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事堂Plus
政事堂,另一种视野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Life丨Putting the ... ·  2 天前  
求是网  ·  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谈 ·  3 天前  
纪法指引  ·  【镜鉴】刚刚,副市长黄雪智任上被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事堂Plus

涨停的联通,还有没有未来?

政事堂Plus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8-22 20:34

正文

今天,作为央企混改的先锋,中国联通迎来了他的第二个涨停。


政事堂已经连续两篇文章,从政治角度分析了联通混改,今天,再从经济角度分析一下联通的股改。嗯, 关于未来,联通还能涨停几个板,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大众心理学的问题了。


讨论联通,就 不能脱离整个通讯这个大行业。


最近一年来,伴随着中央打击资本大鳄,多位巨头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而著名商人胡雪岩和他的事迹,也频频被媒体们,通过各位资本大鳄们的生平,再一次演绎。


大家提到胡雪岩的时候,自然就要提他的死对头,掌控着电报,并最终借用电报信息,将胡雪岩玩死的盛宣怀。


从盛宣怀胡雪岩的时代开始,到上个世纪末,电报、电话到宽带、手机,整个通讯行业,都是属于高尖端的暴利行业,因为,在那个信息不对等的大时代,早一步和晚一步知道消息,其结果之差别,可能就是盛宣怀和胡雪岩。


在80年代,一般工人收入不过三五十元,而电话的初装费就高达五千元,一下就能干掉半个“万元户”,更不要说动辄上万的“大哥大”了。


而且,在那个时候,通讯行业只需要一次投入,后面就可以像印钞机一样的收钱。因此,改革开放初期的 通讯行业 ,就是一块诱人的“唐僧肉”,谁都想咬一口。


所以,才有了各部委组建了“八国联军”的中国联通,打着引入竞争降低资费的旗号,切入了电信市场。


说八国联军还真不是调侃,一方面,联通涉及的利益方远不止八家,另一方面,当时没有电信早年的积累,联通的资本,还真是源自洋大人。


联通的背景, 数遍国资委下属100多家央企,没有一个能相比的。 但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由于利益方不仅多,而且一个比一个牛逼,甚至早年欧美的老板们,都在里面都有股份和利益,这就导致联通的管理层规模无人能比的同时,还深陷股东之间的内耗。而且,迄今为止的5次重组,每次都会有很多股东带着数倍于投资的利益,心满意足的退出。


很显然,再暴利的行业,给予再好的政策,也扛不起这么折腾。


譬如2010年,联通3G牌照+IPhone4的独家首发,原本能血洗移动2G的顶级客户,可是,还是被管理层玩成了渣。


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从数据统计来看,2013年以后,中国手机普及率已接近饱和,意味着行业的人口红利已然丧失。


这个时候,三大运营商拼的是存量,而非增量。


而联通这几年呢,工作重心依然是增量而非存量,“ 老用户与狗不得办理联通新套餐”,作为一个段子,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再加上联通4G的发力,使得很多原本移动联通的双卡高净值用户,又重新回到了移动的怀抱。


在人口红利阶段,低价的新用户策略可以大幅新增用户。但是在人口红利消失后,因为资费选择“叛逃”至联通的用户,其消费能力低,因此使得联通的毛利率就会偏低,而且这批用户对价格也极为敏感,随意换卡,毫无忠诚度。


而净资产越高的人,其更换卡号的成本越高,反而对通讯价格并不敏感。


所以呢,实际上,在移动、电信、联通的竞争之中,联通的平均客户质量是最低的,因此也导致了联通的毛利率最低。


本来呢,作为一个暴利行业,毛利率低其实无所谓,股东们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就能把钱赚了。


但是呢,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的过程中,整个通讯行业的利润逐渐下滑的同时,还从“奢侈品”变成了一种“基础设施”。


对比2013年之后,电信行业人口红利的丧失,我们的总理,每年也都会在公开场合,多次推进 “提速降费”。


大家可以感受到,每次总理一讲完话后,手机的资费(主要是流量), 马上 就会大幅下滑。


在移动、电信、联通三雄的自由竞争之下,网费没怎么降,不过,总理一声号令,三大运营商马上就纷纷下调价格。


这不啻于是对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一种讽刺。


这里呢,政事堂重点分析一下“提速降费”。


先说提速。


针对于08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的火爆,政事堂房价系列中,提出过一个概念,高房价的本质,是中国政府在08年后基建上面进行的高额投资。


同样,如果想要让互联网行业火爆并吸引投资者,光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实打实的在互联网的“基建”上面,进行高额投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 运营商 在基建投入巨大,在有中国特色“村村通”政策下,不仅几十人的村庄,连新疆戈壁和雪域西藏也遍布了基站。甚至,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从2G迅速升级至3G、4G,更不要说,目前我们的4G网速,已经超越美国。


正是“基建狂魔”般庞大的基建,引爆了全球资本市场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兴趣,而庞大的资金和优质的基建,也推动了微信和支付宝们,在国内迅速的技术升级和市场扩张。


其实,想一想就会明白,没有3G的网速,微信会崛起么?没有资本的烧钱,滴滴能撑到现在吗?



插播一个新加坡总理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的评价


再说降费。


政事堂曹德旺系列中介绍过,这位玻璃大王吐槽中国税负过高的时候,指出中国高企的税费,并没有用来降低运输成本。


对于商人,成本的降低,甚至比税费政策重要。


同理,流量费之于互联网企业,就像运输费之于曹德旺。只有基础费用降下来的,才能够真正降低企业的成本。


通过政府大规模基建带来的资本,只会在企业崛起之初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企业长远发展,真正需要的,是低成本的环境。所以,中国想要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称雄,在提速的同时,降费更是必要的一环。


这里呢,把通话费和流量费,分拆一下。


对于通信公司来说,移动通话,属于一次投入后就一直收钱的印钞机。但是流量可就不一样了,随着网速的增快和流量的增加,运营商们的基础设施投入,也是要不停增加的。


这里呢,回到一个高中物理的知识:


光速=波长×频率


嗯,光速是恒定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由于手机信号的频率的高低,与传输内容量成正比,因此,想要提升网速(单位时间的传输内容),就必须提升通讯信号的频率。所以, 从2G到3G、4G、5G,信号的频率是越来越高的。


但是呢,信号的传输范围和穿透力,又是和波长成正比的,也就是和频率成反比。这也代表着,在5G时代,想要保证信号和网速,那么 基站的数量,相对于3G、4G时代,要指数级的提升。


即将到来的5G时代,网速将大幅提升的同时,也意味着基建的投入也将大幅提升, 而这些基站建设,都是需要钱的,近年来,三大运营商每年的基建费用都在千亿级。


财大气粗的移动还好,每年千亿的利润,可以支撑基建投入,但是联通这种利润额只有移动1.25%的公司,想要 在基建方面达到移动的规模,就必须进行举债和融资。


截止2016年底的4G基站中,移动151万,电信89万,联通74万,2017年计划新增中,移动26万、电信27万,联通15万。


很显然,在4G上面,不仅存量,甚至连增量方面,联通已经被竞争对手甩得非常远了。 联通投入跟不上的原因呢,就是缺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