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生资本论  ·  内卷,这次真崩了 ·  昨天  
柠檬工会  ·  太强了,所有版本都能破解,永久激活! ·  昨天  
一创固收  ·  发行计划 | 利率债信用债20250219 ·  2 天前  
一创固收  ·  发行计划 | 利率债信用债20250219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72岁的丈母娘,带三个女婿冲刺IPO

投资家  · 公众号  · 投资 科技自媒体  · 2024-12-03 21:4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报道了机器人赛道再次跑出IPO,即环动科技的上市进程。72岁的陈菊花带领三个女婿向A股市场发起新一轮冲击,目标是将环动科技送上科创板。文章介绍了环动科技的背景,包括其母公司双环传动的历史,以及环动科技在机器人关节领域的发展。同时,也指出了环动科技面临的挑战,如客户集中度高、产品集中度高、家族企业特征明显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环动科技再次冲刺科创板

72岁的陈菊花带领三个女婿,向A股市场发起新一轮冲击,目标是将环动科技送上科创板,打造成为机器人关节领域的新贵。

关键观点2: 环动科技的背景

环动科技由双环传动孵化而来,继承其在齿轮制造领域的深厚实力。凭借RV减速器等产品迅速在国内市场中崛起,成为第二大RV减速器厂商。

关键观点3: 环动科技面临的挑战

环动科技面临客户集中度高、产品集中度高、家族企业特征明显等挑战。需要拓展客户群体和产品线,降低经营风险,并加强研发投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正文

机器人赛道又跑出一IPO。

作者 | 笔锋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机器人赛道又跑出一 IPO

72 岁“齿轮女王”携三个女婿再战 IPO ,“ RV 减速器第一股”要来了?

14 年前,叶善群和陈菊花家族以双环传动为名,将一家齿轮制造公司推上 A 股市场,业绩一路飙升,市值冲破 220 亿元大关,让对手望尘莫及。如今,这个家族又卷土重来,准备通过分拆上市,进一步扩张其资本版图。

图源:天眼查

而这次领军的人物,正是 72 岁的陈菊花,这位业界传奇的“丈母娘” 她将亲自带领三个女婿,向 A 股市场发起新一轮的冲击, 目标是将环动科技送上科创板,打造成为机器人关节领域的新贵,续写 “双环系” 的新传奇。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环动科技的 IPO 进程终于迎来了决定性时刻。上交所近日正式批准了环动科技的上市申请,使其成为今年第三个获得受理的 IPO 企业。

据了解, 此次 IPO 计划募资高达 14.08 亿元。 其中 11 亿将直接砸向机器人精密减速机的智能制造基地, 1.57 亿用于打造机器人精密传动研发中心,而剩下的 1.5 亿则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和清偿银行债务。

