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九次方大数据
创建于2010年的九次方大数据,是中国最领先的大数据资产运营商,中国第一家提出数据资产运营的公司,同时也是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创始者。公司坚持以“贡献中国数据智慧,释放全球数据价值”为使命,致力于构建完整的大数据生态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8云南交通台  ·  武傲凝,喜提一辆“警车”! ·  18 小时前  
掌上春城  ·  知名男星官宣结婚! ·  18 小时前  
昆明发布  ·  刚刚!大观楼灯会上《新闻联播》啦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九次方大数据

数说辉煌70年丨呼和浩特:弯道超车!“中国云谷”炒起“热数据”

九次方大数据  · 公众号  ·  · 2019-10-04 08:59

正文

和浩特,蒙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这里上演过胡服骑射的英雄史诗,流传着昭君出塞的动人故事,见证过拓跋鲜卑的崛起和兴盛,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在此相互交融。


今天的呼和浩特市不仅是一座有着草原美景、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历史名城,更是一座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紧紧依托自然禀赋、能源区位、政策保障等优势,呼和浩特市积极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大数据与相关产业整合,强化规划引领,着力打造成为“中国云谷”。




聚优势,云落草原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千五百多年前呼和浩特市一带的真实写照。


如今,呼和浩特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遥远历史的痕迹掩藏于城市森林之中,成为全国重要的枢纽型云计算产业基地。



云计算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何选址呼和浩特?


首先是地理优势。呼和浩特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呼包银榆经济区的枢纽位置,不仅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城市,还是我国由陆路与航空口岸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诸国的重要桥头堡,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方面优势明显。


此外,在网络基础体系中,呼和浩特市地处“三北”交汇处,不仅是三大电信运营商光缆大动脉的重要交汇点,还是呼包银榆经济区的光缆通道中枢节点,这些都为云计算产业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呼和浩特市发展云计算还有着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适于大规模数据中心设备的自然冷却,全年有7-8个月不需要空调系统,有利于云计算产业降低运营成本。


充足的能源保障条件也为呼和浩特市发展云计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呼和浩特市拥有国内三片电网之一的内蒙古西部电网,电力资源丰富,供应稳定,电价便宜。对于用电大户,还实行发电企业直供电价制,非常有利于云计算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呼和浩特集中了自治区重点科研机构和科学院所,拥有内蒙古自治区70%的科技与教育资源,能够满足各类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为云计算产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为云计算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聚合各种优势,呼和浩特市各类“云”风起云涌,汇小溪为大河,从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链着手,稳步推进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


促应用,大数据显现乘数效应


“云”落草原带来巨变,呼和浩特市乘势而为,再一次把握时代脉博,从低处着手,从高处着眼,凸显着大数据的“乘数效应”。


2016年,呼和浩特市借内蒙古自治区获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契机,依托呼和浩特市独有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基础,出台《呼和浩特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的若干政策》《大数据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从资金保障、用地保障、服务保障、人才保障四个方面着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大数据创新发展之路。



迈出信用数据资产运营第一步。按照“两网 一库 一平台 N系统“的建设思路,在九次方大数据与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撑下,呼和浩特市在自治区内最先建成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呼和浩特市还梳理形成了自治区首部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呼和浩特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政策夯实诚信体系法治根基,以“诚信建设万里行”为契机,开展了“信在青城”“信用大讲堂”“信用示范街区”“诚信进校园”“诚信进企业”等活动,不断推动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形成了集聚发展的规模效应。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着力发展大数据+后续产业,努力把数据存储优势转化为应用优势。以和林格尔为中心的呼和浩特大数据产业发展目前已经涵盖了炼钢、铁合金、光伏材料制造等能源行业、畜牧业、乳业以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中蒙俄边境贸易等多个领域,已然成为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实现了对传统产业的赋能。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乳业大数据平台、“互联网+”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奶牛育种养殖大数据平台、农牧业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提升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积极开展重点行业和地区大数据应用示范,推进建设云科IT设备再制造产业基础、内蒙古工业云平台、航天云网等项目,促进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推动了“冷数据”向“热数据”转化升值。开展数据资产加工。通过建立数据加工厂,对数据进行清洗、脱敏、加密,推动形成大数据流通、开发、使用的完整产业链和生态链。构建数据资产生态圈,将加工后的数据资产向社会开放,吸引各类市场主体进行数据应用、挖掘、交易、评估、服务和培训,推动数据资产增值。同时,引入和建立各类基金,领投成长性好的企业,培育大数据领域的“独角兽”,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大数据产业的应用和挖掘是推动地区主导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关键。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云谷”正在悄然旋转着历史舵盘,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