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憨爸在美国
硅谷工程师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资源,专注于英语、数学、科学启蒙,一定让你脑洞大开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iantPandaCV  ·  浅析主流 Alignment 算法与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憨爸在美国

豆瓣9.7,教育部给孩子的必读书单,值得寒假多刷几遍

憨爸在美国  · 公众号  ·  · 2024-12-19 07:30

正文

01


教育部推荐孩子读的《四大名著》, 市面上那么多版本,选哪套给孩子看更合适?


很多读者都问过我上面的问题。


我把市面上流行的《四大名著》都搜罗了过来,这就是我手头的各种版本的《四大名著》。


今天给大家做个评测,也推荐我最中意的《四大名著》。


目前市面上四大名著版本有四大类:

1、原文版、无删减,也叫权威定本

2、绘本版

3、青少版(有难字注音、有注释)

4、名家解读版


那怎么选呢?


第一个原则,避开原文无删减版。


我是小学开始读的四大名著,5年级读的是《水浒传》,记得有一章是“西门庆调戏潘金莲”。


那里面描写西门庆如何和潘金莲调情的,如何和潘金莲勾搭的,描写的是入木三分,看得我是面红耳赤。


后来6年级又读《红楼梦》,记得刚开始有一章是写的“警幻仙子给贾宝玉性启蒙”。


那里面描写警幻仙子如何教宝玉“意淫”,如何传授宝玉“云雨巫山”,看得我心里小鹿乱撞,扑通扑通乱跳。


小时候我不懂,那时也没有给孩子看的《四大名著》,所以原著我都看了好多遍。


但现在回首看来, 其实原著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有一些不合适的地方的,里面有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文字也比较晦涩。


因此现在让我选,原著的《四大名著》,我是不推荐给孩子阅读的!


第二个原则,读懂和读透


《四大名著》是教育部指定中小学阅读的书目 ,而每年考试有太多的考题都是和《四大名著》相关。


因此 针对《四大名著》的阅读要求,不是仅仅泛泛读一遍,而是要精读,读懂并且读透。


孩子需要能抓住人物的性格,分析故事的原委,总结作者的意图。


这些不但能加深孩子对于名著的理解,更是符合考试的需要!


所以就着上面这两个原则,对比了很多版本的《四大名著》后,我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整理出相应年纪推荐的《四大名著》版本。


就是下面这张思维导图:


一共有三个版本,分别是:


《名家改编四大名著》

《侯会给孩子讲古典文学名著》

《传世彩绘全本四大名著》


4年级以内推荐《名家改编四大名著》


这套书力求讲好名著中的故事,主要目的是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它配有原文广播剧,三年级以下可以先“听书”,到了四年级再阅读。听觉和视觉双重刺激,让孩子的阅读基础打的更牢。


5年级开始读《侯会给孩子讲古典文学名著》


跟着名师的引领,取其精华,略过糟粕,三重阅读法,不仅让孩子高效读完、读懂、读透经典,更教会孩子阅读方法,贴合了应试需求。


6年级以上推荐《传世彩绘全本四大名著》


内含1000余幅大师工笔画作,和100+名家点评,是感受经典韵味,探索文学之美的绝佳版本。


02


《名家改编四大名著》


适合4年级以内,配有音频,可以听读与阅读相结合。


这套书是由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段启明教授改编的。他曾经做客百家讲坛讲名著,权威又专业。


这套书的豆瓣评分高达 9.5 之多。


我最看重这套书的地方是它聚焦了故事性,精准的呈现了原著精髓,完美匹配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1

保留了原著故事的精华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故事性是吸引注意力,提升阅读兴趣的第一步。


因此, 段教授将原著中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不仅展现出了恢宏的背景,还兼顾了充满戏剧性的细节。


比如“三借芭蕉扇”,这是《西游记》中最经典的桥段之一,你看段教授是怎么给孩子讲述这个生动的故事的。


你看下面这段细节的描述,铁扇公主如何挥舞扇子,孙悟空如何潇洒应对,人物细节刻画的栩栩如生。


从这些动作的细节就能感觉到铁扇公主的慌张与绝望,以及孙悟空的洒脱与自信。


而且很多精彩的地方,书旁还有“点评”,讲述这里用词的精妙之处。


这些细节是非常值得孩子细细品味的,人物的性格、心情通过这些细微动作的描写,就能跃然纸上。


2

引导孩子学会精读


很多孩子读《四大名著》,就是泛泛读一遍,看个故事了事。


可是如何让孩子把握书中的精髓,分析人物特征和故事情节,从而更深刻地阅读理解呢?


