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娱理
比娱乐更深一点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我要WhatYouNeed  ·  不生孩子,因为我还没把自己养好。 ·  3 天前  
娱理  ·  允许一部分恋综继续“装X”…… ·  1 周前  
煮娱星球  ·  太甜了吧!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娱理

国产剧观众已经厌蠢到了顶点

娱理  · 公众号  · 娱乐  · 2024-09-19 21:30

正文


大热口碑剧《边水往事》中,人气最高的角色并不是主角沈星。

随着剧情深入,亦正亦邪的“边水男团”但拓、王安全、猜叔、兰波等角色愈发吸粉,甚至有网友在微博上给但拓过起了“头七”。而作为观众主视觉,单纯、善良的沈星,反而被部分观众诟病“蠢”“多管闲事”“圣母心泛滥”“开金手指”。

观众对沈星的情绪,并不是个例。善良单纯再也无法成为保护色,如今,许多国产剧中的“蠢角色”都开始被吐槽甚至讨厌。哪怕观众清楚,他们没有上帝视角,后期会变得聪明。

但如今的国产剧观众,似乎已经“厌蠢”到了顶点。

观众讨厌什么样的蠢角色?

质疑声最大的,是悬疑剧中的“蠢角色”。

此类角色,设定多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很多还是主角。他们会在剧情前期,或因为不成熟,或因为盲目自信耽误大事、伤害他人,甚至毁掉家庭、事业等。

比如《边水往事》中的沈星。观众吐槽较多的,是初到边水的他,不黯当地世事之险恶,仍按照自己的“小聪明”办事。舅舅失踪后,欠下工人的工资。但他却把舅舅千叮咛万嘱咐的“不要相信任何人”抛到脑后,自作主张地找不认识的人贷款,本想替舅舅解决难关,结果意料之中的被利用,不但险些毁了工厂,还多次差点一命呜呼。尽管吃了很多亏,但还改不掉爱多管闲事,自诩小聪明的毛病。

相比起气沈星不长记性,观众对《孤舟》前期的顾易中、肖若彤、顾慧中,则是“怒其不争”。剧情开场,顾易中便频繁走入敌人圈套,甚至还在敌人的设计下被误认为叛徒。作为地下工作者,肖若彤、顾慧中前期同样处事不够冷静,经常处于慌乱之中。

架空的古装剧,同样逃脱不了观众的质疑,比如《云之羽》的男主角宫子羽。他长在人均三百个心眼的宫家,意外当上了执刃,觊觎者众多。但前期的他却在险恶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澈的愚蠢”,在试炼上作弊,轻信于想利用自己的人,甚至得知云为衫是细作后,仍选择和她合作。反观心机颇深,甚至性格扭曲的宫二、宫三,却因为有事业心、不够傻,被观众所喜爱。

诚然,现实逻辑中,无上帝视角的角色们“犯傻”情有可原。但这样的设计,无疑会削减角色本身的魅力,以及观众的观看体验。本以为看的是一场群雄争霸,结果变成了单方面碾压,观众方还是被碾压的那个。

此类角色最好的对比,则是钝而不傻,憨而不蠢的郭靖。

郭靖所谓的傻,是他没有小聪明。比如他性格憨厚,不计得失,不会偷奸耍滑,揣度他人心思。黄蓉学一遍能记下来的功夫,他要学很多遍,不但被洪七公埋怨,还和彼时主流的江湖高手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在成事上,他却比所有人都聪明,性格上的善良、愚钝能帮助他排除杂念,习得他人一辈子都学不到的武功,并始终心存正义,终成一代大侠。

对郭靖来说,更准确的称呼其实是大智若愚。一些看似“傻”的行为,实则为他们日后寻得贵人,绝境逢生种下了善果。

反观影视剧中不讨喜的蠢角色,往往多是自诩小聪明,却丢了大智慧。

为什么观众讨厌蠢角色?

