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又去了广东「最绿」的地方。
这个「最」有个限定说法:
即为国家储备林建设面积全省第一,粤港澳地区森林面积最大的城市---肇庆。
城外鼎湖山,市内七星岩。
在这座广东中西部的山水之城,虽然只待了两天,但心里却长满了森林。
离开时,去高铁站,脑海里总响起司机大哥的歌单。
「仍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广东人一唱就深情款款的《海阔天空》,
在这被山林包裹的小城里,少了些愁,多了些炊烟袅袅和大树遮天的坦荡与安定。
只是我们去的,并非鼎鼎有名的鼎湖山,而是怀集。
只是,这里头足量的酸笋,毫不费力地抢先出击,直抵人脑门。张彬彬像往常一样,一边巡山,一边担任林场的青年讲解员。而他拍下这张照片所站的地方,是怀集相当有代表性的林场——岳山林场,亦是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到这里半年多,这个来自广州的年轻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往细了说,每天都睡得很好,空气是鲜甜的。往大了说,“似乎生命全然地融入了这里”,被花鸟草木,被山里的一切都接纳了。我们来到怀集的第一个目的地,便是这儿,离广西仅有几山之遥的岳山林场。当年轰轰烈烈的岳山造林,早已经刻在每一个怀集人,每一个肇庆人的记忆中。荒山变涛涛林海,几万人齐刷刷种树的场面,如今已经只能在影像中看到。但此之外,在他给我们分享的林场生活里,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年轻人,离开繁华都市之后最好的状态。有如闲时钓鱼,望山看水遛鸭子的惬意,有如在巡山时,不小心遇到蛇的惊喜和惊吓。流浪小猫常常光顾他的门前,撒个娇,便能收获一只小鱼干。山里的小河鱼,路边放养的老黄牛,还有山上会飞的鸡,以及鲜脆入魂的山笋……山林拥有治愈一切的能量。地处广东中部的肇庆很大,整座城山山水水不分彼此,人们如同生活在森林里。而位于绥江上游,肇庆北部的怀集,除了面积上客观的大,更有穿透了岁月的强大生命力。这里与贺州相邻,连通广东西北隅,是通桂达湘的重要门户。2000多年,这个在粤桂湘交汇处的小城,历经过岭南民族走廊重要通道”和“古代海陆丝绸之路重要对接点”的光辉时期。在所属上一会是广东,一会是广西,一会又隶属湖广中书行省。行政管属几百年河东几百年河西的,注定了这里的特别。所谓怀山怀水之怀,多民族集安之集,古往今来,人们对这里的期盼,是好山好水,安定而居。也由此诞生了“怀天地灵秀,集无限商机”的怀集信仰。是的,大约神灵在这里,并非是什么飘忽但伟大的概念体,而可能是一座山林,一棵古树,一份安稳,罢了。出了县城,轻易可遇广袤深邃的林海,远眺一山越过一山,彷佛没有尽头。山脚下的村子,人们的生活沉浸在阡陌田园的幽静中,给岁月平添了一丝柔和,一丝处变不惊。那天清早,我们离开小城中心,直接向着山里去,穿过弯弯绕绕的山路,像飘在起伏的海浪上,飘进林海的深处。车子停在蓝钟镇一处山村脚下,同行的好友带路,说我们一定要亲眼去看看,来自1300年前的,生命的震撼。红锥古树,肇庆十大最美古树之一,且是年纪最大的那一棵,被称“树王”。要七八个人才能环抱,生在村子的一处小山坡上。流水潺潺,枝桠繁茂,周边的徒子徒孙树也大都是几百年的“老古董”了。而这棵如“山神”般一样存在的王者,至今还保留着开花结果的本性,春夏交际时开粉红色的小花朵,秋冬季结果。以前村子里的人们还习惯来树下捡果子吃,和板栗差不多结构的果实很迷你,本来我们也想尝尝这堪比“仙树”的味道。天然温泉咕咕涌出,“遥赴他山身欲远,不如此处泡温泉。”在怀集县城走上一圈,单是这里50米3家螺蛳粉的密集程度,不免让人恍惚。没有特意去追问怀集人这么爱螺蛳粉的原因,但牛腩粉里的酸笋给了我们一些答案。这是一家在怀集很有名气的老字号,开了十多年,就在怀城大桥附近。虽然保留了粤式牛腩熬煮出来的香、浓,但与之搭配的是卷粉(猪肠粉)。广东人刻在基因里的肠粉,在各个地方,添了自己的小心思。最早的是竹筛柴火蒸,如今煤气铁托蒸,淋上酱油裹上葱花的肠粉,皮薄咸香。尽管招牌破了洞,小店布满岁月的痕迹,但从不妨碍从清早开始,怀集人不约而同地来到店内。一碟肠粉,搭配老板娘送的一碗米浆,这一天的开始有了盼头。小店面积不大,满座大约20多人,而店内两侧墙壁上的黑板,很难不让人留意。白色粉笔字题写的开店服务和对联,我们一边点餐,一边猜想着,这老板应该是个很有趣的人。粉字紧随其后——坚守才是人间正道……(后面这句,你们来看字猜吧~评论区集合)卖得最好的几款拌粉,一早上就能被大家包圆,什么梅菜凉拌粉、酸鸡爪凉拌粉,酸酸辣辣很好吃。没了拌粉,我们加了一份酸辣鸡爪汤河粉,味道也不错。酿藕,气孔里塞泡椒,酸辣粉糯,连吃5个不会腻,还有很经典的粤式豆腐煲。阳光时而强劲,时而微弱,像上天扑闪着的大眼睛,又像是老天的氛围灯,配合着小城中心的安静与喧嚣。街边的广场,大爷们之间的较量,全在那一盘正焦灼的棋局里。在十字路口转弯的城乡巴士,将人们时而带进城市的热闹,又时而将人们带离城市的喧嚣。不知道等过了几个红绿灯,辗转到了怀集充满烟火气的一条街。明明已近下午,但爷爷奶奶们的菜框子里的农产品,却鲜嫩得出水,像刚摘的草莓。原本不宽的路两旁,人群依旧拥挤,人们来来往往,而菜篮子们饶有默契的排列成队,组成了很特别的街边“绿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