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同写意
一个以新药创制为核心,汇集国内一流研发精英的大型交流与价值分享平台。“同筑技术人生路,写意中国新药魂”是同写意的初衷与愿景。秉承汇集“一线、一流”,讲求“实用、实在、时效”的原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软件定义世界(SDX)  ·  工业大模型的演进及落地方向 ·  2 天前  
数据派THU  ·  深入解析图神经网络:Graph ... ·  昨天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35岁被优化,经济压力大,看DeepSeek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同写意

四面楚歌后,这家biotech拒绝超4亿美元

同写意  · 公众号  ·  · 2025-02-01 17:01

正文


本次大会以“In China,For Global”为主题,通过多元化形式,打造国际影响力的XDC交流、技术发布、成果展示和创新合作平台。 欢迎报名!



短短一个月里几经波折后,Sage Therapeutics拒绝了来自巨头的收购要约。

当地时间1月10日,Biogen提出以7.22美元/股的价格、总额约4.42亿美元收购Sage。提出要约时,Biogen已拥有Sage 10.2%的股份。然而,这根抛来的橄榄枝并不如Sage所愿。


Sage很快以违反静默协议为由起诉Biogen,并于1月27日正式拒绝该要约。根据新闻稿,Sage董事会已启动一项程序,以探索公司的战略替代方案。董事会将评估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广泛机会,包括但不限于潜在的战略交易、业务合并或出售。


让两位曾经的合作伙伴剑拔弩张乃至于对簿公堂的,是价钱。


要约提出当天,Sage收盘价仅为5.55美元/每股,Biogen给出的7.22美元较之溢价约30%。尽管如此,Biogen总出价低于Sage此前披露的5.69亿美元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 (截至2024年9月30日)


有分析师直言,Biogen此次收购决策是一次真正的“抄底”,但对更广泛的管线布局几乎没有帮助,因为“Sage的早期资产不大可能成为Biogen实现差异化的关键因素”。


关键在于zuranolone。据外媒报道,Biogen认为,其商业能力将提供更为简化的运营和更为高效的商业执行,进而让zuranolone惠及更多患者。


这款由Sage和Biogen共同孕育的药物,也已是Sage仅剩的王牌。


主要在研管线相继折戟、接连裁员重组、股价在一年内下跌超70%后,这家专注于神经科学领域的biotech,并不想轻易放弃多年心血,被抄底并购。





1
超15亿美元开局,落寞收场


早在2020年,Biogen和Sage就曾达成重磅合作。

彼时,二者宣布共同开发和商业化两款候选药物:zuranolone,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 (MDD) 、产后抑郁症 (PPD) 和其他精神疾病;SAGE-324,用于治疗原发性震颤 (essential tremor) 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根据协议,Biogen和Sage将以“五五开”的比例,共同分享前述两款药物在美国的商业化市场;Biogen则将获得在美国、日本、中国台湾、韩国以外国家/地区的独家许可权益。

作为对价,Sage将获得15.25亿美元的现金,其中包括8.75亿美元预付款和对Sage的6.5亿美元股权投资 (溢价40%) 。此外,Sage还有可能获得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约16亿美元。

zuranolone和SAGE-324均为Sage的核心资产。其中,zuranolone是一种新一代γ-氨基丁酸 (GABAA) 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在成人产后抑郁症 (PPD) 和成人重度抑郁症 (MDD) 治疗中展现出潜力。此前的新闻稿一度指出,该药物也可能被用于双向情感障碍等其他精神疾病的治疗。

不过,该款药物后续的开发却并不如人意。2023年8月,FDA批准将Zurzuvae (zuranolone) 50毫克用于成人产后抑郁症 (PPD) ,但拒绝将之用于成人重度抑郁症 (MDD) 治疗,因为“申请未提供实质性有效性证据以支持将zuranolone用于治疗MDD,并且需要进行额外的研究”。

客观来说, 作为首款口服PPD用药 ,zuranolone在依从性、起效速度、疗效等方面均具备优势。一项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患者的抑郁症状最早在接受给药第3天就显著减轻,治疗效果持续到了给药后第45天。

