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官方微博: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

2017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红色寻访圆满结束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7-10 21: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7月5日至7月7日,2017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简称“青马工程”)开展了“红旗渠”红色寻访活动。本次实践以 “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四信’青年”为主题,组织来自校团委主要学生组织、各院(系)分团委、学生会及其他主要学生干部等55名学员来到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学习及实践活动。

7月4日晚,红色寻访动员大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603会议室举行。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梁茜老师、校团委书记王小月老师、校团委副书记姚坦老师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中,校学生会主席于金宁向学员介绍了本期青马工程红色寻访的背景、行程安排及注意事项,并代表全体受训学员表达了认真接受培训,努力成长为一名“有理想、善学习、讲道德、要自立、勇奋斗”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决心。其后,上届学员代表孙玮杰、秦钰基同学先后进行了青马工程的心得分享。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梁茜老师进行了动员讲话。梁校长在讲话中阐明了红旗渠修建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希望青马工程学员通过此次红色寻访,有所收获和感悟,践行理想信念,努力成长成才。

会议最后,青马工程学员进行了破冰交流。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梁茜老师为青马工程学员进行动员讲话


5日上午,青马工程学员前往河南省林州市,正式开启了为期三天的红色寻访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体验教学、音像教学、专题讲座、观摩考察等部分。学员们通过参观红旗渠纪念馆、重走“红飘带”、聆听专题讲座、观看话剧,了解红旗渠历史,感悟红旗渠精神;并实地考察基层党建示范村,了解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并通过表演历史剧、唱红歌、诗朗诵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5日下午,青马学员们来到了红旗渠纪念馆。

伴随讲解员生动细致的讲解,学员们仔细观看了当年红旗渠修建时留下的珍贵的照片、资料、工程微缩模型、修建工具等展品。详细了解了当年十万大军战太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光辉历程后,学员们对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助、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青马工程学员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6日上午,青马学员赴红旗渠总干渠实地参观学习,冒雨徒步八公里前往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的青年洞。

在巍峨的太行山崖上,通过参观总干渠沿线的实地情况,大家被修筑红旗渠工程所要面对的艰难的自然环境深深震撼,对修建红旗渠工程的林县人民表示由衷的敬佩。学员中的党员代表也在青年洞前,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用誓词表达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敬意。

青马工程学员重走红旗渠总干渠

党员在青年洞前重温入党誓词


6日下午及晚上,学员们集中观看了话剧《红旗渠》,并聆听了红旗渠干部学院付广松老师主讲的专题讲座——“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学员们对于红旗渠的修建、红旗渠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红旗渠精神正以其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乘势而上、积极有为、团结奋进的精神鼓舞和价值引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7日上午,学员们来到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示范村冯家口村 在当地村支书申保红的介绍下,了解到冯家口村在当地党支部的带领下,从一个贫穷的山沟小村,走出了一条“以工兴村,以工富农”的致富路,变成了工业经济蒸蒸日上、村镇建设日益完善、村民安居乐业的新农村。“老百姓的事没有小事,只要大家能满意,自己吃点亏算啥。”谈及20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皮肤黝黑、身材敦实的申保红说出的话像他的形象一样朴实无华,他的话语也深深触动了每一个学生干部的心灵。

林州市姚村镇冯家口村村支书申保红向学员们介绍该村的发展


安阳市委书记李公乐同志在冯家口村调研途中,也前来对正在学习的青马工程学员表示慰问,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校学生会主席于金宁向李公乐书记汇报了我校本次青马工程红色寻访的开展情况。李公乐书记表示青马工程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渠道,也值得市委班子借鉴学习。

校学生会主席于金宁向安阳市委书记李公乐同志

汇报我校青马工程情况


7日下午,青马工程学员进行了学习成果展示。

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三天的学习收获,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历史剧表演、歌曲改编、诗歌朗诵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再次重温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积极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

杨茜同学讲道:“我们的前辈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修筑了红旗渠,而如今我们各方面的条件都比当年优越,那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呢?”

张云钒同学认为:“身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红旗渠精神,不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以身作则,积极服务同学。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在红旗的引领下,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前进!”

