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未读
未读之书,未经之旅…… 从未读,到已读,陪你度过碎片时光中最美的一段旅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鲁克博雅管理  ·  能在这几件事上保持沉默,说明这个人很不简单 ·  6 天前  
德鲁克博雅管理  ·  能在这几件事上保持沉默,说明这个人很不简单 ·  6 天前  
青年文摘  ·  我曾向很多人炫耀过你。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未读

「我怀疑我看的是假传记真狗粮」| 书单

未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3-26 21:29

正文

[ 本期选书人 ] 未读书探团



这是未读 · 书探选书节目的第四期,这次我们挑选了八本有趣的书,请慢用呀。



[ 推荐人 ]

w。

[ 推荐语 ]

我怀疑我看的是假传记真狗粮。

这是开了挂的学霸赵元任他家老婆写的赵家二三事。赵元任,就是那个传说中会讲33种方言及数门外语,年仅33岁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和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齐名“清华四大导师”的民国才俊。他有个同样开了挂的老婆——杨步伟,20岁做校长,后学医,开医院,性子是出了名的刚直果敢,怼天怼地无所不怕,以至于以32大龄嫁给了小她三岁却同样强势的赵元任时,一直被朋友调侃夫妻俩是不是经常打架。

其实这对夫妻的感情好得很呐,读《杂记赵家》简直是甜到齁人,他们能把苦日子过得特别有意思,下围棋没找着棋子,拿分得出黑白的炒米、炒麦子“滥竽充数”,搬家没钱买家具,在家“野餐”了年余。书中夫妻俩与友人交往的趣事也是一大亮点,比如刘半农迎客自嘲家是化子窝,金岳霖请杨步伟给他家的母鸡接生等等。作者杨步伟用词平白如话,写的都是趣事,读起来很是轻松,但她担心过一个问题,趣事都被她写完了,老公写自传怎么办,她家老公说:不要紧,那么我就写不太好玩的事。这大概是我三月里听过的最温馨的情话了。




[ 推荐人 ]

山野

[ 推荐语 ]

《枕草子》是一本很有趣的书。“草子”是指纸的意思,作者在宫里做女官的时候,宫中得到一匹纸,皇上用它来写史记,皇后问作者我们用来做什么?她说那用来当枕头吧(“史记”与“枕头”在日语的谐音中有对应意思),皇后夸她聪明,就把纸赏赐给作者,作者用它来写笔记,后来笔记传出宫外,成为了与《源氏物语》齐名的日本文学双璧。

我觉得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无聊”,能在无聊的细节中体会到趣味,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这也是这本书为什么那么有趣的原因。作者在书中记录了很多宫里的生活,宫里的生活其实非常无聊,她写冬天的雪,春天的风,宫里的狗,坐牛车的人,头上的帽子,身上的衣服,这些都是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东西,但她却能把它们写的很有趣,书中处处都透着作者的智慧,让我们看见一般人感受不到的那些生活细节。再加上那清清淡淡的文风,读它的时候,几乎可以看见作者穿着素雅的长裙磨墨执笔的样子。




[ 推荐人 ]

Julian

[ 推荐语 ]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惆怅,像忘却了的忧愁。”——一本由童年记忆碎片组成的图像小说,它本质上超越了漫画的局限传达出一种深远的文学意味。

《阿兰的童年》仅用黑白灰三色,衬托出回忆中的童年,如电影镜头般带给你出乎意料的感动,给你最真实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的美国加州,法国画师吉贝尔将这种感觉捕捉得十分到位。很喜欢从孩子的眼里去看这一切,很多地方都极具冲击力,人生的美好与怅惘,甜蜜与痛苦,都杂糅在一起,色调很年代感。孩童简单的欢乐,大人世界的问题,也能勾起读者的共鸣。阿兰的童年故事令人唏嘘不已,再到他后来参军,不禁令人感叹法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C'est la vie.(这就是人生。)




[ 推荐人 ]

青春年少长生不老

[ 推荐语 ]

一位学者,七十三年,四千个日夜,一生徒步十六万公里。

他的足迹走遍了高山流水,阡陌纵横,在那些人迹稀少的地方,他接触过许多古老而陈旧的村落,没有迷失在科技轰炸里的村落,那里有苍老而悠远的歌,有俗气但热烈的生命,有腐朽也有新生,有最贴近自然的人性。这些故事被他拍成相册,写于文字,让被人遗忘的日本重新回到了世人的眼下。封面里写着,“他们无关历史、无关文明。”有关的恐怕只有远去的生活和依旧存在的生命。