这就需要孩子学会精读!


于是在书中每个章节,都会有一个“阅读引领”的板块,这个板块字数不多,但是极为关键。


比如下面这个“黑水河”的故事,开篇的“阅读引领”就会做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介绍故事的前因后果,让孩子对后面发生的情节有个大概的认知。


这个好处是,相当于抛出一个钩子,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有了故事背景的描述,也能降低孩子的阅读难度。


第二件事是提出几个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


这个好处是,孩子在阅读的时候会有目标性,他脑子里有个问题,就会根据问题在书中寻找答案,如此就能增加孩子对于文章的理解。


3

帮助孩子进行总结归纳


在每个章节后面,还有一个“阅读小结”和“名家点评”的板块,别看这里文字不多,但这却是帮助孩子增加理解的精华。


比如下面这段的“阅读小结”,它其实就在教孩子如何总结归纳的技巧。


第一个技巧,总结这篇文章的内容。


这篇文章是《西游记》的一个章节,构造了“米山、面山和铁锁”这三个神奇的场景。这里带着孩子学会总结这篇故事的情节。


第二个技巧,归纳作者的意图。


为什么作者会构造这么一个故事,其实他的意图是劝人们要“行善”。


你看,如此一来,孩子对之前读完的文章,就能进行总结归纳,能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

提升应试能力


段教授在编写这套书的时候,特地加入了辅助学习的板块,让孩子在阅读、写作等方面得到综合能力提升。


比如2020年苏州的中考,有一道关于《水浒传》的题目。


这道考题提出了鲁迅的一个观点,说: “梁山好汉并不是将所有人都当兄弟的”。


然后它让孩子根据林冲、武松和李逵的事迹,去分析鲁迅这个观点。


这道题可难了,当时难住了不少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思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于是段教授在编写这套《四大名著》的时候, 就会特意融入这些思辨能力的训练。


比如讲“武松血洗鸳鸯楼”的故事,他给孩子讲武松这个人物。


武松大家都知道,是个打虎的大英雄,义薄云天,对兄弟肝胆相照。


可是武松对不同的人,却能展现不同的性格,就像这个“血洗鸳鸯楼”,他为了报仇却展现了狂暴、残忍的另一面。


当孩子看完这本书后,再回头去看中考的那道考题,那么他们答题时就会有更多的素材、更丰富的观点!


5

配套广播剧,学习更轻松


段老师在编写这套书的时候,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体会这套书的精髓。


他特地带着团队录制了一套精品广播剧,一共154集。


这广播剧可不是普通的有声书,它包含对话、音效和配乐,十分的“好听”。


这样一来,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就可以先听,等他们对故事产生了兴趣再来阅读。


03


《侯会给孩子讲古典文学名著》


推荐5年级孩子阅读。


侯会老师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研究了一辈子清明文学的学术大家。


他的这套书一共5本,在四大名著的基础上,还加了一本《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同样是新课标要求孩子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而且入选语文试卷的次数也很多。


这套书的豆瓣评分高达 9.7 之多。


我仔细研究了一番, 这套书十分贴合应试的需求,教会孩子阅读方法,为孩子打开名著阅读的大门。



1

应试属性强


侯会老师编撰的这套书,最大的特点就是: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带着孩子读名著!


因此我在翻阅他这套书时就发现,语文试卷里但凡和《四大名著》结合的考点,书里几乎都会给孩子讲到。


书里会列举很多中高考的考题,结合真题教孩子如何解析名著。


比如下面这一页,专门讲了中高考考题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就像2019年江苏高考真题,要求考生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那么孩子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侯老师就让孩子从外到内,两个角度去剖析。


首先看 “外” ,他给让孩子抓住薛宝钗的外在特点——漂亮、有学问、行为豁达、人见人爱……


接着到 “内” ,他教孩子分析薛宝钗的性格形成原因。


所以你看,同样是读名著,但是侯老师不仅仅是让孩子了解名著里的故事,更是引导孩子去分析名著里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故事背景、剖析作者写作意图。


这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而有了这个能力,孩子在面对语文试卷里的阅读理解,才能回答的更加全面。


