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位好友在小群中提议,要不,我们各自写一封信吧,给十年前的自己。后来我写了,写了有关创业的内容,诸如艰辛,诸如坚持,诸如遗憾。
但是,后来看看,这篇文章其实很苍白。如果现在我要对十年前的自己说某些事,某些话,也许,创业并非首选。首选应该是美好,一个关于美好的话题。
人类其实是一种在时间长河中不断进化的物种,而这种进化,更包括精神层面上的进化。但有些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有些进化,却是环境因素使然,或者自身认知水平使然。朋友曾告诉我,在地铁上看过一个小男生,眼神清澈,神情坚定,正在照顾和他一起的另外一个更小的弟弟。突然间,感觉车厢有些明亮,犹如春天。
我也曾经在昌岗的一个茶餐厅默默的喝着牛肉丸汤,聆听着另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如果你身边的人,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他们都心存美好,积极向上,言语温和,情绪平缓,你会感受到活着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事情。但是,前提也许就是,你自己是否一个令别人感到如沫春风的人。
我不是一个令人如沐春风的人。我的父母,在我童年时只是一对老实巴交的农民,并没有教给我所谓的修养和质素。我爱读书,并且越看越杂,尤喜社科类以及天文类。这本身就是两个冲突的学科。社科类以人为中心,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而天文学,突然之间把人变成了极其藐小和无能。这种混搭知识结构曾经使我迷茫,所以,丛林法则,结果导向,自我意识,成为我曾经的认知体系。我甚至自认为对人生,对社会,看得很透,参悟得道,人生的过程只不过在于体验,如果不认真的话,甚至理解为游戏。在许多人眼中,我不是一个美好的人,甚至充满缺点,令人生厌。
所以,如果让我对十年前的自己说一些话,可能我会借用朋友的一句话“让自己成为美好的人”。什么是美好,也许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些普世价值观,是显而易见的。
你可以在青宫电影院,转身看到一个灿烂的脸庞,也给他一个温馨的微笑;你可以在走向公园前地铁口的时候,认真倾听一个关于人生关于理想关于家庭的见解;你也可以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倾力相助,你也可以在送别人离开的时候,站在出租车旁为其把门轻轻关起;你可以在太古仓码头一杯啤酒二根香肠展望未来,也可以在沙面公园为一只小猫咪的离开而痛惜。这一切,并不难,仅仅在于,是否用心。这些,我们称之为美。
我曾经认为男人需不拘小节,男人需大爱天下,一个善于儿女情长的男人,必定英雄气短。所以,我承认我的情感是粗糙的。不管爱情和亲情,我都经常措手无策,并最终往往视之为麻烦。曾有人说,不管你看起来多么乐观,可你的内心是极其孤独的。我不以为然,但后来却深以为然。我过份追求“好”,而忽视了“美”。
所谓好,是建功立业,是横刀立马。它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它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直到有一天,朋友教会了我,“好”如果没有“美”在前面,就构不成“美好”,而可能是好累,好惨,好悲哀。而且,能够横刀立马的男人,其实跟站在车旁目送别人离开,并不冲突。李嘉诚对每一个到访客人,必定送到电梯,握手送别,没有人会怀疑他矫情和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