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晚间,泰禾集团(000732)同时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及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和今年一季度,泰禾各项经营指标进一步向好。其中,集团资产规模稳步扩大,收入利润持续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泰禾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在持续大幅增加,而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合计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更高达630亿元。
在业内看来,泰禾手握更多现金,一方面说明回款率稳步提升,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销售势头良好、自身造血能力提高,这也意味着泰禾的抗风险能力在显著增强。
2018财年泰禾实现营业收入309.85亿元、同比上一年度增长26.35%,净利润39.11亿元、同比增长67.64%,净利润率高达1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55亿元,毛利率更是达到30.36%。
从收入指标来看,泰禾各数据都处于行业高位,这源于泰禾坚定布局一二线的战略定位,从开始全国化之后,泰禾始终坚持“深耕核心一线、全面布局二线”的区域发展战略,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中部城市群等区域进行布局,以北上广深、福建等为核心进行全国化开拓。
与此同时,泰禾的产品力正在不断加强,期内“院子系”产品加速布局,从2017年的“17城31院”发展到2018年的“22城44院”,并已在全国29个城市累计开发全产品系列项目超过90个。
土储方面,泰禾积极布局,通过并购及竞拍方式进一步扩充土地储备,主要集中在北京及周边、福建、中山、郑州等一二线城市,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持续加码重点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为后期发展提供保障。
而在商业地产领域,泰禾形成独具特色的“泰禾模式”,涵盖开发、设计、招商、营运、酒店管理、智能支付等领域。
目前,泰禾集团已在北京、福建拥有多个大型城市综合体,包括福州五四北泰禾广场、福州东二环泰禾广场、泉州石狮泰禾广场、泉州东海泰禾广场、泉州华大泰禾广场、北京长安中心、北京泰禾中央广场等,在北京、上海开发了多个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商业步行街等不同业态的商业地产项目。
曾受争议的财务问题在2018年财报中也得到了“回复”,当期泰禾经营性现金流回正至139.3亿元,资产负债率同比降低0.95%,净负债率同比降低90.15%。
同时,还完成15泰禾债、15泰禾02、15泰禾03、15泰禾05的兑付兑息工作。
财务指标的优化源于泰禾现金为王的经营理念,期内泰禾将高周转、加强现金回款作为财务工作重心,不断加快项目周转、缩短开盘周期、严格考核项目回款。
与此同时,不断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年内动用的融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公司债、购房尾款资产支持票据、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美元债等。
与此同时,期内泰禾与上海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获得上海银行20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与光大信托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获得光大信托20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
截至2018年末,泰禾尚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约1043.68亿元。
一直高速扩张的泰禾选择在2018年将更多注意力放在自身经营和财务方面,这是企业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当速度与负债可以达到相对平衡之时,泰禾才能稳健且有效的走下去。
而财务状况的向好,更是反映了当期泰禾重视回款、重视周转率的结果,不断降低的负债和不断走高的现金流,为泰禾的安全发展铺平道路。
2018年泰禾的资产规模也继续增厚,年报显示,当期总资产增至2431.4亿元、同比增长17.8%,净资产318.9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4.6亿元、同比增长14.6%。
期内,待开工土地面积408.85万平米,计容建面460.76万平米,在建项目58个,计容建筑面积1489.16万平米,在售项目70个。
资产规模的稳步扩大,标志着泰禾持续稳健发展与壮大,与行业地位更加匹配;
面对行业周期性和波动性,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
此外,公司资产规模增长值的30%为销售回款,意味着今年销售回款对资产规模壮大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