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vd行业的硬菜
分享IVD行业的硬菜,对IVD行业进行微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ivd行业的硬菜

2023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9.70%

ivd行业的硬菜  · 公众号  ·  · 2024-05-02 19: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章来源:健康中国

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0%,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监测结果显示,2023年全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3.25%,农村居民为26.23%,较2022年分别增长1.31和2.45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3.30%、28.85%和24.44%,较2022年分别增长1.42、2.15和1.8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42.0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32.21%,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6.76%,较2022年分别提升0.74、1.58、0.76个百分点。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9.33%、科学健康观素养54.71%、健康信息素养41.05%、慢性病防治素养30.43%、基本医疗素养28.84%和传染病防治素养28.02%。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69岁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3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情况





背景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提高健康素养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健康素养提升工作,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及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一项综合性评价指标。目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指标纳入国家多项考核,成为衡量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2016 年成为《“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13 个主要指标之一。2018 年成为健康城市的评价指标。2019 年成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的主要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将“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作为明确要求。

从 2012 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持续组织开展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动态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从 2012 年的 8.80%上升到 2022 年的 27.78%,提前实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提出的“到 2025 年,达到 25%”的目标。2023 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继续开展,有关情况如下。



监测方法与内容

2023 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的抽样方法、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严格按照监测方案执行,在考虑全国代表性的同时兼顾城乡、地区代表性。

(一)监测范围

2023 年全国及各省监测点总数不变,监测点名单和调查对象采用和往年相同的方式随机抽取。2023 年健康素养监测在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336 个监测点开展,其中城市监测点177 个,农村监测点 159 个,覆盖全国 336 个县(区)1008 个乡镇(街道)。

(二)监测对象

2023 年健康素养监测对象为 15~69 岁常住人口。经数据清理后,全国共得到有效问卷 73340 份。

(三)监测指标

1. 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判定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标准:问卷得分达到总分 80%及以上,被判定具备基本健康素养。

2. 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结合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将健康素养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某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判定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的标准:以考察某方面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总分 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方面的健康素养。

3. 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结合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将健康素养划分为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即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指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判定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标准:以考察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总分 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类健康问题素养。

(四)数据分析

本报告结果部分呈现的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结果为加权数据,非样本数据。根据 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监测过程中收集的基础数据,对样本数据的基础权重、无应答权重和事后分层调整权重进行了加权调整。



主要结果

(一)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23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 29.70%;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城乡和地区特点:

城乡: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 33.25%,农村居民为 26.23%, 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

地区:东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 33.30%,中部地区为28.85%,西部地区为 24.44%,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二)中国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2023 年中国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 42.0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 32.21%,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 26.76%。



(三)中国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
2023 年中国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 59.33%、科学健康观素养 54.71%、健康信息素养 41.05%、慢性病防治素养 30.43%、基本医疗素养 28.84%和传染病防治素养 28.02%。




结论与分析

(一)2023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 29.70%,继续稳步提升。监测结果显示,2023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 29.70%,较 2022 年的 27.78%提高了 1.92 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

(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均有提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2023 年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 33.25%,农村居民为26.23%,较 2022 年分别增长 1.31 个和 2.45 个百分点,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3.30%、28.85%和 24.44%,较 2022 年分别增长 1.42、2.15 和 1.88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缩小。

(三)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提升幅度较大。2023 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 42.00%,较 2022 年提升 0.74 个百分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32.21%,较 2022 年提升 1.58 个百分点;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6.76%,较 2022 年提升 0.76 个百分点。知识、行为、技能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较 2022 年均有提升,其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提升幅度最大。


(四)六类健康问题素养中慢性病防治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提升幅度较大。2023 年六类健康问题素养中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提升幅度最大,较 2022 年提升 1.58 个百分点;其次提升幅度较大的为健康信息素养,较 2022 年提升 1.24 个百分点。







连接产生价值

CON-IVD
CONNECTIONS CREAT VALUE.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