为了帮助孩子能够结合考试的需要去读四大名著,这套书还附送了近五年各地高考 五大名著真题集


其中不仅收录了实实在在考过的真题,还有详细的解析和解答。


家有应试需求的孩子看这一套也就够了。


2

讲究阅读策略


给孩子读名著,难点在于“要怎么读才能读下去,读明白”。


首先,文本不宜过长 动辄几十万字的大部头,让大人读起来都不轻松,更别说孩子。


其次,要讲究阅读方法 跟着好的方法化繁为简,让阅读更轻松更容易切中要点。


侯会老师将这套原著从394万字精简成到了63万。


保留了原著精华的部分,去除了暴力、色情等少儿不宜的阅读内容。


他还在书中启用了 “三重读法” 的阅读策略,带孩子将五大名著读上了 3 遍。


第一遍“话说”,即“导读” 侯老师先带孩子熟悉了一下作者、主题、人物、情节等,让孩子对作品有个整体的把握,相当于画了一副“知识地图”。


第二遍“速读”: 将原著中最完整的故事,最精华的部分摘出来,用最平近的语言讲给孩子。


第三遍“选粹”,即“精读”: 选出最重要、最精彩的原著原文,且考试经常会考到的章节进行注释、说明和点评。


我们来看看侯老师是如何讲《红楼梦》的?


导读部分,他先用有趣的话题引出讲述内容。


比如:


荣国府建在哪儿?

金陵十二钗排序的循序是不是有点乱?


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知识点get了,阅读兴趣也有了。


速读部分,侯会老师没有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场景和人物,冗余的篇幅和叙述一点不多留。


比如,侯老师这样写:


跟老太太吃饭时,黛玉第一次见到衔玉而生的表哥贾宝玉,也就是王夫人口中的“混世魔王”;可在黛玉眼中,他是位俊美的年轻公子。宝玉与黛玉一见如故,不过他见这“神仙似的妹妹”没有玉,登时发狂,将脖子上挂的玉狠命摔到地上,被众人劝住。


短短百余字,将宝玉与黛玉初见时各自的幽微心思表达得清清楚楚。


精读部分,侯老师选出了原文片段,让孩子品味原著韵味。


为了帮助理解,还给出了必要的注释,扫清了阅读障碍。


最难得的是侯老师在原文篇章前的阅读提示, 往往点透“文眼”,思路明晰。


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这节,候老师点出作者借林黛玉的眼睛带出小说主要人物和背景,帮孩子捋清了阅读思路。


这样导读、速度、精读的三重阅读法,不仅循序渐进的带孩子走进名著阅读,更进一步教会了阅读方法,开启了名著阅读的大门。


3

引导孩子去思考


读名著、读出历史、世情和自我,才是阅读的终极目的。


为了让孩子在阅读中有所得,侯会老师在书中加入了大量的问题,引导孩子去思考。


比如水浒里的武松,人人都说他是大英雄,可是侯老师却为武松量身定制了一篇文章——《打虎英雄的两面性》,其中这些写:


可是细想想,我们不能不提出疑问:怒杀潘金莲、西门庆,这是因官府不能主持公道,不得已自己动手报仇。那么替施恩夺取快活林,也算是正义之举吗……


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孩子看人性的多面,培养了他们辩证看待事物的思想。


整套书基于孩子的实际能力,让孩子把原著读懂读透,启迪智慧,架起了通往原文阅读的桥梁。


04


《传世彩绘全本 四大名著》典藏版


这套书不同于前面的两套,而是基于《四大名著》原版还原度最高的一个作品。


它的改编基于两点:


  • 第一个是增加了大量的工笔彩绘;

  • 第二个是适当调整了部分语言,让孩子更容易理解。


因此,这套书相当于是一套经典收藏版,从文字上来说,我推荐给6年级以上的孩子和成人阅读,不过如果是收藏的话,3年级以上就可以入了,因为里面的工笔彩绘真的太精美了,非常吸睛。


这是迄今为止出版史上唯一一套工笔彩绘全本。一览几百年来众多艺术珍存和文人名家精粹点评,是提升孩子文学、美学素养的绝佳选择。


1

“大家”云集,文学美学的双重提升


之前听出版社的编辑说过,这是一套传世珍品、鸿篇巨制,当时我真有点不以为然,直到拿到这套书,一下子惊艳了我。


首先是视觉上的惊艳!


1000+国宝级画作,充满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艺术韵味,实在太美了!


