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博物馆书院
金钱,历史,艺术,未来! The Money, The History, The Art, The Future!与最顶尖的政商学界精英群体共赴书香之约。阅读丰富人生,江湖洞悉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海西晨报  ·  涨幅超过黄金!很多人都在买 ·  3 天前  
海西晨报  ·  涨幅超过黄金!很多人都在买 ·  3 天前  
一创固收  ·  发行计划 | 利率债信用债20250224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博物馆书院

金融哲理——礼尚往来

金融博物馆书院  · 公众号  · 金融  · 2018-10-19 17:58

正文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意思是说:你送给我木瓜,我回赠给你美玉作为礼物。这不仅是要答谢你,更是表明彼此间互相珍重,永远交好的诚意。简单来说,即中国传统美德中提倡的 “礼尚往来”。


做生意诚信、互利、共赢方能长久合作,待人接物的礼貌和规矩均遵循着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具有 “互酬性”,即你对我怎么样,我也会相应对你怎么样。这里的 “酬” 不仅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情感等方面。人与人之间的互酬水平越高,人际关系就越稳定密切。



2017年2月3日,马云用2000万美金来回报当年200澳元的新闻曾让人津津乐道,其对澳大利亚的特殊感情源于他在青年时代的一段奇遇 ……



1980年,16岁的马云在杭州西湖边偶遇了来华旅游的澳大利亚人Ken Morley一家,相谈甚欢。自此马云与Ken以及Ken的儿子David成为笔友,很长时间里保持着书信往来。



Ken没有上过大学,但对马云要上大学的想法非常支持。 Ken经常和马云谈起纽卡斯尔大学,鼓励马云奋斗。两人平时主要依靠书信交流,每次马云写的英文信,都会得到Ken的认真修改,细致到修改他的每个单词和语法。 每隔半年,Ken就会给马云邮寄一张支票,2年时间内,他给马云一共寄出了两百多澳元。



在保持通信往来5年后,Ken在1985年邀请马云前往澳大利亚旅行,这也是年轻的马云第一次出国。马云后来回忆说:“尽管当时7次申请签证才最终成行,但正是年轻时期赴澳渡过的这段时光,当地的文化、景色以及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


很多年过去,虽然Ken Morley已经去世,但马云一直将Ken视为他开启世界之窗的重要导师。


2017年,马云来到Ken的故乡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用自己和Ken的姓氏命名 “ MaMorley ” 奖学金,并出资2000万美金作为回报Ken当年的知遇之恩,他以这笔奖学金去帮助着更多的人。这份多年后的 “知恩图报” 已然成为佳话,于今天则是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的最好诠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