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OFweek人工智能
提供人工智能行业最新热点新闻、技术、产品以及线上线下研讨会、产品资讯、市场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架构师之路  ·  想要提升deepseek回复质量,会这一招就 ... ·  4 天前  
InfoQ架构头条  ·  DeepSeek 爆火真相:不靠“人盯”,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OFweek人工智能

又获千万元级A轮融资,这家AI医疗企业是什么来头?

OFweek人工智能  · 公众号  ·  · 2020-02-20 19:14

正文


在人工智能如此火爆的当下,如何利用AI技术解决医疗健康范畴中的难题,是人工智能从业者们思考的关键问题。


特别在此次对抗新型冠状肺炎的过程当中,人工智能起到了突出性的作用, 远程医疗、AI识别CT影像、AI算法进行病例基因分析 等技术给予了医护工作者很大的帮助。


最近,一家AI医疗企业获得了资本的关注和支持,这家企业的主要面向的是精神心理疾病患者。


近日,医学智能公司万灵盘古完成由中山贝森医疗产业投资企业投资的千万元级A轮融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产品的临床试验以及后续的注册审批。


2016年11月,万灵盘古获得645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天善资本、信元资本领投,优势资本跟投;


2018年5月,万灵盘古完成1500万元Pre-A轮融资,由金浦医疗投资。


而这,也是万灵盘古获得的第三次融资。


心理疾病筛查费时,AI或是重要突破口


我们都知道,与其他疾病不同的是,精神疾病有明确的生物标志物作为诊断的依据,从筛查、诊断,再到治疗、康复、量表和访谈,是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这个过程十分耗时耗力。


但是对AI来说,这个过程或许会简单很多,即可通过智能工具进行初筛,这时AI便成了重要的突破口。


成立于2016年09月的万灵盘古,是斯坦福转化医学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应用实践相结合的精神心理健康AI系统提供商,提供心理体检、精神疾病临床辅助诊断、儿童发育早期筛查等产品与服务。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计算机系统服务;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软件开发;产品设计等。


自主研发“万灵云”系统 对于精神心理疾病诊疗行业,目前的痛点在于,现有诊断标准工具(M.I.N.I.量表、ADOS量表等)无法大规模高效临床使用、专家资源严重稀缺且分布不均等,这些都导致精神心理疾病诊疗行业长期发展滞后。


为此,万灵盘古自主研发了“万灵云”系统,可对 精神障碍进行预诊断和筛查 ,医生可根据预诊断结果进行针对性查询。同时,系统还将提供预后、治疗方案、用药建议等。


“万灵云”有两个核心产品:一个是 万灵健康app ,分为医生端和患者端。


患者方的主要功能是医院病况记录、历史病例管理和健康趋势风险预警;医生端为患者提供跨院历史病例追踪、历史相似病例诊疗方案汇总等辅助诊疗。


另一产品是 万灵数据 。该产品主要针对医院院内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挖掘分析,在不改变专家看病模式的情况下用工具降低医生工作强度。


海归博士回国创业


可以看到,作为一家仅仅成立了三年多的公司,万灵盘古的“履历”却十分丰富,而且在 AI辅助诊断 治疗精神心理疾病 方面做出了不小的成就,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万灵盘古创始人纪俊,一个同样拥有丰富履历的海归博士。


纪俊博士系斯坦福大学转化医学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浙江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博士,曾任职于HBI Solusions、美国退伍军人医院及IBM研究院等机构。


2013年,纪俊辞去了美国医疗大数据公司“HBI Solution” 的CTO职位,从硅谷回到了青岛,并和大学时小伙伴创立了第一家公司,主要业务是为B端客户提供大数据技术解决方案。


硕士毕业后,纪俊转到浙江大学攻读模式识别方向的博士,期间他曾加入网易手机邮箱组做开发。


偶然一次机会,纪俊遇到了来中国招人的Bluce Ling(美国斯坦福大学转化医学主任研究员兼首席科学家),幸运被选中公派至斯坦福大学攻读转化医学方向博士,并因此加入导师的创业公司“HBI Solution”,见证了公司的一路成长。


但是此时的纪俊却陷入了迷惘,因为他内心一直忘不了想回国的初衷,觉得目前的状态和当初的理想渐行渐远。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之后,纪俊和前老板进行了一次长谈。老板告诉他:“ 如果你创业的话,就应该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最好有足够商业价值能支撑你去做 。”


导师的一席话给了纪俊鼓舞,他决定转变方向,做自己的大数据产品。


有了新的方向之后,纪俊便开始做市场调研,项目立足于他所熟悉的医疗大数据领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