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尖叫设计
我们定义的尖叫设计:不仅是一种视觉的态度,亦是一种心灵的触动,我们是家居 www.wowdsgn.com 设计网站的延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又有好物推荐  ·  5 ... ·  2 天前  
清单  ·  👉 这 15 道菜别去餐厅吃! 👉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尖叫设计

毕设被盗,山寨遍地,这是原创的末世?

尖叫设计  · 公众号  · 家居  · 2017-11-15 19:21

正文


曾经的山寨大国,

靠什么洗白逆袭成设计大国?



前阵子刷屏的《原创已死》爆文没过去多久,这几天《毕业证油墨还没干透,我的毕业设计就被挪用了》(点击查看原文)又火了,被导师抄设计的学生气得直接写文发问——山寨这种东西在中国真的不可避免吗?



其实国内的山寨现象由来已久,从以前抄国外设计到现在抄到自家人头上,这件事再次揭露了国内原创设计师们的艰难处境,绕不开的是我们对原创保护的不断质疑和推进。


翻一翻世界设计史,就会发现,山寨总是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原创,两个设计大国——日本德国,虽然一个在亚洲,一个在欧洲,也走过跟我们一样的弯路。他们到底靠着什么,洗白自己的山寨黑历史完成了华丽逆袭呢?




德国篇



德国设计在中国人眼中的整体印象,似乎总是与严谨、效率、品质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但就在一百多年前,“德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却是廉价与劣质的代名词。没含着金钥匙出生,德国成功的背后是一场怎样的逆袭呢?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当时的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先进的排头兵,购买工艺精湛的“英国货”是时髦、富有的象征。


与此同时,德国还是个经济、科学和工业都落后的农业国,想在世界市场的夹缝中生存,一口吃成个胖子很困难,于是德国人想到了一条快速致富的捷径——山寨,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然后靠卖得够便宜来冲击市场。



一时间英国市场上充满了“德国制造”,从铅笔、玩具、钟表到钢琴和家具,往往源于偷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制造厂商标志,傲娇的英国人因此对“德国制造”扣上了“厚颜无耻”的帽子。


当时的德国产品也确实抄得比较差,材料、工艺、质量都上不了台面,廉价劳动力更让德国产品打上了廉价的烙印。



这时候,一个叫赫尔曼·穆特休斯的德国人出现了,他在1896年被任命为在伦敦的德国大使馆的建筑专员,便获得了与许多英国一流设计师打交道的机会。


而且穆特休斯很勤快,经常写些关于建筑和设计的文章发表在期刊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05年出版的三卷本《英国住宅》,虽然这本书大多讲英国建筑风格,但很多内容都为德国未来的工业设计奠定了重要基础。


△赫尔曼·穆特休斯


在英国呆了几年,也用心学了几年,穆特休斯就回国了,并在1907年当上了柏林工商大学实用美术的首席教授。在就职演说时,他勇敢地diss了一番德国设计,抨击德国制造商生产的都是些不值钱的仿冒奢侈品,宁可利用公众喜欢炫耀性消费和追求时尚风格来生产,却不愿去发展一些尊重材料和象征品质的有价值物品。


同年,慕尼黑的德意志制造联盟成立了,穆特休斯就是其领袖人物之一。这个联盟想做的事情,就是不再去搞一些乏味而卖弄的国外产品模仿,而是真正提高德国消费品的质量和设计。于是他们把艺术家和企业家拉到一个群里,然后化身成为严格的群管理员,那些想直接达成目的、动机不纯的统统关小黑屋。


△德意志制造联盟作品 法格斯鞋楦厂房


△联盟宣传海报


不得不承认,先进的思想总是有强大的传播力,不甘落于人后的德国人由此发力,不仅很多企业高薪雇佣不参与日常生产的研究员,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工业标准体系“DIN Norm”,如今其中80%以上标准已为欧洲各国所采用。



很快,英国的消费者们也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同样的“德国制造”居然变得更结实更耐用了,并且一如既往的便宜。


从此,“德国制造”开始向性价比高的美誉转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被称为“德国奇迹”的经济发展高峰,更是将德国制造推向全世界。


