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27岁男演员梁祐诚因中枢神经感染在大年初二不幸离世的消息。文中介绍了梁祐诚离世的情况及其给网友的留言,同时科普了关于中枢神经感染的知识,包括如何提早发现和治疗该病的方法。呼吁人们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视,并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梁祐诚因中枢神经感染不幸离世。
报道了演员梁祐诚因中枢神经感染离世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
关键观点2: 中枢神经感染的症状和重要性。
介绍了中枢神经感染的症状如头痛、发热等,强调了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3: 如何提早发现和避免中枢神经感染。
提出了提早发现中枢神经感染的方法,包括早期识别症状、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地方、注重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等。
正文
目前,梁祐诚的百度百科页面已经变成灰色。
不少网友听闻消息进入他的社交平台主页留言送别:
有点甜~~~:记得下辈子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平平安安每一天!越来越旺:知道你的名字时,你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希望你是健康快乐的。桃桃子:如果有下辈子,希望你能健康快乐,希望你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那个是梦吗:多希望你能平安健康快乐,抱歉通过这样方式认识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早诊断早治疗很重要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按病因分有病毒、细菌、结核、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中枢神经系统一旦感染后,来势十分凶险,治疗若不及时,病情进展快速,容易危及生命。主要症状是头痛、发热、精神状态改变和行为改变。脑实质受累可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因较多,如何鉴别和诊断不仅是临床医生的难点,也是今后治疗的重点。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对于病原体检测的阳性率很低,治疗过程中不能单凭经验,还需借助实验室和影像学,形成综合判断病因的方法。其中,细菌性脑膜炎是临床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脑膜、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脑膜脑炎)受累,通常急性或暴发性起病。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为每年0.9-80例/10万,低收入国家的细菌性脑膜炎发病率明显高于高收入国家。在低收入国家中,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54%,多达24%的幸存者会出现慢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听力丧失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早期识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如头痛、发热等表现,及时就医,早期诊断,早期抗病毒、抗感染或抗真菌等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大多是通过呼吸道感染,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也是易感人群。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地方,平时注重提高自身免疫系统,也是避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方法之一。
来源 | 新闻晨报 综合杭州918、深圳广电-第一现场、协和医学杂志、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山感染、网友发帖
编辑 | 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