这张画的是《红楼梦》,融融春光,清新柔美;


这张画的是《三国演义》,大雾垂江,云天暗淡,鼓声喧天,万箭飞来;


这张画的是《水浒》,雪下得紧,火烧的烈,隐忍的林冲终于爆发了;


这张画的是《西游记》,大火熊熊,热浪翻滚,师徒四人逃得狼狈,想必悟空好生懊恼吧!


这些工笔重彩画作,纤毫毕现,工巧细致……,件件都是典藏级的艺术珍品。


其次是众多名家的汇集,让人惊叹!


为这套书配图的有7位大画家。


有一生只画红楼,创作36载的清代画家 孙温


他创作的工笔画中园林构造精巧夺人,采用了中西结合的画法,注重结构与明暗,我还从他的画作中还看到了“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比如,我在下面这幅画中看到了3个贾雨村。


有一代国画大师、清雍正第九代孙 金协中


在这套出现的《三国演义》工笔重彩画,是他历经11年呕心创作的。该画作在天津文物公司的拍卖会上,以291.5万的高价成拍,堪称经典。


有10岁就学工笔画的 赵成伟


他历经4年完成的工笔作品《新绘水浒传》画面恢宏,角色传神,画风自成一格。


《西游记》的绘画作品是一位 佚名 的作者。


这套作品是由中央美院的一位教授在图书馆中偶然发现的,极具民间特色,是一套绝世孤品。


跟着这些经典画作,仿佛走进了一座美轮美奂的纸上博物馆,足不出户的带孩子做好审美提升。


而这套书中的点评人,汇聚了从古到今100多位文学名家。


有《红楼》的权威批者脂砚斋、点评《三国》的毛宗岗,清代批判家金圣叹,还有诸多近现代作家李贽、鲁迅、胡适、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等。


这样的高水平画家、文人聚集的超高配置着实让人惊叹。


最后,这套书的装帧精美,用料考究也惊艳到了我!


它本身就是一套艺术品,给人以清雅的古典艺术气质。


内页可180°平摊于桌,不会影响跨页图的完整。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纯手工包边的书脊用的是一种叫“软烟罗”的布料。


还记得《红楼梦》中贾母说:


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


这套书从形式到内容都不负经典,是一套超棒的重磅典藏佳作。


2

名家点评,名著阅读的高品质向导


精彩的点评文字是四大名著入门者最好的向导。


这些文学名家的点评卓有见识,视野广阔,读后有豁然开朗之感。


比如《水浒传》中鲁智深五台山出家一节,学者李长之点评说:


试想一个万马奔腾的将军,让他在五台山上当和尚,那是何等凄凉的事。他望着五台山‘喝彩了一番’。这五个字写鲁智深的寂寞,是何等深刻,颇抵得上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这一首抒写寂寞的诗!


此前读到这五个字,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深究,而这番细致入微的点评,一下就对于书中的语言有了更多的领悟,对鲁智深的境遇也有了更深的感受。


再来感受一下鲁迅对焦大这个人物的点评:


"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罢了。"


顺着这个思路,能透过表面,思考人物语言背后的深义。


你看,没有名家这些微言大义的点评,读书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通过这样的读书过程和思维训练,孩子不仅能更好地进入到四大名著的宝山中,也知道了什么才是会读书,什么才是读书的真乐趣。


3

锦言佳句,助力大语文素养的提升


这套书在培养大语文素养,助力学习的功能上也丝毫不含糊。


它在每一个插图下都搭配了与画面相关的【读名著学妙语】,介绍每回中的重要成语。


每个妙语都会做好解释,标明出处,再让孩子代入名著中思考,帮助理解。


同时,把四大名著原书中的一些锦言佳句单独列出,使孩子对这些名句有更深刻的印象。


对古代文常配有注解,补足了文言文知识。


读好这部分不仅易读透内容,更易吃透文本,并且它们都是容易考到的内容,对培养大语文素养,提高成绩十分有益。


4

超多精美赠品


这套书的赠品也很值得一提。


三本精美赠品

《四大名著图画品鉴》画册

《锦罗(十二金钗)》手账

《四大名著箴言》


《四大名著图画品鉴》画册

这本图册是由有代表性的四大名著绣像作品辑成。


既有古代画家的经典之作,也有当代画家的绝美作品,可谓大家云集,大作纷呈。


比如,下面这幅就是明代大画家陈洪绶在27岁时创作的水浒叶子40幅。



《锦罗(十二金钗)》手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