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药
独到的眼光,独家的访谈,独特的调性,毒辣的评点——毒药聚焦圈内重大、突发、热点事件,深挖业界资深、知名、当红人物,推荐精彩影视剧集,强调网感、深度、专业和趣味,着力树立影视报道新标杆,致力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第一媒体。帐号主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桃桃淘电影  ·  好莱坞的女人们|赏色 ·  19 小时前  
导演帮  ·  第九届青葱计划招募开启! ·  4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引翼提示 | ... ·  4 天前  
独立鱼电影  ·  恭喜,这「208w」终于认罪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毒药

思想颓烂,情节霉烂,购销腐烂,业界大咖怒挑中国电视剧21根毒刺丨毒药头条

毒药  · 公众号  · 电影  · 2016-09-28 12:49

正文


在传统电视剧搭配网络自制剧的今天,看似风风火火的电视剧其实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苦衷,这不,毒药君又来泼凉水了,灵感来源于近期看到的一组数据,心会痛,泪会流。


曾有媒体对2015年电视剧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得出了如下结果:五成难见天日,八成沦为炮灰——


2015年一年拍16000集电视剧,播出8000多集,50%剧目都难见天日,而在播出的这些剧目里面,80%的电视剧沦为炮灰。


表面上看,这只是产能过剩而已,实际上,这不过是国产电视剧N多缺陷的冰山一角。毒药君找了21位影视圈大咖,包含但不限于编剧、导演、演员,归纳梳理了他们为国产电视剧挑出的刺,刺刺扎眼,针针见血。


1
只闻嘻哈,不见苦难


当代题材,或者称现实主义电视剧,其魅力在于深刻。但可惜,现在许多国产电视剧正越来越多地在躲避什么。现在许多编剧在创作现实题材作品时,选材狭窄,喜欢躲进家庭伦理的外壳,造成如今的电视剧常常只闻“嘻哈”,不见苦难。著名编剧高满堂



2
思想幼稚,缺乏想象力


目前很多编剧思想幼稚天真,缺乏想象力,更不了解生命的本质,只看到人前显贵,看不到人后受罪,这是编剧缺乏人生阅历的表现,写权贵看不到权贵的阴影,写富丽堂皇看不到背后的混沌。著名编剧史航


3
固步自封,闭门造车


当下电视剧创作有两种“隔离”,一南一北互不融合,新与旧互不渗透。这些年,北方的农村剧进不了南方,南方的都市剧无法打动北方观众,这已然成为中国电视剧文化南北隔离的最大忧思。著名编剧王立扶


他还以自己的两部剧集《家常菜》与《团圆饭》作反思:


“现在来看,这两部戏已经旧了。因为现在的生活已经不是我原来所想象的那样。中国这两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就像此前人人都在唱《江南Style》,如果当时的剧本把这写进去,今年再播出,显然已经过时。”


4
缺乏自律,抄袭成风


我觉得这是整个行业缺乏自律,不能都怪在投资人身上,我毕竟没有那么博览群书,怎么知道哪个故事是抄的。有时候一部剧快拍完了,才有人提醒我这个剧可能涉嫌抄袭,难道我前期投资都撤了吗?只能是尽量让他们修改修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观众真的很讨厌抄袭的故事吗?那谁能给我解释一下于正为什么这么红?郭敬明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如果观众全部罢看抄袭剧,我想投资人们也会雇佣专业团队去看一个故事有没有抄袭。这是整个行业的不健康发展,需要整个行业更多的法规来约束。国产电视剧投资人黄庆


5
题材雷同,70%不合格


从网络后台的IP数据来看,一窝蜂是现实题材电视剧最集中也是长久以来不曾改变的通病。在如今每年国产电视剧达到1.5万集海量的环境中,如何避免同质化,是行业对编剧提出的极高要求。遗憾的是,每年1.5万集剧中,至少有70%不合格,未被电视台播出。即便在已经与观众见面的剧集里,题材雷同的也占绝大多数。电视剧策划人梅子笑


6
翻拍成风,每况愈下


翻拍率越来越高,翻拍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这种情况下,再经典的东西也会被拍烂。翻拍剧从来不缺营销话题,因此目前看来大部分翻拍剧的收视率还可以。但长期这样下去,一旦翻拍成为主流,整个行业肯定会逐步衰竭。翻拍作品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把他人拍过的作品进行新创作,在原作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和创新,或体现在艺术水准上,或体现在技术方面。知名编剧汪海林