对蠢角色态度的变化,也代表着近些年来观众审美的变化。

20年前,国产剧最流行的就是“傻白甜”人设,尤其在恋爱剧中,女主角通常都智商不在线,需要等待高富帅、霸道总裁男主拯救,比如《恶作剧之吻》中的袁湘琴,《不良笑花》中的蒋小花。

但随着如今观众的独立意识觉醒,越来越少有人相信,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就会有白马王子从天而降拯救自己。观众更喜欢代入的,是自立自强,聪明智慧,靠自己解决问题的角色。

主角通常是观众的“眼睛”,观众需要以他的视角代入,走进剧集创造的一个新世界。角色如果经常犯蠢,不但会丧失代入感,反而会让观众觉得,创作者在藐视观众的智商。

比如,《新生》在前面的集数中,已经塑造出了一个类似《猫鼠游戏》的,情商智商都碾压其他人的高智商角色,其他人也貌似吃一堑长一智,变得聪明起来。但结尾的一场戏里,一群人飘在海上,明明船掌握在自己手里,却不知何故看到巡视船就集体跑去甲板求救,让危险度极高的陈树发有可乘之机,这无疑会让观众产生愚弄之感。

很多角色前期犯傻,是为了后面的成长线做铺垫。但如今的观众,对影视剧节奏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尤其在以紧张、高智对决为核心卖点的悬疑剧中。

沈星饰演者郭麒麟曾在云访谈中提到,沈星压根就没有飞速成长。剧中的时间线给的可能比较模糊,大家会觉得这集完了,马上下一集就成长了,但从边水到赌场总共不过几个月时间。只不过,10集之后的沈星已经不再计算要跑多少边水,他认为自己已融入了达班,对三边坡这个异域环境已经“了如指掌”,就像刚毕业的年轻人一样有点飘了,觉得自己能掌控一切,然后就被现实狠狠地“打脸”。

但从观众视角来看,角色一定不能比观众更笨,他们的成长速度一定要超过观众成长的速度。近几年,爽剧的火爆更是逼迫着影视作品,成为一种“即时满足”的情绪化产品。

比如短剧中,最常见的套路是“扮猪吃老虎”。2024年初爆红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便是女主角以现代女性的智慧和性格,穿越到80年代一个受尽屈辱的女性身体上,上来就凭借美貌、智商、情商多方面碾压讨厌的亲戚,才让观众获得极大的爽感。试想一下,如果女主角没有穿越的buff,而是从受尽欺凌慢慢成长,这部剧便失去了爆火的底层逻辑。

在影视剧尤其是悬疑剧里搞“养成系”,已经不符合观众的口味了。

蠢角色缘何出现?

从创作角度来看,角色犯蠢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无心之举。

编剧小梁提到,这其实是编剧推动剧情的一种惯用手法,否则就会出现常说的“如果不xxx第一集就结束了”。这类手法在喜剧当中应用的最多,比如《人在囧途》系列,便是通过王宝强这一角色刻意犯傻,破坏旅程而制造笑点。

“角色犯蠢,有的是编剧有意而为之,因为这样最简单,最直给。用得好能增加剧情的紧张感,但用不好会牺牲角色的本身的行为逻辑。也有一些编剧,可能因为经验不足,没想到自己会把角色写的这么降智。第三,有可能剧本写的比较正常,但演员表演用力过猛,导致观众看起来角色有些傻。我们常常说编剧一度创作,导演和演员二三度创作,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精准呈现,才会是一个好作品。”编剧小梁说。

如果人物铺垫不够,同样会出现这一问题。

文学责编梦梦认为,《边水往事》中,沈星的设定是个单纯的大学生,前期做了很多天真的选择,后期慢慢成长,这是合乎人物成长逻辑的。但观众难以接受的,是他经常用一副看似聪明的样子,做出愚蠢的决定。

“前期铺垫不够,就会导致逻辑不够扎实、人物动机不足。比如,沈星遇到舅舅的事情本可以报警,或者去找大使馆,但他却没有这么做。不这么做的原因,是否是因为没有其他选择?或是过去的经历导致他不想这么做?剧中没把这些事圆明白,观众就会觉得这个角色蠢。如果适当填补一些细节,或许会让沈星这个角色更讨喜。”梦梦说。

比起让人物犯蠢,更好推动剧情的方式是细致刻画人物性格,用性格决定命运,用命运推进选择,用选择推进情节。人物性格立住了,后续的情感、矛盾变化自然会水到渠成。

《三大队》正是因为前期详细刻画了三大队的工作风格、人物性格,后期看似不合常理的追凶故事才变得合理。程兵作为警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足以支撑他在出狱后,宁可放弃全部生活,也要以普通人身份,花十一年时间追查逃犯。而其他战友则因为各自的性格慢慢放弃,回归生活。

一个角色是否有魅力,看似是个玄学,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它又很公平。观众的反应,直观呈现了演员、编剧、导演甚至是服化道所有工种,对角色的理解。
 
大家似乎已经没有耐心,再陪一个人慢慢成长,生活中是,角色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