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显明易说
中西文化爱好者,神秘与科学共存。与君共成长,助你蛟龙得水,一登龙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显明易说

为什么说四十岁是“三季人”的觉醒时刻?

显明易说  · 公众号  ·  · 2025-03-09 20: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5

03/09

乙巳年 己卯月 丁丑日

农历二月初十


四十岁左右的人,通常守着小小的成就,渴望着较大的发展。 自身又像 一台运转已久 的机器, 既承载着惯性的重量,又承受着创新的张力。


所以有人在暮色中徘徊 将四十岁视为黄昏前的倦怠 ,既定轨道成为了温柔的枷锁;也有人却 在晨曦里启程,把不惑之年当作新的起跑线,让时光的刻度化作淬火的铁砧。


者在舒适区的涟漪中消磨锋芒,后者在突破的阵痛里重塑锋芒。



所以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只会让自己活的更疲惫。


易经的“雷地豫”中的九四爻辞所讲 ,若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便 无需疑虑,更不必因他人议论而动摇。


正如 “三季人“的寓言故事所讲那样,“蚱蜢的世界只有春夏秋,与其争论四季,不如用‘三季’让他满意。”


每个人的认知受限于自身经历,他人的否定未必是真理。真正的智者明白,外界评价如镜花水月,内在坚定才是前行的锚点。



比如去年盛夏去老君山游玩,我一直认为 “栖宿山水间,选对民宿是开启沉浸式旅程的密钥,唯有在云枕星河的夜晚卸下疲惫,方能在翌日登山时与草木同频,让每一级石阶都成为触摸自然的琴弦。"


但是在选择民宿的过程中,我和大家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这里有一种别具特色的房型叫做 “露台星空房”


这种房型特别稀缺,旺季时要加价或者提前预定才能订到这样的房型,优点大概是 : 360°无遮挡的观景,可以体验一把把银河装进生活的感觉 不仅夜间可清晰观测星轨,白天还可以将云海、山峦尽收眼底。



其实我内心对这种房子是充满抗拒的,但奈何我抗议无效。


首先他们已经提前预定了房子,其次对我来说我一不花钱,二不费脑子,三也不是第一次来了,所以跟着玩就行了。


尽管提前提醒过夏季不适合住星空房,不过还是拗不过众人,那晚星空确实惊艳。年轻人坚持彻夜观星,凌晨三四点才入睡。


次日清晨被烈日晒醒,即便空调直吹、遮阳帘全闭,仍热得难以忍受, 原计划下午出发避暑,结果上午就被高温击溃。


无奈我便出门下楼去前台大厅位置吃了点东西,随后看到他们一个个疲惫的样子,大概是明白了我当初不让他们住这种房子的原因了吧。


我回想起他们曾经义正言辞抨击我的样子,心理莫名觉得好笑,因为此刻他们正横七竖八的睡在民宿一楼大厅的沙发上。


不过我此刻仍佩服这帮年轻人,正如上面我们所讲的“雷地豫”卦那样 若选 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便无需疑虑,更不必因他人议论而动摇。


他们曾笑我不懂生活的浪漫情趣,而我此刻则笑他们 “三季人”果然不可避免的迎来了第四季。


是啊 每个人的认知受限于自身经历,他人的否定未必是真理, 必须亲身经历一把才能深刻体会这其中的缘由。



下午两点左右,大家陆续调整好状态,准备出发。我建议过他们第一段坐缆车,第二段可步行,这样会比较轻松。


这次比订房时候好一些的是,有部分人愿意跟我走,有部分人则发誓要一步一步走上去,为了征服这山决不妥协。


嗯!我就喜欢有干劲的年轻人,总能给我一种 “少年仗剑出天山,敢 日月换新 的感觉。不过我 依然选择坐缆车,或许我不再年轻,亦或许已不再新鲜了吧。


而对于徒步和坐缆车的选择,更像是“惯性运转”与“自我革新”。每个人会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情况,各自选择不同的登山方式。


三点半左右我们建立了一个群,各自开始了登山的旅程。坐缆车的 感慨着山的俊美秀丽拿出手机拍着层峦叠嶂的山川,悠然自得的欣赏 着云雾从山峰处跨过的景象。


而徒步的人,则分享着山间的花花草草和三三 两两的松鼠,蓬勃的朝气,与山间的美好。就好像一群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 不惧困难险阻,奔赴在山海之间。


此刻的我更像是颇有几分阅历的老者,以自己的以往经历给他人提供着自以为正确的捷径道路。


看着群里不断更新的消息,我此刻也在想: 我曾引以为傲的经验是否真的为他人带来了有质量的帮助呢?



是啊,我们总是会在一些不经意的时刻陷入沉思,陷入无尽的自责与反思。 担心自己是否是他人心中的良师益友,是否成为了家人的骄傲和依靠。


可是我们也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敢于分享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虽然是一种勇气和善良,但却 不必同化他人 成为和自己一样的人。


正如易经所讲,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同一事物,仁者从仁的角度理解,智者从智的角度解读。 不强求他人与自己见解一致,而是尊重各自立场的合理性,与其试图改变他人,不如专注于自身德行的完善。



正如开篇所讲,四十岁左右的人,通常守着小小的成就,渴望着较大的发展,自身又像一台运转已久的机器, 既承载着惯性的重量,又承受着创新的张力。


我们又何必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自己是否真的有所成就呢?


与夏虫语冰也好,三季人也罢, 我们要做的不是远离他们,而是不要成为他们。 尊重一切值得尊重的事情,自然也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一场旅行下来,有人庆幸坐缆车节省了不少体力,有人遗憾没有看到第一段的山间风景。 或许我们都是“三季人”,但是那又怎样呢?


我们既没有在既定现实世界中自我感觉良好,又懂得不断接纳新鲜事物。 一切还未体验的快乐,都只是在来到路上。


在信息洪流中保持 “动态不惑” 的能力 —— 既要有 “知白守黑” 的清醒,也要有 “与时偕行” 的勇气。


当我们将《易经》的 “变易、简易、不易” 智慧转化为认知操作系统时,便能在 “三季人” 与 “四季人” 的辩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认知自由之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