如果翻拍剧有水平的话,间隔多长时间倒不是问题,但就我近年来看过的国产翻拍剧而言,其制作水准基本都远远比不上原版。一部剧投资动辄几千万元,却没有提升质量,这不是变相地浪费资金并且压抑行业的原创热情吗?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余飞则


7
急功近利,迷信IP


这股IP热潮需要泼冷水降温,不是所有的IP都能转化成像《琅琊榜》那样受欢迎的电视剧。原著庞大点击量、演员高颜值必须依托于优质的内容才能闪闪发光,如果没有好内容作为保障,IP再强大的电视剧也很难受到关注。电视剧制片人何弦


当前IP大热导致剧作成本攀升,加之观众对于IP剧的期待与审美总有上限,更多的IP无法转化为有影响力的电视剧作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仅如此,IP剧如何在实现商业盈利之外依旧保持高品质,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青年教师朱传欣


8
拍摄敷衍,缺乏常识




医疗剧的专业指导并不为国内导演重视。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刚拍摄没多久,医生们就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多余。拍梅婷被家暴后断了几根肋骨住院的那场戏,胸科主任坐不住了,“导演啊,这肋骨骨折是要用胸带固定的,而且病人有明显疼痛不适感,呼吸受限、患侧手臂因为牵拉不易抬起……”“好了,好了,观众不懂!”没等主任说完,导演不耐烦地把话打断了。原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医生张颂恩


9
重量不重质,烂剧高收视



《隋唐英雄5》,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却叨叨个没完没了:“这里有多少同伙?”“这里是一个人。”“十一个人?”“不是十一个人,而是一个人。”“二十一个人?”“不是二十一个人,其实一个人。”“七十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九十一个人?”“二百五,是一个人!”“二百五十一个人?”


一些烂剧没人看却也高收视率,这也说明收视率不是唯一的标准,电视剧最终靠的还是美誉度、口碑,有些可能有收视率,但是美誉度很低,大家会觉得这个导演和品牌靠不住,观众也会慢慢流失,作为个人,我没法阻止,但是我可以从自己做起,最重要的是,先选好题材,题材好剧本好你才能做出好剧。著名演员黄磊


最主要最核心的还是要提高电视剧的质量,要制作出有思想,有感情,剧情紧凑吸引人,艺术品位较高,能反映时代主题,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精品,让观众喜欢、爱看才是硬道理。现在之所以难寻精品,是因为太多人把电视剧当做商品,只在量和钱上做文章,没有注重质。西北大学影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阿利


10
剧本不行,明星来凑


如果一部戏肯花8000万元签下一个明星,那么这8000万元里,至少有6000万元是为了掩盖剧本的烂疮。好剧本找好演员,演员不会开出天价。有些天价,是演员预支的‘名誉损失费’。编剧贾东岩


电视剧不能靠演员的名气取胜,而要靠电视剧的品质取胜。我在选择演员的时候,我的眼里没有明星。拍一部戏,需要演员来饰演角色,首先要考虑的是演员能够完成这一角色。如果这个演员是明星,那就是锦上添花。但如果这个明星不适合这个角色,不见得是件好事情。著名编剧侯鸿亮



11
广告泛滥,硬生生往里塞


从广告植入的发展史来说,时间并不长,好在发展很快,规模大了,竞争也激烈了,能植入的产品越发多了。至今仍存有各种问题,内地影视剧的植入,多数都不太自然,像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太少了。我们的植入技术还没完全达到国外成熟的地步。润泽传媒媒介总监刘艳



六七年前的植入广告是贴片,发展到现在,男女一号开的车、喝的奶、用的手机等等都是植入,从发展上说是有进步的,但没有太高的提升,还是硬生生往里塞。从植入广告的双方协议来看,也基本没变化,要求男女主角都得用这个东西,台词得说它好,要有空镜头、Logo展现,有的还要求整部剧下来露出至少200秒。影视策划人谢晓虎


12
盲目量产,80%无价值


少拍电视剧,拍好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拍多了,一定拍的不好;拍少了,才可能出精品,盲目量产,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有一种浪费更严重,就是题材少拍剧,拍好剧,才是当务之急。著名导演郑晓龙


