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的蓝色
“医谷”
关注我们
“置顶公众号”
第一时间获取最有价值行业趋势信息
医谷微信号:yigoonet
2017年12月6日,生物制药技术平台公司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宣布在无锡扩建的全球最大使用一次性反应器的生物制药cGMP生产基地全面投产,总产能达30,000升。
不断扩产的生产基地
近年来,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因其占地面积小,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更换反应袋,无需清洗、灭菌和相关的验证环节,与传统的不锈钢设备相比,能够节约厂房空间,减少时间消耗,同时也容易生产不同的产品。
据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在采访中介绍,目前全球市场上使用的2000升以下的生物反应器95%都是一次性的。谈及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塑料材质是否有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陈智胜博士对医谷记者表示,高密度聚乙烯的塑料反应袋已经在生物医药生产领域广泛应用,比如装缓冲液、培养基等等,渗出物的问题在技术层面上已经得到解决。
“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在提高生产效率、灵活生产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而且厂房的设计投资低、建设周期短。与传统的不锈钢技术相比,建厂时间能从25个月缩短到12至18个月,生产效率能够提高10%-15%左右。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企业采用此技术。”陈智胜博士说道。
医谷记者了解到,目前,仍有一些药企使用传统的不锈钢反应器,这是因为如果更改设备需要重新申报,通常要花费一到两年的时间,同时,工艺验证,保证产品与之前一样,还需要花费上千万美元。
据悉,新基地目前是全球最大使用一次性反应器的生物制药cGMP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已投产的中国最大的生物药生产基地之一,而这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2015年4月,药明生物宣布投资1.5亿美元在无锡扩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次年9月该基地2个1,000升灌流生产反应器的一期工程建成投入cGMP生产,成为亚洲最大使用一次性反应器的生物制药灌流生产车间;之后,又安装了14个2,000升流加细胞培养反应器,目前已用于cGMP生产。随着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的新生产基地全面投产,药明生物cGMP生产能力将增加至之前水平的五倍。
新基地的全面投产将为药明生物全球合作伙伴即将上市生物药的商业化生产提供有力支持,加速生物新药从创新概念到商业化生产的整个进程,同时为我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政策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支持,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生物医药规模化生产的能力。
新基地的投产也是对药明生物已有的生物制药生产能力的有力补充。早在2012年,药明生物已在无锡建成中国首个同时符合美国、欧盟以及中国cGMP标准的生物制药生产厂房。该生产基地自投产以来不断提高产能至6,000升,并于2014年获得国际制药工程师协会(ISPE)颁发的“年度特别奖”,使药明生物成为中国首家获得国际ISPE奖项认可的企业。今年8月,美国FDA在该基地完成了中裕新药抗艾滋病生物新药ibalizumab的批准前检查(Pre-License Inspection, PLI),这也是中国生物制药企业首次接受美国FDA类似检查。
据医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2016年药明生物销售额为1.5亿美元,新基地投产后,预计未来3-5年商业化生产业务在公司业绩中将占30%-40%,成为药明生物新的业绩增长引擎。
未来将怎样?
经过多年的努力,药明生物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五的生物技术平台公司,在香港上市短短的6个月时间市值已超过500亿元(截至12月8日)。组建了以200多位资深海归科学家为核心、拥有2500多名员工的研发生产团队,同时为中国、美国及欧洲等地区百余合作伙伴开发134个生物医药项目(截至2017年6月30日数据),其中1个已通过FDA批准前GMP检查,6个已经或即将进入三期临床,35个进入一二期临床试验,92个在临床前研究阶段,覆盖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蛋白类药物等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发展的药品。
来源:药明生物2017年中期报告(6月30日)
为何能够发展如此迅速?陈智胜博士认为更多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我们正在站在风口上,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进行生物医药创新,成立之初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来建实验室、生产基地,就可以借助药明生物的平台;地利,中国的人才特别多,我们能招聘到优秀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培养,而且很多海归20年前出国,现在国内经济发展非常好,正好回来做贡献;人和,我们有非常高技术含量的团队,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真的是又快又好价格又有竞争力。”他如此解释。
陈智胜博士一直在采访中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他非常骄傲地提到了药明生物的培训体系。在药明生物,培训是无处不在的,每周每月都有相应的培训,新进入的每个员工都有一位老员工带领指导,两到三年后进行轮岗。“我们能够用两三年的时间把新手训练成老手,三五年之后能够做出最难做的生物药。我们认为这也是药明生物最具竞争力的方面之一”。据了解,药明生物人才团队稳定性非常高,整个药明生物人才流动率低于10%,无锡更低于5%,远远低于行业内平均人才流动率水平。
据采访中了解,过去几年药明生物已经培养出200个细胞株,现在每年能够做80个细胞株开发,80个工艺开发,80个项目生产,这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药明生物的毛利率在40%左右,收入60%来自国外,40%来自国内,前五大客户四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对此,陈智胜博士表示,药明生物服务全球目标市场,主要客户来自欧美,随着国际公司对药明生物越来越了解,这一比例可能达到国外70%、国内30%,当然随着中国生物医药市场的发展,国内客户也在逐渐增加。
谈及药明生物未来的计划,陈智胜博士表示,药明生物将继续拓展客户、加大招聘力度、扩大产能,将用5到10年的时间争做世界第一,他透露,药明生物明年将继续在上海、无锡加大投资,并计划每年增加员工近千人,包括有成熟制药公司工作经验的海归。未来两年,无锡生产基地将会从目前1500人增加到3000人。
文 | 医谷 张蓉蓉
第二届
中国数字医疗产业战略联盟大会暨2017年数字医疗与创新技术高峰论坛诚邀莅临,更多详情请点击这里
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考察之旅诚邀莅临
医谷:拥有最全医学大健康产业信息来源渠道,紧跟政策风向,传播最新行业资讯;聚集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投资人,挖掘跟踪创新项目,实现项目资本快速对接;网罗大量会展信息及展后报道,聚焦热门产品技术,阐述专家大咖独到见解
。
张江科学城南部核心区,城市副中心——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期待您的考察莅临,共谋发展,021-681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