△德国大众汽车1969年的生产流水线


汽车、洗衣机、吸尘器和电视机等工业设计产品,自带“德国制造”的优产标记,渐渐风靡全世界,彻底从海盗名声转变为原创标志,延伸出专业高效、工艺完美的大众印象。




日本篇



环顾我们的生活,各种衣物已经被无印良品、优衣库这两大日系品牌承包,而五花八门的日本日用品更是不断被挖掘,成为平价好用的热销爆款。而在上个世纪中叶,Made in Japan在欧美却是“垃圾货”的代名词,靠着山寨和便宜在西方市场迅速泛滥。


时隔几十年,日本变成了继德国之后的廉价商品主角,那时还流行过一个段子:日本一些山寨商品的制造商建了个名为“USA”的小镇,这样他们就能把山寨产品打上“Made in USA”的标识了。



曾在Youtube看过一个日本Copy大百科的视频,才发现不二家招牌小姑娘原来是个美国人,从连衣服款式到头发颜色都是神还原。


宝马的LOGO也没放过,直接蓝白色块互换位置,BMW变成了DMW。



电子产品方面更是能抄就抄,比如这款山寨的莱卡相机。



这与二战后的日本派出好几拨考察团,去造访欧洲、美国和苏联有关,当时西方的设计正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法国的装饰艺术风格、德国的包豪斯风格、荷兰的风格派、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苏联的构成主义等等都对日本设计有启发。


最后,日本选择了同样经历过被嫌弃的德国,并结合美国时长的学习和自己的文化特色,让本国的设计变成双轨制发展。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从美国回来就建了日本第一家公司里的工业设计部,随后佳能、东芝、索尼也纷纷效仿,成立了自己的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室,发展为日本高科技线的代表企业。


△松下幸之助


另一边,柳宗理虽受到包豪斯和勒·柯布西耶的影响,却不断推进了民间艺术运动,将大和民族本身自带的文化融入工业设计。他还设立了日本工业设计协会(JIDA),培养了大批工业设计人才。


△柳宗理


△代表作蝴蝶凳


1957年,日本内阁在通商产业省下设立优良设计奖(Good Design Award)的前身,希望以此洗脱仿冒的耻辱。当时选出的产品几乎都是生活用品,获奖者得到的G标志在民众中的认知度超过了65%,被消费者广泛认可。


△2017年Good Design Grand Award 雅马哈Venova


由此,日本开始摆脱山寨,也迎来了日本原创设计最蓬勃的时代。


现在,一些个性鲜明的日本设计师也通过实力作品获得了国际认可,三宅一生和川久保玲设计的衣服在时装周成为潮流,梅田正德和仓俣史朗设计的家具是博物馆收藏的对象,田中一光和横尾忠则的平面设计至今是教科书般的存在,日本方方面面的设计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川久保玲的个展


△仓俣史朗的花瓶


△田中一光的海报


今天,我们提起德国,会很容易想到严谨、高品质;我们提起日本,会很容易想到天马行空的设计、工匠精神。当中国的廉价工业制品不断占据海外的市场,我们又到海外把日本的TOTO马桶盖、德国的双立人刀搬回家……


但谈到当下的国产山寨,似乎只能叹一口气,随便放几张图感受一下。


△7-11便利店的弟弟8-12便利店


△曾经铺天盖地的山寨之王阿迪王


△各种已经见怪不怪的“创意借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某种程度上,也不能完全说山寨是个贬义词,参考德国和日本的发家史,模仿和复制永远是创新的第一步,然后才有设计协会与制造企业之间的不断平衡。


看看这几年人潮涌动的各种设计周,国内的原创设计还有大片空白等着被填补;抄袭与被抄袭的纠纷不断进入大众视野,我们对山寨的容忍度也在不断,这大概就是国内的文艺复兴开始燃起了一些苗头吧。


尽管任重道远,希望我们的设计师身边不会再有这样的声音:“别激动嘛,抄你的东西说明看得起你。”


撰文_元子 | 编辑_惟斯


今日话题

你最讨厌什么国产山寨?

(请在留言中和大家分享)



更多美好家居生活指南

请点击下方图片,并关注下我们哦!

黑白灰都快被你们玩坏了,敢不敢挑战一下红黄蓝?


30m²阁楼,单身狗如何活出电影人生


在纽约,暴发户住什么房子

-END-


每日一物推荐

Zielonka 洁灵卡

垃圾箱除味器

健康环保 持久耐用


¥199

点击立刻预定



广告时间

你还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尖叫设计

每天为好设计WOW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