问题在于,与潜在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MDD相比,PPD潜在市场能够带来的想象力着实有限。因此,尽管zuranolone获得了一项批准,Sage的股价反而迎来近50%的暴跌,并解雇超180名员工。

2024年10月,zuranolone在MDD领域的进展在Sage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中迎来终局:不再推进该款药物在MDD中的疗法开发。

至于另外一款合作候选药物SAGE-324,也在2024年7月黯淡收场。当月24日,Biogen和Sage宣布该药物未能通过原发性震颤临床II期试验,两家公司将放弃开发该适应症。经历短暂评估后,Biogen于2024年9月终止其对SAGE-324的权利,终止自2025年2月17日生效。

超15亿美元承载的希望,在2024年几乎彻底落空——毕竟2020年Biogen出手时,所期待的定然不止于不足10亿美元的PPD潜在市场。


2
管线连败,四面楚歌


相较于Biogen,Sage面临的情况显然更为严峻。用“四面楚歌”形容之,并不为过。

合作管线Zurzuvae、SAGE-324相继碰壁。Sage的另一核心管线Dalzanemdor (SAGE-718) 也在2024年经历全线溃败。

该药物系Sage同类首创NMDA受体阳性变构调节剂 (PAM) ,曾被期待在一系列于NMDA受体功能障碍相关的疾病中发挥治疗作用。针对包括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症、亨廷顿舞蹈等适应症,Sage开展了临床研究,但均不遂人意。

2024年4月,由于未在任何探索性终点上显示出与安慰剂相比的任何有意义差异,Dalzanemdor在帕金森病领域的探索被叫停;随后的10月、11月,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和亨廷顿舞蹈而进行的两项II期临床试验也以失败告终。Dalzanemdor全线覆没。

管线“三连败”之后,股价随之“三连跳”。据外媒报道,Dalzanemdor的三次折戟让Sage的股价分别下降19%、21%、3%,最后一次“跳水”之所以幅度较低,是因为人们本也已不抱太大期望。

困窘之下,Sage开启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战略重组”,以实现“自救”。整体来看,这些决策主要集中于Zurzuvae优先级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包括但不限于人员裁减、管线调整。

例如,2024年10月17日,Sage宣布裁减超165名员工 (占其员工总数约33%) ,其中包括其一半以上的研发人员;而在稍晚的第三季度电话会议上,Sage宣布将停产较旧的PPD药物Zulresso,以更全面地专注于Zurzuvae的商业化推进。

该决策或基于Zulresso的商业化表现不佳——上市于2019年的Zulresso是第一款用于治疗PPD的注射药物,虽头顶“首款”,但给药不便、费用高昂、副作用显著等不足严重限制了其吸金能力。该药物的首个完整销售年 (2020年) 内仅斩获销售额670万美元,2024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更是降至80万美元,同比下降70%。

裁员重组可能有助于其成本降低,但关于更重要的“下一步往何处去”,Sage依旧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疑云密布之下,Sage的股价形容颇为萎靡:过去一年中,其股价下跌超70%,从2024年1月29日的26.54美元/股一路跌至2025年1月31日的7.35美元/股。


3
后继无力,路在何方?

被Biogen抄底,并不算一条好出路。然而更好的出路在何处?

根据日前发布的公告,Sage大概率会在更大范围内寻求战略交易、业务合并或出售。但潜在合作伙伴将为何而买单?单薄的研发团队、后继无力的管线,都不足以成为被选中的理由。

官网显示,Sage目前的在研管线仅剩2款,分别为SAGE-324 (针对发育性和癫痫性脑病中的癫痫发作) 和SAGE-319 (针对社交互动障碍) ,二者均为GABAA受体的正向变构调节剂 (PAM)


在第43届JPM大会上,Sage将SAGE-319的开发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之一,拟评估其在某些神经发育障碍相关的行为症状方面的治疗潜力,预计在2025年底前获得第一阶段多剂量递增 (MAD) 研究的数据;而针对被Biogen退货的SAGE-324,潜在适应症的评估也正在推进中。

不过,结合此前的失败经历,这两项尚处于早期临床阶段的资产恐怕很难激活市场的信心。目前来看,Sage手中最大的筹码还是Zurzuvae,Sage讲给市场的故事也与此相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