梁栋同学总结道:“这次青马班的成员,来自各组织和院系,从陌生到熟悉,一起准备演讲、展示,一起在雨中攀太行,一起学习、成长。这也算是一种红旗渠精神的延续。这次红旗渠之行的十六字精神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作为青年学生,作为基层学生干部,这十六字就像一个响钟,敲醒了我们的角色定位,我们要学的有很多,要做的也有很多。”

青马工程学员以话剧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青马工程学员演讲

在本次红色寻访过程中,青马工程学员集中学习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和《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等文件。 大家根据文件内容,并结合自身学生工作经历,深入交流了各自的心得体会,并对我校学生会的建设情况及相关工作改革方案提出了意见。

青马工程学员在学习相关文件


寻迹红旗渠,悠悠青马情。“红旗渠”红色寻访活动使每一个学员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也更加坚定了每一个学生干部服务同学、不忘初心的理想信念。


对于此次青马之行,他们这样说……

在林县的日子里,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对红旗渠有了初步了解;爬了太行山,为太行之陡峭震撼,深知修渠不易;亲临青年洞,内心为之而动容;观过《红旗渠》,不断感动着。林县县委所走的群众路线也对我们有很深的启示,作为学生干部,深深扎根于同学,为广大青年们服务是非常重要的立足点,我们也会为之继续努力,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李晴晴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寻访红旗渠之行。在短暂的时间里,通过实地走访、讲座培训和参观学习等环节,我收益良多。红旗渠拓荒创业的火热激情照亮了每段平凡的岁月,激励着这里的人们执着地守望精神家园,续航梦想。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坚持课程学习,提升知识文化素养,做合格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努力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走访中学习优秀精神品质;积极参加义工类志愿服务,提升精神境界,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陈慧

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缺水好像永远都只发生在电视和报纸上。然而在红旗渠,却真真正正感受到了水之于一方水土究竟意味着什么,也更真切地明白,传承红旗渠精神是青年学生应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虽然只能通过影像回忆那十年林县岁月,但却应该树立起“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为祖国与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

——郭英博

红旗渠精神令我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自力更生了。当时林县人民的物质条件极差,没有钱没有工具,怎么办?我想,如果是现在的人,估计会向上汇报,毕竟我们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下。而当时的林县人民,全靠智慧与经验,造锄头、造炸药、造测量仪;全靠意志与精神,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靠着吃野菜过活。他们那种坚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去学习的。

——辛晓东

三天两夜的青马经历,凝结着学员们深厚的友谊,给大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实践结束,使命仍在;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附:由学员自主改编的诗朗诵词稿《红旗渠》

原作:袁东瑛 改编:青马工程第五小组


《红旗渠》

借一把大锤

凿出流火七星

把风雨调进八百里太行

让日月煅成彩带

缠紧贫瘠脱水的山脉

从林间探囊,石中取水

引一条水龙上山

漳河有轻功

水花,飞檐走壁

高山流水可觅知音

山魂水系在云中相遇

漳河隐入密林修炼

得道的蝉声遁进佛门

我蜕去俗衣

把心放进太行山脉的沟沟壑壑

沿着二千四百八十八公里的干渠

皈依黄河的源头

一滴水

是摔成八瓣的汗水

一条渠

是牺牲八十一条生命的血脉

太行山缺水,不缺山魂

太行人缺粮,不缺精神

自然不是天定

太行人不靠天吃饭

一条扁担挑走黄天厚土

一把斧锯劈开山门石窟

一条绳索架起天梯揽云

铁锤、钢钎、土炮与握着誓言的青筋拳头

人比石头硬

野菜、野果与树叶裹腹充饥的却是一颗颗良心

十万大军

十年光阴

“逆天”的红旗渠

五十年奇功

血与泪的记忆在诉说

冰与火的青春在描绘

传承红旗渠精神

是历史洪流的祈盼

争做四信好青年

在新时代中被召唤

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年,

我们热血沸腾,豪情万丈

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年,

我们勇挑重担,慷慨激昂

喻家山为屏,东湖水为镜,

湖光山色,人杰地灵

华中大学子齐聚一堂

欲以梦为马

凭热血踏上崭新的征程

誓弘扬红旗渠精神

趁年轻开启时代的新篇章


文字:武毅

编辑:刘梦晗

摄影:陈雨豪、刘梦晗、王志战、杜邦、林行等青马工程学员们

排版:薛泽

关注@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官方微博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出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