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HACK学习呀
HACK学习,专注于互联网安全与黑客精神;渗透测试,社会工程学,Python黑客编程,资源分享,Web渗透培训,电脑技巧,渗透技巧等,为广大网络安全爱好者一个交流分享学习的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HACK学习呀

人脑才是最硬核的黑科技

HACK学习呀  · 公众号  · 黑客  · 2019-10-14 07:40

正文

放假在家看了70周年晚会

里面有一项科技,你现在可能会不经意的在路上看到

但是配合上晚会整齐的舞蹈和演员们的默契 就显得特别酷

对,就是平衡车

我们都曾幻想过能上天入地

特别是上班快迟到的时候,恨不得能有一个赛博坦星球的朋友变身把我载到公司门口




虽然科技的发展还没到那个地步,但是随着平衡车,机器人,AI智能的出现,感觉也离我们不远了。
作为一个科技迷,我放假在家把《流浪地球》又看了一遍
之所以刷那么多次
除了沉迷其中 酷炫屌炸天的脑洞
恢弘无比的 特效



还因为它有个人爱不释手的元素

冷酷无情的AI—— Moss

Moss的英文直译是苔藓

作为一种分布全球又顽强的植被

确实符合它在片中无处不在的形象

而且它还致敬了《太空漫游2001》

中的人工智能 HAL9000

一个号称有完美记录从不犯错的AI

由于在片中实力过于强大

一度有人觉得Moss才是幕后黑手

但让人嗨到不行的

还是他的那句经典台词:

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果然是奢望

除了Moss之外,银屏上

犹如黑科技的人工智能还真不少

比如专帮钢铁侠处理杂务的 JARVIS

据说JARVIS的官方含义其实是:

Just a Rather Very Intelligent System

(只是一个相当聪明的智能系统)

像是硬核一点的HAL9000

他与Moss最大的不同在于

如果人类不听从它的 指令

它有各种办法来干掉人类

当然人工智能不都是这么血腥残酷

是的, 哆啦A梦也是人工智能的产物

它可能还是最成功的人工智能

因为有时它的情感表露过于真实

你会不自觉地把它当做是人

而忘记它本质仍是一个机器

虽然以上的人工智能形态各异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

这个老祖宗不仅衍生出了它们

而且在某些方面仍在吊打它们

他就是 20世纪最逆天的黑 科技大脑

冯·诺依曼

这个作为力量化身的男人

从小就 自带超级CPU

6岁就能心算八位数的除法

8岁掌握微积分

11岁时中学老师劝他退学

建议聘个大学教授教他更靠谱些

到了18岁,他也上大学

但与我们不同的是

人家是同时上了三所不同的大学

获得 博士学位时,年仅22

最厉害的是他的论文可以查到

他博士答辩的导师是被誉为

“数学界无冕之王

戴维・希尔伯特

但希尔伯特全场只提了一个问题:

你这身衣服很潮啊!

裁缝介绍一下?

他28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

和某博士后不一样,人家这学历可是真的

看发际线就知道了

两年后他转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与爱因斯坦(54岁)等人成为该院

最初的四位教授之一

知乎上有个问题叫

“哪个历史人物看起来像是穿越回去的?”

冯诺依曼榜上有名

因为他在各个领域的成就都高的出奇

他不仅是20世纪最重要的 数学家

还被称为 计算机之父 和博弈论之父

身兼著名的 物理学 家与 化学家

同时还是在核武器和生化武器

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

在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发过程中

冯诺依曼的主要工作就是:

给数学家解释物理化学

给化学家解释数学物理

给物理学家解释数学化学

据说当时坊间传闻:

千万别跟冯诺依曼讲你研究的课题

否则十分钟后

他保证比你了解的还多!

此外,他还 以变态的记忆力著称

曾经有人想测试他的记忆力

于是问他《双城记》开篇都写了啥?

谁知冯诺依曼章口就莱

毫无停顿地从第一个单词开始背

直到十分钟后

提问人内心崩溃了,他才停下

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们常说:

看过一本书,对冯诺依曼来讲

便意味着能够默写下来

不过段子最多的,还是集中在

他那犹如黑科技般的计算能力上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说在一个晚宴上

有个年轻人问冯诺依曼

两列火车相隔200公里

各以50km/h的速度相向而行

一只苍蝇从其中一列前端出发

以75km/h的速度在两车之间来回飞行

那么直到两车相撞

苍蝇飞过的总距离是多少?

这放到今天就是道小学奥数题

可当时,冯诺依曼却用了最暴力的

无穷级数求和 来求解

而且耗时仅仅几秒而已

基于这种强大的计算力

20世纪的数学家们一致认为

当时的难题存在一种通用解法:


第一步,写下难题

第二步,想办法让冯诺依曼感兴趣

但他最屌的一项成就是:

早在70年前就设定好了

现在电脑的基本逻辑结构

1945年,冯诺伊曼以

【关于EDVAC的报告草案】为题

起草了一份长达101页的总结报告

里面详尽介绍了制造电子计算机

和程序设计的新思想

报告明确规定,新机器由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

五大部分组成

报告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正式拉开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我们如今的信息化生活

完全仰仗于此

如果没有他

我们若想刷手机、玩 电脑

至少要推迟30年!

只可惜天妒英才

1955年夏,51岁的冯诺依曼查出癌症

这是早年参加曼哈顿计划时

被放射性物质辐射留下的后遗症

1957年2月8日在波托马克河两岸

随着夕阳的余辉缓缓落下

这颗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活跃的大脑

也停止了一切运转

曾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

冯诺伊曼这样的大脑

是否意味着存在着比人类

更高一级的生物物种?

这个问题冯诺依曼试图解答过

在他的床头有本尚未完稿的

《计算机与人脑》

里面阐述了部分有关神经网络的内容:

这可以看做是冯诺依曼想要

复制自己大脑的一种尝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