示主宰权势,姿态生动、栩栩如生。此“大清光绪户部二十文古铜币”制作十分精细,材质优良,包浆浑厚温润。其字形结构协调,布局端正规矩,时至今日,如此品相已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升值空间。
十九世纪末期,我国清朝国力积弱,西欧各国列强大举入侵中国,搜刮经济利益,我国沿海各省民间流通的铜币,大部分都是外国银元,如墨西哥鹰洋、日本龙银等。光绪十三年正月,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有见于此,乃上奏朝廷,提议在广东率先设立钱局,后推行全国,用机器铸钱,制造铜币,抵制外国铜币垄断我国内之流通。
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在历史的推移下,虽然早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流通功能,但是却多了考古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等各种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