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数智融合 屏观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智能客服不智能 “对牛弹琴”咋破解?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 公众号  ·  · 2025-02-17 16: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构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客户服务中。智能客服节省了人力成本,且可以随时提供服务,但许多用户 反映智能客服不够智能,回答不了疑问,而相应减少的人工客服往往“忙线中”,导致难解决问题。




随着智能客服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电商平台、金融、物流、教育、医疗等领域,不熟悉电子产品的老年人更觉困难。 除了向智能客服咨询商品、交易、售后细节,常常犹如“对牛弹琴”, 一些消费者对智能客服推销同样感到不满。


智能客服背后往往只有一些预设好的回答模板, 智能客服无法回复预录信息外的问题,很难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


在社交平台上, 网友总结出了许多应对智能客服的“攻略”。 比如,输入敏感词、咨询贵重商品,往往就能在短时间内接通人工客服。有时一个账号在联系人工客服时显示长时间排队,换一个账号就可能“秒通”。


这些“攻略” 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对智能客服的感受不佳。

2024年第三季度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系统投诉和舆情分析显示,关于智能服务消费投诉的舆情信息8585条, 投诉焦点为智能客服“不智能”、智能问答“模板化”、智能推销“骚扰多”。


据一名智能客服产品经理透露, 当前智能客服技术水平和应用场景千差万别,智能客服的商业模式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智能客服企业通过云端给用户开设智能客服账号,定制化程度不高,一个账号一年收费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另一种是定制化模式,智能客服企业可以根据服务购买者的业务需求进行灵活开发,更精准、个性化地解决问题,服务价格较高,在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之间。


很多企业不愿意或无实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去购买定制化的智能客服,又希望减少人工客服所花费的成本, 就会导致智能客服不好用,人工客服不够用。


对于此类现象,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刘晓光表示, 目前绝大部分正在使用的“智能客服” 基本上可以被归结为智能问答系统, 其技术水平较低,语义理解能力不足,达不到客服工作的要求。


目前,一些企业开始开发新一代智能客服,能较好地解决答非所问的问题, 但目前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还难以精准理解和解析所有语言。


因此, 要想让人工智能客服真正发挥效能, 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算法,使其能理解复杂语义、模拟人类的情感沟通。 同时,监管部门应建立便捷的用户投诉和反馈渠道,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定期对智能客服等应用进行服务质量评估。














来源 | 《人民日报》(2025年2月17日 第07版),原标题为《 智能客服不智能 “对牛弹琴”咋破解?(百姓关注)

图源 | 网络
责编 | 潘江涛 范昌鑫(实习)

致敬“四有”丰碑,传递时代力量!人民日报数字传播策划推出的系列人物海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追寻“四有”书记谷文昌》入选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投票助力,让榜样力量薪火相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