图源:招股书

双环传动与环动科技两大力量汇聚,“双环系”的帝国正在崛起。

家族的力量,不可忽视。
环动科技的 IPO 之路,还要从其母公司双环传动说起。
浙江双环传动,由叶善群、陈菊花夫妇一手创办。自 1980 年起步,凭借摩托车齿轮掘得 “第一桶金”, 随后又将业务版图拓展至汽车行业。这一转型精准卡位,助力双环传动在齿轮制造行业中脱颖而出,逐步将其打造成国内齿轮龙头企业。
2010 年,双环传动在深交所敲钟上市,市值飙升至 220 亿元, 成为汽车、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重量级玩家。它不仅成功打入了国际顶尖客户采埃孚乘用车 8HP 的供应链,更与 上汽、吉利、华为、比亚迪 等国内领军企业建立了坚实的战略合作关系。
近年来,双环传动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业绩爆炸式增长, 2023 年营收翻倍至 80.7 亿元。这一飞跃,让双环传动稳坐专业齿轮制造商的头把交椅, 2021 年之后市场份额更是牢牢占据 70% 以上。
如今,双环传动的实际控制人虽历经变迁,但家族传承的脉络依然清晰。
2016 年,前掌舵人叶善群因健康原因隐退, 陈菊花接过了接力棒,带领三个女婿吴长鸿、陈剑峰、蒋亦卿,继续掌舵双环传动。 他们不满足于齿轮的旋转,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高端的机器人关节领域。
事实上,早在 2013 年,当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还处于萌芽阶段,在齿轮领域站稳脚跟的双环传动就 已洞察先机 组建了机械研究院(即环动科技的前身)。
RV 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成本占比最高、研发难度最大。但仅仅一年后,他们就下线了首台 RV 减速器样机。 这一举措不仅稳固了双环传动在齿轮领域的领导地位,更标志着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雄心壮志。
2020 5 月,双环传动战略性地将机器人关节高精密减速器业务剥离,成立了环动科技。作为双环传动的子公司,环动科技继承了其在齿轮制造领域的深厚实力。
凭借其旗舰产品 RV 减速器,环动科技迅速在国内市场中迅速崛起,一跃成为 国内第二大 RV 减速器厂商,市场份额仅次于日本纳博特斯克,成功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环动科技的设立并非偶然,而是双环传动在资本市场的一次大胆分拆。
2019 年证监会放开 A A 政策后,双环传动迅速 出资 2000 万元, 设立环 动科技。 此举看似巧合,实则是对风向的精准把握, 更是双环传动实控人家族资本扩张的明确信号: 切入工业机器人赛道,向机器人关节高精密减速器领域扩张。
这一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的需要,更是市场扩张的必然选择。 双环传动可以借此一跃,进入机器人产业朝阳,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环动科技自 2020 年独立以来,业绩一路飙升。招股书显示, 2021 年至 2023 年,营收从 9141 万增至 3.09 亿,净利润从 2021 万增至 7626 万,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83.99% 94.24%
图源:天眼查
随着业绩的飙升,估值自然也是节节攀升。 2021 12 月,环动科技增资扩股,张靖、吴长鸿等核心成员纷纷出手,员工持股平台也不甘落后,共增资 850 万元。随后, 外部投资者的增资拉升,又将环动科技的估值推向新高。
2023 1 月,环动科技第二次增资,转型升级基金、先进制造基金等 7 家机构注资 2.9 亿元,估值飙升至 22.9 亿元。 短短 4 个月后, 高瓴资本的强势入局,更是将环动科技的估值推至 30 亿元。
此次分拆上市,环动科技计划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 2300 万股,不低于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 25% ;计划募资 14.08 亿元,按照这个估值推算, 公司 IPO 预估值 约为 56 亿元
这一计划的成功实施,将使环动科技在机器人关节领域占据更加有利的竞争位置,为家族的资本版图增添新的一笔。
目前 陈菊 花及其三位女婿吴 长鸿、陈剑峰、蒋亦卿 四位家族成员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 合计控制了环动科技67.27%的股权,为公司实控人。
其中, 双环传动作为控股股东,持有环动科技61.29%的股权。 吴长鸿直接持有环动科技 5.74% 的股份,而蒋亦卿和陈剑峰通过嘉兴环创间接持有环动科技 0.24% 的股份。

尽管环动科技的发展势头强劲,但其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一个显著的风险就是 对主要客户埃斯顿的依赖过高, 这一点从招股书中的数据就可见一斑。 2023 年,埃斯顿为环动科技贡献了 51.61% 的营收,而到了 2024 年上半年,这个比例更是攀升至 52.88%
图源:招股书
这种高度集中的客户结构,显然不符合行业惯例。 客户集中度高,意味着环动科技的经营业绩与埃斯顿的业绩紧密相连。 一旦埃斯顿的业绩出现任何波动,环动科技都将直接受到冲击,业务稳定性和盈利能力将面临考验。
更糟糕的是, 埃斯顿今年的业绩已经亮起红灯,出现了严重下滑。 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 亏损超过 1 亿元,同比下降超过 200% 现金流也急剧恶化。
这一数据的恶化,无疑给环动科技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警钟已经敲响,环动科技 迫切需要多元化客户群体,寻找更多的业务支撑点,减少对单一客户的依赖。
当然,环动科技自身的产品集中度,也同样令人担忧。在报告期内, RV 减速器的收入占比一直维持在 94% 以上, 这表明公司将 大部分赌注都压在了单一产品上。
这种策略,在市场波动时极为脆弱。 单一的产品结构,让公司的经营风险高度集中, 几乎等同于“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环动科技急需拓展产品线,以分散收入来源,降低经营风险, 避免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尴尬局面。
此外, 环动科技的家族企业特征明显 目前,环动科技的实际控制人为吴长鸿、陈剑峰、蒋亦卿和陈菊花,四人系家族成员, 其中陈菊花为双环传动的创始人叶善群的妻子,吴长鸿、陈剑峰、蒋亦卿均为叶善群和陈菊花的女婿。
这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使得公司的 决策大权牢牢掌握在家族手中。 虽然在决策上可能带来一定的效率,但同样也埋下了诸多隐患。
家族成员,不仅控制着公司的大部分股权,还在公司的关键职位上占据要职。 这种家族控制,可能阻碍了外部声音的进入,限制了公司的战略视野和创新能力。而且, 家族企业往往存在继承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可能会逐渐显现。
在研发投入方面,环动科技也显示出了下滑的趋势。 2021 年的 12.69% 降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9.79% 。这一下降趋势可能意味着公司 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这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能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RV 减速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环动科技 若不能持续技术创新,将面临被竞争对手超越的风险。
最后,环动科技的 IPO 之路还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如 估值、审核、市场波动 都是潜在的障碍。环动科技能否成功登陆科创板,还存在着诸多变数。
还是那句话: 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市场对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环动科技能否顺应这一趋势,将直接影响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