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叔的第1390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
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
超大惊喜。。
分享了周末带星友们一起苏州聚会、看房的经历和感受。
线下交流,效果非常好。
活动也很成功。
6月15日,达叔线下见面会--南京站。
线下见。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近期在深圳、杭州、苏州、南京、重庆等地,陆续办了一些线下见面会,有一些合作者。
地产领域、房产领域的。
有时,要筹备礼品,最常见的一项,就是茶叶。
达叔问,你这茶叶多少钱?
合作说,xxx元。
达叔问,茶叶这个东西,是非标品,从外表看,是完全看不出来价格的。
在营销学里,叫只有品类,没有品牌的产品。
达叔在十几年前,刚入医疗行的时刻,就被培训过,也被领导当面骂过。
我当时,买了1000多块的茶叶,很嘚瑟拎着,和领导排队等客户。
领导指着客户说,你能看到,每天有多少人来找他么?
五六十个。
其中至少有5个人,会送茶叶。
各地的都有。
一盒茶叶,从几十块钱,到几千块钱,从包装来看,你能分辨出来么?
不能。
一盒茶叶,够你喝多久?
几个月,半年。
你要送的这个客户,他每周至少要收20盒的茶叶,他能喝过来么?
不能。
他能拿出去卖么?
也很难。
他拿回家后,能分得清哪盒是谁送的么?
也不能。
作为送礼者,把自己感动的要死,压根没考虑到收礼者的感受,也不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你看那个客户,年纪多大了?
50多。
一个人四十岁左右,喝茶的口味,一般都定下来了,有人喝红茶,有人喝普洱,有人喝绿茶,有人喝白茶。
甚至开始喝固定的品牌、固定的品种,固定的产地,不会轻易改变了。
这些信息,你提前有获得么?
没有。
那你花了上千块钱,送了个寂寞
。
你这个动作的商业效率,就是极低的。
钱没少花,事一个都办不成。
这是作为销售人员,销售动作,都是用来感动自己的,而不是用来感动客户的。
脑子里,只有自己,没有客户。
动作都是用来安慰自己,让大脑偷懒,反正自己钱也花了,客勤的动作也做了。
事情没办成,那也不赖我。
这是事实么?
不是。
你压根就没动脑子,用战术上的勤奋,用花钱的动作,来掩盖自己不愿意动脑子的现实。
是在骗自己。
而这在商业里,是最不应该做的。
骗任何人都可以,不能骗自己,对自己要诚实。
达叔专门出了一个销售课,其中就有一个章节,讲到了该如何送礼:
课程里,有拆解出送礼的7个原则。
在既定的差序格局、人情社会里,千万不要说,这些技巧对你一点用都没有。
但很多人,读了一辈子书,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唯独生存的技巧,一个都不学。
达叔这个账号,是一个庸俗的账号,曾经有一个口号,不保证“正确”,肯定保证有效。
要学,就学点真的。
半夜,一个小的会议室,小团队6个人在开会。
达叔问,你结婚了么?
没有。
有男朋友么?
有。
假如你男朋友,不是特别有钱,他过来找你玩,只有10块钱的预算,给你买一瓶水喝。
第一个方案:
在便利店,买了一个雀巢瓶装咖啡。
第二个方案:
在便利店,买了一瓶依云矿泉水。
你喜欢哪个?
姑娘说,依云矿泉水。
这个感觉,要高级很多。
达叔说,那就对了。
对你的男朋友来说,他支付的成本,都是10块钱,但给你的感受,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前者,你觉得他是个穷屌丝。
后者,就让你产生一个错觉,他很有品位,对你爱的很深,让你觉得自己值得拥有最好的,让你相信爱情了。
事实上,都是10块钱。
感受上,就不一样。
那么爱一个人,到底是他爱你重要,还是你觉得他爱你重要?
很多脑瓜子不清晰的男人,花了很多钱,也追不到女生,连手都摸不到,是有原因的。
还误认为自己是淳朴。
扯个什么淡,情绪价值也是价值,你实实在在的支付了十块钱,却没有给对方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
就是懒惰,就是影响拿到结果。
再比如,我们今天坐在这个会议室,来谈下一步的合作,为什么能合作成功?
因为其中一个人,在杭州线下见面会的时候,提前铺垫过了,提前了3个月,进行了铺垫。
然后,才有了今天的合作。
假如,你明天要求人办事,今晚才开始送礼,有效果么?
有个毛效果。
对方未必不是不想帮你,是你给对方留的时间,太短了。
你不是一个谋篇布局的人,对方是。
然后,想帮也帮不了。
但绝大部分人,都是这种毛病,自己家的孩子掐指一算,两三年后,就要升学。
但不愿意提前两三年布局,把能用上的资源、人脉,提前润色好,非要等着火烧眉毛,才开始拎着礼物去请托。
你觉得尴尬,对方也觉得尴尬。
事缓则圆,这种平时嘴上说不愿意求人的家伙,本质才是最功利的。
用人脸朝前,不用人脸朝后。
骨子里极其清高。
谁有资格清高?
强者。
你们家真牛逼,都是别人来求着你办事,那你牛逼,你可以保持清高。
你穷的跟鬼一样,要啥没啥,还死要面子,不仅耽误了自己,还耽误了孩子。
在你没崛起之前,脸就是用来丢的。
一个连脸都不愿意丢、都不敢丢的弱者,本质是脆弱的,是无助的,是自私的。
是只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而不愿意为家人换取一点福利的。
当别人用脸面给家人换取福利的时候,他还是唾弃的,这就是书生那套逻辑,灌输的毒教育。
商人、ZZ家,那些玩更高级游戏的家伙,是不受这套迂腐规则约束的。
也就变成了强者。
有人把脱掉的衣服,一件件穿回来了,有人把丢过的脸面,一点点找回来了。
这些事情,就是优先排序的逻辑,达叔销售课,也有专门一个章节讲解:
从小,父母都会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争气,要长脸。
父母有教你,到底该如何争气,如何长脸,争什么样的气,长什么样的脸么?
没有。
只给方向,不给具体解决方案。
为什么不给具体方案?
因为,他们也不知道。
那就是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你身边的领导、同事、朋友、亲属,在鼓励你的时候,如果只能给你提供正确而无用的废话,只能说明:
他们也挺无助的。
达叔的销售课,一共讲了十八个章节。
耗费多少时间做出来的?
3个月。
为什么这么久?
一边工作,一边想,一些梳理思路,一边录,到底该讲哪些内容。
所有的内容,都是达叔自己十几年奋斗的感想,自己的体悟,当然也有一些内容,是世界500强公司教会的。
那些过分装B、琐碎的内容,没保留。
去伪存真,留下的都是达叔认为有用的,能记住的,不复杂的。
而且,是利用成年人的记忆特点,只讲模型,只讲你能记住的,只讲有逻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