电视剧是个暴利和风险共存的行业,拼的是眼力,看准了,大赚,看不准,血本无归!现如今我国每年电视剧产量大约在15000-20000集之间,卫视黄金档市场容量大约8000集左右,按每部剧40集计算,也就是200多部,这就意味着有相当多的电视剧是进入不了市场的,每年浪费的资金数十亿,就是在播出的剧中,绝大数也是烂剧,真正优秀的剧每年不超过10部,每次参与春推会或秋推会,看到那些剧目,我认为至少有80%的剧是没有拍摄价值,倘若在拍以前,我们就能给它做个评估,或许每年就能节省数10亿资金。中国传媒大学影视项目评估研究所所长 陈晓春


13
工业水准低,没有专业性




这个差距不仅是与netflix剧集上的差距,包括电影工业,我们整体跟美国差了很大一截,这是整个工业级别的差距。在一个成熟的工业体系下,所有工种的专业性是非常强的。


拿临近的韩国来说,今天美术指导想要做路面青苔,你没有完成好,我立马可以把你换掉,紧接着就会有一个对剧本非常熟悉的人来顶替,这是工业化水平成熟的代表。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想随时换掉一个美术?那剧组就必须停工。爱奇艺自制剧中心总经理戴莹


14
吸金捞金,罔顾良知


韩剧对中国电视剧影响非常大。但韩剧中人物角色和社会角色是分裂的,我们这些亡命之徒却为了追逐资本利益,对其非常推崇,所以我再次呼吁所有影视制作者在面对市场时坚守自己,给自己留点良知。著名编剧高满堂


今天,中国的影视圈遇上了吸金捞金的花样年华,这是行业之幸,亦是不幸。资本与阿尔法围棋类似,可以深度学习,它会在各种错误和教训中逐渐走向理性。清华大学教授尹鸿


15
难抵诱惑,醉心金融


最焦虑的是人人都成了金融高手,艺人们越来越有商业头脑,都想乘资本春风将自身价值推到极致,如此大背景下,电视剧很难不沦为商品。《太阳的后裔》大火,很多人就跑到韩国买版权,这是一种精神买卖,让我非常心痛。华谊兄弟执行总裁王中磊


制作方不懂90后,内容就没有未来;但如果‘跪舔’90后,内容依然没有未来。行业已到了必须厘清创作动机的时候,巨大诱惑当前,是纯粹地实现自己对一个作品思想价值的追求,还是奔着收视对赌的业绩而去,这已极大扰乱了从业者的思想定力。柠萌影业首席执行官苏晓


16
天价片酬,透支未来


国内一线明星的片酬令大洋彼岸的明星都眼红,用“泡沫”来形容演员片酬的不合理虚高很贴切,高价片酬背后,实际是中国电视剧市场透支了未来。易凯资本首席执行官王冉


在影视行业发达的美国,其影视剧集制作费用普遍偏高,而演员片酬相对不高,确保了影视作品的制作投入与质量,避免由于演员哄抬片酬、削减制作成本、影视作品粗制滥造而造成恶性循环。美国影视从业者武加闻


17
竞逐热剧,大打擦边球


正因库存严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从去年起将“一剧四星”改为“一剧两星”,意欲通过限制单部剧集的首播平台而增加总播出量。无奈,产能过剩的雪球滚了多年,说去就去谈何容易。不少卫视甚至拿出“1.5轮跟播”这种“创新”模式,大打政策的擦边球。行业‘钱景浩荡’让人心旌荡漾,前赴后继。集齐大明星、大导演、大公司等优势资源的精品剧仍是千军万马里的稀缺品,在广告投放的重压下,电视台为保险起见,竞逐热剧便是首选。著名电视剧研究者李星文


18
没有契约精神,尾款能拖就拖




制作公司与电视台在电视剧播出前一般会签署一个阶段付款协议,比如《武媚娘传奇》,湖南卫视买了首轮独播权,交片之前支付了2亿元购片款的40%,即 8000万元,后续1.2亿元用每月支付两三百万元的方式完成。这样一来,即便按时付款,完成合同也需要三四年时间。而有些经济状况不好的电视台,还会以各种理由拖着不付钱。因此,很多制作公司都背负着大笔“应收账款”,一些公司的“应收账款”已达三四亿元,有些欠款已经欠了几年。


