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
在“去你的未来——《第一财经周刊》首届未来商业秀”上,《第一财经周刊》携手欧姆龙健康发布《都市人压力调查报告》。
来自第一财经、欧姆龙健康、KnowYourself、美世中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多位嘉宾, 共同探讨了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新一代都市人的压力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同压力相处。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CEO周健工在开场致辞中说道,“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压力。在高科技时代,
未来压力的趋势可能不在于工作的紧张,而在于机器和科技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人们如何让空闲时间过得更有意义。
现代人的压力一方面来源于器质性,另一方面来源于人们的心理感受和体验。所以,如何管理压力、让工作事业家庭更平衡、如何心安理得地虚度一些时光,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找到舒缓压力的方式。”
△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CEO周健工
今年,
《第一财经周刊》携手欧姆龙健康发起了“都市人压力调查报告大调查”,
在一个月内共回收3281份问卷,受访者来自十多个不同行业,覆盖了不同城市层级。我们从他们的回答中得出了7个结论,关于压力的来源和都市人处理压力的方式。
① 现实的压力总比理想中来得多
绝大多数人对压力持正面态度,觉得有压力才能有动力。但还是有43%的人认为他们承受的压力“超标”了。
②压力与年龄和收入不一定成反比
18岁以下的人每天会感受到好几次压力,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自我消化压力的能力也在增强。在月可支配收入为6000元以下的人群中,有31%的人会高频感到压力,随着收入增多,压力减少。但当月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之后,高频的压力又回来了。
③ 高压总在人生的重大节点时
除去18岁以下的受访者,多数人第一次感知到巨大压力是在“工作初期”“成为公司管理层”或“有了孩子之后”。
④ 生活之压:最愁工作与生活失衡,年纪越长越担心健康
初入社会的公司人可能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经济状况拮据”。26岁至35岁的人的难题在于“工作与个人生活失衡严重”。进入中年后,人们则开始担心身体的健康状况。
⑤ 工作之压:对前途迷茫,也怕跟不上时代
有59%的受访者的压力来自“对职业发展路径感到迷茫”,近42%的人焦虑于“来不及学习行业新知识和变化”,这可能是中国经济急速发展和变化的侧面写照,也有近30%的受访公司人认为自己正在做一份毫无兴趣的工作。
⑥ 解压常用三部曲:娱乐、运动和旅游
⑦ 过半受访者对压力和高血压的关系并不了解
只有少部分人意识到了压力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也只有少数人通过定期测压来管理压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愿意对这方面关注更多。
《第一财经周刊》金字招牌研究室副主编黄瀚玉认为,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轻”社会,包括我们要求消费品越来越轻便小巧、我们的身材紧致和苗条、娱乐内容轻松愉悦。然而,不断增加的城市生活成本、要快速实现抱负的心态,让我们的压力与日俱增。对成功的定义,以及周围越来越浮躁的社会也让我们越来越焦虑。黄瀚玉也提醒,现在年轻人对于高血压这类慢性疾病和压力的关系并不重视。
解压还需系压人,当和压力pk时,需要对自己有基本的评估,要从心理和生理两个层次都做好准备。
△ 《第一财经周刊》金字招牌研究室副主编黄瀚玉
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宍户康文发表了主题演讲——
“ZERO EVENTS 零心脑血管事件-以延长健康寿命为目标”
,他提出,日本近期发布了一个“健康寿命”的概念,指老人不需要看护、能够自理的健康状况,但这个数值比日本的平均寿命低了10岁。缩短人类健康寿命的原因在于高血压。欧姆龙发现,目前不仅是老年人,中青年人的高血压情况也很普遍,与之相关的,心脑血管猝死率也在升高。其次,中青年越努力,也就隐藏了更多健康风险,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会诱发高血压和其他病症。因此,
即使是中青年人,也要注重高血压管理、采取预防措施。
“欧姆龙的愿景是希望大家提高血压监测频率、及时预测风险、防治高血压的发生,由此我们可以缩短健康寿命和实际寿命的差距。健康管理从每个人的每一天开始!”他说。