书里说,他采访过得大多数人而不太认识字,在这样并不精致的生活里,历史就这么一代代地口口相传下来,可正是这种不识字,离开了辞藻的修饰才足以还原本真。通过他们看到故去时光,通过他们看到日本一步步走来的样子,这些村落虽然已被遗忘,但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却从未丢失。




[ 推荐人 ]

戴文子

[ 推荐语 ]

歌和诗从来就脱不了关系。把诗谱曲成调,轻吟低唱。从最早庙堂之高的“北风”诗经、“南音”楚辞到江湖之远的汉乐府,从唐朝的教坊乐到宋代的勾栏瓦肆,这才有了“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的千年传唱。

周云蓬大概有一切人们想象中民谣歌手的样子。不羁的长发,破旧的吉他,流浪成为创作,音乐成为伴侣,诗歌成为信仰。而他最不可回避的,便是他独特的盲人视角,“你生了个黑暗儿子,把他养活成亮堂堂的希望。”他的诗歌好似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而是来自于远古时代的诗句和韵律,他自己也一步一步走向云游未满。在绍兴喝了一瓢又一瓢黄酒然后沉沉睡去,在大理远眺苍山然后又在午夜醒来听洱海。这些夜晚,和我们熟悉又燥郁的夜晚是不同的,但,都是生活。




[ 推荐人 ]

孝安

[ 推荐语 ]

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了长达十年的战争,史称“阿富汗战争”。二十年后,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将这场战争带来的满是销烟味的创伤刻录在了纸上,以人物访谈的形式还原了俄罗斯一方的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还有孩子的血泪记忆。

只有亲身经历过并存活下来的人才能明白战争的可怕。战争会扭曲一个人的心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天生习惯杀人的。我们创造了杀戮,却又被杀戮毁灭,因果循环,这是报应,可这是无辜的报应,因为并不是所有士兵都是甘愿走进那个血淋淋的战场的。

母亲送走了准备打仗的十八九岁的孩子,孩子回来的时候,躺在了锌皮棺材里,母亲讲着孩子的事,就像他们还活着一样。

只愿终有一天,世界再无战争。




[ 推荐人 ]

lavender

[ 推荐语 ]

文化于动荡的时局中一变再变,1948年开始,沈从文饱受精神摧残,一面是自己主张的文学独立,一面是大部分知识分子坚持的保守创作,“否则易引出麻烦”。在亲人朋友的各种炮弹式劝告下,沈从文终于无法再创作文学作品,“在床上躺着听贝多芬,很觉为生命悲悯。可惜得很,那么好的精力,那么爱生命爱人生的心,那么得用的笔,在不可想象中完了。不要难过。生命总是这样。我已尽了我能爱这个国家的一切力量。”,他失去了创作灵感和来源,终日生活在矛盾、煎熬、孤立之中。

这本书最令我动容的,是沈从文在萎悴的精神中依然保持的品格和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即使人生面临重大变故,他还是那个听到“高腔”和“傩堂”就忍不住跟着哼、泪流满面的沈从文,是对跟风攻击他作品的行为的愤怒、委屈的文学工作者。“大致学生习于相信一种混合谎言和诽谤的批评,而从未看过我的作品”,现在社会不也正是如此?诸如此类,人生警言式感悟,还有很多更多。




[ 推荐人 ]

Hannah

[ 推荐语 ]

骆以军是个十分会讲故事的人,在他的故事里,你看到的其实都是关于家族、关于人生的回忆。这本书转换了常人叙述的视角,以孩童的经验来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阅读体验充满奇幻而又不乏新视角带来的新鲜感。故事有时荒诞,有时戏谑而又充满温情,引人入胜,忍俊不禁。

当你翻开这本书,它会带你去那些遥远的记忆迷宫里探索那些不曾被讲述的非常个人而又普遍的经历,时光仿佛会停止甚至倒流,唤起深埋心底关于童年与天真的过往,那时的世界与人都真美啊。文字是台湾作家那种一贯雅致的用词,而他善用长句,读起来有种浪漫长诗的味道。




如果你也想成为未读书探

点击下面的链接来报名呀~

看书能挣钱吗? | 书探征集令





▼ 来未读小店里挑点自己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