上市之前,各台还是挺帮忙的,尽量把钱还给我们。上市之后,电视台的人说,你们公司有钱了,就别老催我们还钱了。这个行业太原始了,大家不按真正的市场行为去操作。其他行业不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行业都在出现,原因就是没有对于契约和知识产权的尊重。唐德影视董事长吴宏亮


能够执行合同及时付款的电视台,全国加起来不到6家,大多数电视台顶多回款50%,其余尾款差不多得拖到两年以后才能付清。有些电视台是在“拿一块钱买两块钱”的东西。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


19
购销腐败,监管不力



9月中旬,有消息称,中部某电视台2011年至2013年共采购电视剧327部,总价24亿元。为将如此巨量的电视剧在合同期内播完,该台卫视频道每天播出电视剧10集以上。即便如此,到2014年8月,还有21部总价值2 .1亿元的电视剧来不及播,库存积压非常严重。据悉,购剧环节贪腐突出,一送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台长要送,总监要送,负责对接的人也要送。


“针对不同级别的电视台,制作公司的行贿手段也各不相同”,说,“为登陆一些小电视台或地面频道,他们会给审片、采购人员送些小礼,但如果想敲开一些大台或者卫视的大门,则会直接开出回扣,或让台领导挂名制作,从而给其‘发工资’。通常,一家电视台的采购主管不会只接受一家制作公司的行贿,毕竟,谁的剧能播,谁的剧不能播,全凭采购主管一句话。”某卫视电视剧采购负责人


国内的电视剧交易一直是买方市场,交易双方的市场地位不平等,购买方的决断权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应当说都是体制和机制造成的问题。某上海影视剧公司管理者


电视台高层虽然看似处在相对主动的位置,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对制作方的财富却十分眼红,你看那些制作公司,只要一上市,老板身价立马过亿,而电视台领导始终是靠工资吃饭,二者收入悬殊,一些人就会因为心理不平衡动起权力寻租的念头。要解决这个问题,电视台工作人员的自律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一套关于买剧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也亟须在各大电视台建立和完善。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


20
违规乱剪乱播,毫无职业操守


目前类似“演员拍20集、制作成品30集、电视台播40集”的模式十分普遍。由于电视剧播出平台有限,僧多粥少,为了能让电视剧在电视台播出,制片方往往也只能在卖出播出权后任由电视台出于自身利益“乱剪”。


各级广播电视监管部门缺乏对于影视剧播出的常态化监管,观众也往往投诉无门,这样的灰色地带为电视台恣意妄为提供了空间。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李安定


电视播出机构出于收视率及广告效益考量,违背相关规定要求对电视剧作品做出不恰当的删改,以故意拖延剧情等方式来吸引观众、扰乱视听、赚取收视,是对电视观众的不尊重,也有悖于电视职业操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周文


21
推高售价,搅乱市场


视频网站高价买下电视剧《如懿传》的版权之后,单靠用户付费观看与广告收入基本很难收回成本。他们推高电视剧售价的目的也显而易见,借势搅乱市场,以此抢占新一轮的电视剧市场资源,获取更多的用户数量,放眼长期利益。电视剧制片人何弦




爱之深,才会责之切。这些影视大咖们的批评和建议,值得每一个从业人员深思。




热  门  文  章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高晓松:去你的“老子贵”,陈凯歌早该没戏拍才对!

 李安杜琪峰等两岸三地影人痛批中国电影30大恶疾 

《余罪》常书欣:小说牛逼,编剧二逼,剧情傻逼

好莱坞编剧教父为中国电影挑出16个致命缺陷

✦ 独家策划:中国电影人最喜爱的100部电影 ✦
爱奇艺VP张语芯:就爱做大戏,部部是爆款

他是中国第一编剧,也是贵圈第一毒舌


精  彩  回  顾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CAA | 漫威 宫崎骏 | 毛片儿

常书欣 | 方励 | 郑宸 | 罗杰·科曼

诸葛小花 | 周铁东 | 非行 | 张昭 | 张恩超

郑志昊 | 柴鸡蛋 | 幕斯 | 苏晓 | 韩志杰

甘薇 | 侯鸿亮 | 张语芯| 戴莹 |白一骢 | 梁振华

毒药小视频 9月摘评 | 毒药赏色




毒药君微信:duyaosir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