△ 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宍户康文
谈到如何在生活中调剂压力,KnowYourself(知我探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张靓婕认为,有形的压力相对容易处理,无形的压力更让人无从下手。实际上,它来自长期忙碌带来的过度消耗,其次则是同伴压力带来的相对剥夺感。她提出,我们要把缓解压力当作一件必须要做的事,主观上真正重视。
压力缓解的核心是日常的能量管理,包括时间管理和对日常惯性的管理。
张靓婕还分享了一些随时可做的减压方式,比如尽量做到三餐规律、每周保持一定频率的运动、在工作的间隙做一些伸展和呼吸练习,正念饮食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减压方式。但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压力工具箱——适合自己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 KnowYourself(知我探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张靓婕
圆桌论坛由《第一财经周刊》副主编、职场板块主编陈锐主持,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总监荒井广平、美世中国区合伙人及员工健康与福利华北区总经理李巍松,还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符德玉,共同就
“生活中,面对压力我们可以怎么做”
展开了对谈。
△ 左起:《第一财经周刊》副主编、职场板块主编陈锐,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总监荒井广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符德玉,美世中国区合伙人及员工健康与福利华北区总经理李巍松
在荒井广平的观察中,中国和日本的职场人士在压力方面有一些相似点,例如公司中高领导层压力都很高,而中国的压力更大,且中国的管理层比较年轻。他认为,
解压的误区在于,不能在遇到问题时,还给自己施压,而是在有压力的时候适当放松一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以个人解决工作压力为例,比如通过团队合作、与领导沟通,工作就可以顺利推进,压力也会减轻很多。
△ 圆桌论坛“面对压力,我们该怎么办”
李巍松指出,近几年,职场压力都在明显增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如何解决员工的压力。压力不仅指心灵压力,还包括职场压力、财务压力等。不论对雇主还是管理层而言,如果员工的身体状况不健康,也会影响工作效率。为了解压,有些公司会为员工建立减压室等,但目前很多中国公司仍然不够重视。最后,他也提到,缓解压力的方式因人而异,大家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
符德玉提供了自我测评压力的方式。
她说,当一天工作结束后,可以先回想一下当天是否开心,压力大的生理表现包括出汗、紧张和心慌,随后会转变成头痛、脱发,直至后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而如果得了高血压,这是一个需要终身战斗的问题。她建议,如果感觉到压力过大,在工作时可以适当放松,有时候也需要一些“虚度光阴”、完全放空自己的时光。听音乐、喝茶也可以对抗压力。
在“去你的未来——第一财经周刊首届未来商业秀”上,
欧姆龙健康还在外场的“拾光馆”和“未来馆”分设了“听!身体的声音”和“去你的压力”两个展馆。
在“听!身体的声音”展馆,欧姆龙健康用10组真实用户的生活化海报展示了欧姆龙系列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有触感温暖的体温计、能随意放置也不觉突兀的血压计、美观大方的体脂仪、静音的雾化器、高颜值按摩仪……
用好产品,花时间听听身体的声音,一点点地去做对健康有益的事情,正是欧姆龙健康想传达的品牌理念。
△ 欧姆龙「
听!身体的声音」 @拾光馆
在“去你的压力”展馆,我们精心设置了“甩开压力”的过程,观众可以在“压力墙”上找到有共鸣的压力源,再将烦人的压力揉成纸团,对准泄压垃圾桶狠狠扔掉!而在“解压墙”上,还能看见不少“解压小偏方”。这个展馆最特别的,还有放置在入口处的
欧姆龙共享健康机器人——O-CARE小欧测压,通过刷脸就能看透你的压力。
日本欧姆龙开发了脸部压力识别技术,通过精准捕捉瞬间面部表情,就可依靠大数据分析给出基础压力值。除了面部压力识别之外,机器内置的血压测量还可以准确测量人体血压,自动生成专业的血压管理报告,并预测你的健康走势,及时提醒和防患健康危险。赶着人工智能的热潮,压力管理也变得智能了。
△ 欧姆龙「去你的压力
」 @未来馆
没能来现场的朋友:
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回看现场实况
好吃好玩好看更好拍的外场回顾
戳这里
👇
内场演讲票已售罄
仅剩今天最后一天的外场玩耍机会
点击下方动图即可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