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G时代万物互联,车联网行业极具价值
物联网是运营商5G建设的推动力之一。5G的三大应用场景(eMBB、mMTC、uRLLC),其中mMTC和uRLLC均和物联网相关。
从当前电信运营商话音业务收入逐年下降,通信行业的人口红利时代渐行渐远,且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也趋于饱和的现状看,运营商增长乏力显现。同时,物联网的迫切需求也成为了5G发展的助推力量,使得运营商在加速部署5G的同时,优先进行物联网网络层、平台层布局,并向应用端延伸,驱动了物联网产业发展。
高ARPU属性使得车联网成为物联网最具价值细分行业。
根据思科、麦肯锡的预测,至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500亿,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选择不同的通信技术。至2020年,以车联网为代表的高速率应用虽然仅占连接数量的10%左右,但市场空间则占44%,因此,对于运营商的流量拉动更为直接,并且产业链的支持力度也会更大。
车联网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提供日常刚性需求,高ARPU属性使得车联网成为物联网最具价值细分行业。
研究表明,在车联网的初级阶段,通过有效的辅助驾驶技术并可将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降低50%~80%,实现智能化和网联化也大大提升了交通效率。到了智能汽车和车联网的终极阶段,即自动驾驶阶段,则有可能实现零伤亡甚至零事故,
车联网在新型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车联网基于人、车、路应用场景较为丰富,且已逐步演进为日常生活中的必要环节, 为交通管理、出行、和汽车行业均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刚性需求。
与5G结合,催化车联网行业进一步升级。
5G时代三大应用场景即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物联网(mMTC)、高可靠低时延(uRLLC),其中车联网作为万物互联时代的重要应用,与5G结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无人驾驶等技术要求毫秒级的时延和接近100%的可靠性,只有通过5G网络的支持才能实现。
我们认为加速推进5G网络建设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前提,同时伴随5G网络建设的优势地位,智能网联汽车加速也成为推进汽车产业的首选。
2、车联网渗透日常应用,数据汇聚为核心,硬件市场率先受益
目前车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行业发展初级阶段,大部分车辆仍处于辅助驾驶层面,故而进行联网辅助信息交互为主要的功能,进入2018年以来,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超部分自动驾驶PA层面演进,在信息交互的基础上实现协同感知。
在这一过程中,数据的汇聚以及基于数据支撑的应用场景陆续落地,为车联网的普及奠定基础,相关终端厂商有望率先受益。
V2X、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是车联网未来发展方向,为汽车行业打开无限成长空间。
未来,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将使汽车能够对道路上的物(如并行车辆、路灯、交通障碍等)进行感知,联网化将先进的辅助驾驶(ADAS)、车-车/车-路协同(V2X)、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变为可能,为车联网发展打开无限空间。
实现汽车网联化是行业发展前提,终端产品具有核心地位。
目前,主流的终端产品主要有后装OBD、前装T-Box、以及UBI终端,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对于通过对车辆运行数据、驾驶人行为习惯、驾驶偏好等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实现对道路应急救援、车辆远程维修、整车厂研发新款车型的数据支撑、汽车后市场服务、以及保险定价等
行业的痛点问题能够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使得车联网当前的渗透速度明显加快。
3、车联网全球市场规模逐步提升
车联网发展将按照从汽车端硬件设备向运营及应用端传导的路径进行。
车联网发展过程中,移动通信技术与汽车产业的融合使车联网产业链得到扩充,硬件部分包括芯片、模组、车载终端设备等将率先受益;此后,电信运营商、内容服务商将通过TSP等与车厂合作,受益市场规模增长;最后随着产业链的逐步成熟将带动下游车联网应用发展。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领域中成长最强劲的市场之一,全球市场规模逐步提升。
根据Machina、IMS和华为联合调研,当前全球车联网连接数约为9000万,预计到2020年将增至3亿左右,到2025年则将突破10亿。2017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达342亿欧元,预计到2020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欧元,年均复合增速约25%。
4、政策力度逐步提升,我国积极打造“智能汽车强国”战略,车联网产业发展有望提速
政策不断加持助力车联网发展。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车联网相关技术及产业发展,国务院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推动车联网相关工作。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已经将发展车联网作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实体经济中应用的重要方面,并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重点转型方向之一。
在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首次涉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出推动智能交通工具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并制定了重点领域明确的技术路线图,
将发展智能汽车已经上升为国家级战略高度
。随后在2015年11月份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
首度提及车联网未来发展规划,在顶层设计上全面推动车联网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2017年,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先后发布《物联网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并
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加大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以及应用示范的推广。
今年1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进一步深化了政策对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
由国务院牵头成立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对实现“智能汽车强国”的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4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今天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规范(试行)》
。明确智能网联汽车的路测规范,有望推进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实质落地,将有效推动V2X技术发展,2018年有望是中国物联网汽车得到长足发展的元年,以此将激发更多的企业进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车联网出台政策力度不断深化。
在最新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提出全面的体系框架建设目标;提出具体的无线通信网络覆盖目标和北斗覆盖目标;首提人-车-路-云;首提2035年战略目标,从政策的内容来看力度不断深化。
我国积极打造“智能汽车强国”战略,车联网产业发展有望提速。
从全球来看,我国汽车产业链发展相对滞后,同时结合汽车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使得我国在汽车传统行业很难突破国外厂商的优势壁垒。
参照推进5G发展的国家战略类比,以及目前我国在通信尤其是5G领域的先发优势,推动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弯道超车的机遇
,同时会加强运营商以外行业的出口占比,使得国家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力度持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