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池中国
电池中国网,是以提供最权威、最迅捷、最全面的电池行业及产业链企业资讯和深度报道为主的行业权威门户网站。着重于行业政策分析与解读、专家言论发布、热点事件追踪、行业调研与分析,以及要闻深度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青年报  ·  DeepSeek横空出世,因为中国做对了这件事 ·  18 小时前  
北京青年报  ·  DeepSeek横空出世,因为中国做对了这件事 ·  18 小时前  
酷玩实验室  ·  登顶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哪吒2》凭什么? ·  2 天前  
财联社AI daily  ·  李飞飞团队“50美元”复现DeepSeek ...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AI ... ·  3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AI ... ·  3 天前  
掌上铜山  ·  微信上新重大功能! ·  3 天前  
掌上铜山  ·  微信上新重大功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池中国

五大央企48.5GWh储能需求释放,招标“门槛”被显著抬高

电池中国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2-13 14:28

主要观点总结

全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增长迅速,价格战和同质化问题凸显。五大央企释放大规模储能需求,招标规则出现新变化,抬高门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市场更需高质量、高安全性能的储能系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国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增长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58.52GW/128GWh,较2023年底增长约86%。价格战和同质化问题成为当前储能产业的主要挑战。

关键观点2: 五大央企释放大规模储能需求

中核集团、中国能建、中广核等五大央企启动了大规模的储能系统采购,显示出2025年储能市场需求依旧旺盛。

关键观点3: 招标规则出现新变化

招标“门槛”被显著抬高,对企业资质和储能产品质量的要求愈发严格。价格权重的降低和技术评判权重的提高,旨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观点4: 市场需要高质量、高安全性能的储能系统

新的招标规则和市场趋势反映出市场对高质量、高安全性能的储能系统的迫切需求,这有助于加速落后产能出清,推动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正文

撰稿 丨云 霓

编辑 丨麦 子
美编 丨CBEA独耀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58.52GW/128GWh ,较2023年底增长约86%。 今年前三季度新增投运新型储能27.13GW/61.13GWh。 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在经历了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后,如今来到了分水岭,低价内卷和严重同质化的“龙卷风”刮过,新一轮的行业自我“革新”,已在万众瞩目中“呼啸而至”。

价格战的持续进行,使得储能行业多数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进入11月份,多家央/国企已陆续启动2025年储能系统(电芯框架)集采招标。其中,仅 中核集团 中国能建、中广核、中国华能、中国电建 五家央企便释放了 约48.5GWh 储能系统及电芯需求。

这一方面显示出2025年储能市场需求依旧旺盛,另一方面从大储业主提出的招标规则来看,招标“门槛”已被显著抬高, 部分企业已着手降低价格评标权重,提高技术评判权重。 这意味着市场更需要高质量、高安全性能的储能系统,通过各项标准的提高,供应商鱼龙混杂、靠低价抢夺订单的情况或将有所改善。

五大央企释放约48.5GWh储能需求
电池中国获悉,12月10日, 中核集团旗下 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2025-2026年度储能集中采购招标公告发布。 储能系统采购总容量为12GWh ,不区分风冷、液冷,适用于共享/配套储能,包括2h(0.5C倍率)及4h(0.25C倍率)方案。

此前,已有多家央/国企开启2025年储能大采购。

  • 11月28日, 中国能建旗下中储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简称“中储科技”)发布2025年度电芯框架招标公告。根据招标公告,采购内容为中储科技2025年度的项目生产用电芯, 预计采购数量为6GWh (数量为预估数量,具体以实际发生为准),分为电芯0.5C及0.25C、1C两大标包。其中,标包1共5GWh,要求“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尺寸约 207*174*72 mm”;标包2共1GWh,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尺寸不限,各厂家根据各自的产品投标”。

  • 11月26日, 中广核新能源 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招标公告发布。该招标项目划分为两个包件,共7个标段,每个标段预估容量均为1.5GWh, 采购总规模为10.5GWh。 其中,构网型为1-3标段,共4.5GWh;跟网型为4-7标段,共6GWh。据了解,此次采购为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独立储能项目用磷酸铁锂电池储备设备,每个标段储能系统均为全部倍率。

