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无畏,是深知自身条件存在客观限制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上路,努力向前,持续自勉。
从入秋到深秋,天气反复无常,人心也一样,好的坏的交替出现,但这或许正是人生的百态磨砺吧。阿呆有个习惯,出门必须佩戴手表,工作案头必备有日历。翻见日历里整齐划一的数字方阵,在10月上画的红圈标注着“善行者”,距离下月2019年的公益徒步活动还有不到20天 ……
…… 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事情 ……
翻看过往,2017年9月9日,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组队参加“善行者”公益活动,同样也是内部组建了三支队伍。9月5日下午,中国博物馆理事长王巍作为一名往年的“参与者”,为馆内参赛者悉心分享了他的锻炼、徒步与参赛经验,而他为自己报了“善行者”100公里徒步的项目。
当时在筹备期间,中国金融博物馆集团共筹集善款1万余元,全部捐赠给“善行者”公益项目。参赛队员积极备战,在周末闲暇时间还特别组织了两次20公里的“特训”,补强体能和“应战”实力。
音乐创作人李宗盛曾经说过“
每一步都有意义
”。博物馆参赛的小伙伴们深知为什么而上路,选择当初自己没有想过、甚至是自己不敢踏上的那条路,以及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感。公益之行,我们只是做了一件事,是开始也是经历,沿途的一道道里程都像在提醒我们保持清醒,时刻努力,不要放弃,再坚持一下。一旦我们突破了身体所带来的强烈疲惫,支撑下来的一定是个人的意志力和远方的目标。
【
2017.9
】中国金融博物馆的小伙伴们 →
5:30启程出发,17:07冲过终点,披星戴月,翻山越岭,
17个小时
,
50公里
,
只为冲过终点这一刻
。那个时候,同行伙伴写下的一段自身感受,时过境迁还不禁感触颇深。
从一个体力一般的青年女性的角度看
,
这是一场身体与思想的博弈
。人的身体保护思想,使思想有实体可依附,不至于飘散空中。同时也禁锢思想,我们想做些什么的时候,永远有各种病痛在掣肘。但是思想仍然是胜者,因为选择权还在它手上,躺下、站着或者继续走下去都是它的选择,腰酸腿疼不可避免,但可以克服。
从一个首次参加活动的人的角度看
,
50公里徒步使人难忘
。上路之前不太清楚50公里意味什么。途中呼吸急促、头脑充血的时候,才开始思考为什么来。当然并不后悔,等一个人老得走不动的时候,回忆过去,能记得每天上班下班读书看报这些鸡毛蒜皮吗?并不能。
能被记住的只有不寻常事
,
这些人生中像流星一样明亮却稀少的瞬间
。
头脑充血的时候想起《深河》中异教徒大津的自白:你背负十字架登上死亡之丘,我现在模仿你。你背负众人的悲哀,登上死亡之丘,我现在模仿你。
以此自勉。
—— 依姐 2017年9月9日 于蟒山顶
“
始善初心
,
步履不停
”
是中国金融博物馆2019年参与此次活动的宣传口号,请大家鼓励和支持我们哦~
2019年10月
,
咱们路上见
!
截至到目前,
2019年善行者公益徒步活动
中国金融博物馆将派出的三支参赛队伍(
梦之队
、
火箭队
、
锦鲤队
)共募集善款
10843
元,捐赠
101
人,感谢关注此次活动,奉献爱心的所有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