  • 11月20日, 中国华能 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协议采购招标公告发布。此次框架协议预估采购集中式/分散式/组串式 储能系统总容量4GWh ,分为2个标段。其中,标段1预估容量3GWh,为1h、2h、4h的集中控制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标段2预估容量1GWh,为2h、4h的分散式模块化、组串式电化学储能系统。

  • 11月13日, 中国电建 集团(股份)公司2025-2026年度储能系统设备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项目招标, 采购总容量预计为16GWh 。招标公告显示,此次招标将确定集团公司2025-2026年度储能系统设备入围供应商(入围供应商数量根据实际投标人数确定),并签订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有效期至下一年度集中采购结果正式公布为止。在框架采购有效期内,实际采购量有可能超过预估规模,但采购结果仍适用,至框架采购有效期为止。

值得一提的是,12月4日,中国电建集团(股份)公司 2025-2026年度 16GWh 储能系统设备框架集中采购项目已开标 。开标信息显示,此次采购共吸引76家企业参与竞标,报价区间在 0.4418元/Wh-0.5983元/Wh 范围内,整体 平均报价为0.4845元/Wh

参与竞标“门槛”被显著抬高,助推行业健康发展
从上述几家央企发布的招标公告中,可以明显发现招标规则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业主对储能产品质量、企业资质等方面的要求愈发严格,或许这预示着储能行业发展的新风向。

中国电建 16GWh储能系统框架集中采购项目为例,一方面该项目创下年内央企采购规模之最(截至发稿),甚至最终采购量还有可能超过预估规模;另一方面在招标“门槛”方面也对储能电池厂商提出了严峻考验。比如在招标公告中就明确提出要求“ 电池生产日期不得早于项目实际供货日期3个月以上 。”此外,招标公告中还要求投标人需要提供设备20年的 运行期检修及维护工作。

与之类似, 中广核 新能源10.5GWh的储能系统框采项目中,同样提出要求“不接受 梯次利用电池 ,不接受 库存电池(生产日期大于90天) ,本项目委托第三方全程见证生产、组装及发运”。

此外, 在投标人业绩、投标所用电芯业绩及资格能力等方面要求同样趋于严格。 比如 中国电建 在此次总规模为16GWh的储能系统采购中,还要求投标人近三年内(2021年1月至今)储能系统 合同业绩不少于1GWh ,国内单体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供货量不低于100MWh;具备电芯、PCS、EMS、BMS任一 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 近三年 供货的储能电池系统产品 无火灾事故发生

中国华能 在2025年度4GWh储能系统框架协议采购中要求,投标人须同时满足具有 累计不低于1.5GWh(磷酸铁锂电池)国内储能业绩 ;至少具有1项国内单体项目容量不低于100MWh的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集成业绩等要求。与此同时,投标采用电芯方面的业绩要求包括,2021年1月1日至今, 储能电芯国内供货总容量不低于2GWh ,且至少具有1项国内单体不小于200MWh的电站供货业绩。

在最新发布的 中核集团 旗下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2025-2026年度12GWh储能集中采购 项目中,业绩要求则显得更为“严苛”。 投标人自2023年6月1日起, 应具有至少2个单体项目容量为100MWh及以上,或1个单体项目容量200MWh及以上的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设备的投产运行业绩(至少包含电室 /舱、BMS、PCS),且累计合同业绩 不低于1GWh (至少包含电池室/舱、BMS、PCS,单个合同容量20MWh及以上)。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储能业主通过“层层设卡”以抬高参与竞标的门槛,或许就将拦住80%以上的中小储能系统集成厂商,同时也反映出市场对高质量、高安全性储能系统的迫切需求。

实际上,在当前储能产业价格内卷、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凸显的背景下, 遏止价格战已成为推动储能市场健康发展的首要议题。 为了使行业迈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五大六小” 招标业主们通过积极修改招投标规则,抬高招标门槛以改善市场环境。

一方面, 价格权重的降低,技术评判权重的提高,可以减少价格战的问题,并且很大程度上能“筛掉”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型储能企业,提升储能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 能有效加速落后产能出清,推动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



















本文为电池中国原创(微信号:cbea_battery),转载请注明出处。开白请联系(微信号:15811377405)获得授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