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老产业观察
养老产业观察者、思考者、实践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建材集团  ·  好材料大拜年 | 中材智科:科技联动 ... ·  昨天  
中国建材集团  ·  好材料大拜年 | 中材智科:科技联动 ... ·  昨天  
AI范儿  ·  DeepSeek 日活破 2570 ... ·  2 天前  
AI范儿  ·  DeepSeek 日活破 2570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养老产业观察

老年人消费市场现状调查

养老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18-05-08 14:41

正文

读者来信

市民董女士:我母亲今年73岁了,身体很健康,我和哥哥的生活条件也都不错。我们想给住在老家、年轻时爱美却没有条件的母亲多买些漂亮衣服,弥补她的遗憾,也尽到我们的孝心。可是当我着手购买的时候,发现给老年人买衣服或者鞋子等物品可没有那么容易(与年轻人购买这些东西相比)。现在很多大商场很难找到适合老年人的服装,即使有也是选择有限。网上选购,由于老人身材或者脚型不是那么标准,经常需要反复退换。我们在网上看到一些电子药盒、智能拐杖等觉得老人适用,但老人家不会自己上网购买,只好由我们在网上替他们买,就算东西寄到了,也要等我们回去教他们使用方法。

我认为现在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社会老年人的比重也在加大。老年人应该有更多的消费娱乐场所,有更丰富的生活用品,一方面提高生活质量,一方面也避免了老年人无处可去陷入保健品讲座等消费陷阱之中。

市民赵女士: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72岁,老伴马上就80岁了,但我们俩人健康状况都非常好。孙子带大后,我一直在上老年大学,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活动觉得日子过得很舒心。我们这些同学几乎都喜欢旅游,很多人退休后每年至少去两个地方。但是70岁以后,我和老伴想报旅行团时,发现有的旅行团根本不接收我们这个年龄的老人了。老年大学和我年龄相仿的同学们也都有过和我一样的遭遇。我想我们老年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想去旅游没有条件,现在暮年迎来了好生活,应该多出去看看。现在有的团不能参加后,每年只能等子女们有时间带我们出去旅游,可孩子们的工作繁忙,加上自己小家庭的负担又让我觉得拖累他们,于心不忍。

现在国家各项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老年人生活消费的各个方面也应该受到一定的关注,这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

市民李先生:我今年53岁,和妻子都在国有企业工作。我的父亲78岁,母亲73岁,他们在前年因为先后生病住院后,生活起居出现一些困难。我的一个姐姐幼年因意外致残无法自理,安置在护理院,一个妹妹也患有严重的疾病无法照顾老人。我提出让父母搬到我家,但两位老人认为我本来身体不太好,岳父母又在我家,我根本无法承担这么大的负担,所以说什么也不来。但是问题还得解决,开始我们选择了雇佣保姆,可保姆总是无法稳定下来。因为保姆断档前前后后折腾几次后,两位老人提出找一家条件好的养老院,这样一日三餐、生活起居都能有一定的保障。可我发现找一家合适的养老院很不容易,地点、价格、环境都理想的没有找到,后来只能选择了位置偏远但是条件相对较好的一家。

我常常关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报道,希望国家能加快养老产业的发展,尽快让所有老年人都能度过一段安稳舒心的晚年时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3%,比10年前增加约1亿人。“银色浪潮”在我国人口转变、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突然而至。

从3名读者的来信中,反映出老年人在日常消费、旅游、养老几个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便,记者为此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调查。

购物难以“一站齐”

在长春市的红旗街、重庆路等几处繁华商圈,记者看到林立的商铺中销售的基本都是面向中青年消费群体的商品,个别商场中涉及到老年人的商品仅是一些服装,而那些在网上热销的带放大镜的指甲刀、具备磨药或提醒功能的药盒、硅胶材料不硌牙的水瓶、吸潮材质的防褥疮垫子、老年鞋……这些能帮助老年人生活、改善老人生活质量的物件难觅踪影,一些大型综合商场还存在无障碍设施不足的情况。

一位销售老年人服饰的营业员告诉记者,有的老年人自己来这里购买服装,有的是结伴而来,也有子女陪同来挑选的,营业额相对还可以。但是问到为什么只有几家商店卖老年人服装,她认为:老年人服装在舒适性、实用性上有一定要求,又不像年轻人一样紧跟时尚,所以目前提供给老年人群体的选择并不算多,而且老年人服装利润有时候不及年轻人的服饰,这也造成了目前这种局面。

在网络上经营老年人用品的网店店主“橘猫呗”说,店里这几年的生意一直是在稳步增长,多数都是中青年人为老年人购买物品,比如智能药盒、多功能拐杖、助力支架等。有时顾客购买完一次后会多次光顾,据顾客自己介绍,这是因为这些小物件寄给家里的老人后,老人觉得很好用,就在周围的老年人中传播开了,因为不会网上购物,所以这些老人就一再请他帮忙购买。

老龄产业业内人士指出:老年用品市场的主要问题出在销售环节,产品门类多,但一般商店没能力把所有的种类都囊括,所以想买的买不着。而网络上东西虽然很全,但老年人的消费特点是只有看到了,又觉得实用才愿意掏钱购买,所以纯线上的方式又不适合老年人。更何况,许多的老年人根本不会使用网络购物,即使看中了商品也不知道怎么样购买。

“说走就走”不容易

记者以家中有70周岁以上老人想报团旅游为名,走访了几家旅行社。一家全国连锁旅行社吉林省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对记者提出的70周岁以上老人参团问题,给出的答复是:根据老人所去的目的地不同,规定也有所不同,而这些都是由旅游目的地的地接决定的。有的旅游目的地是不接收70周岁以上的老人的;有的可以接收,但是必须提供健康证明,以备航空公司安检抽查。

一位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70周岁以上的老人境内游是买不到保险的,而出境游的保险投保年龄可以提高到80周岁。所以境内游一般要求70周岁以上老人要有成年人家属陪同,或者签订免责协议。出境游特别是海岛游,因为涉及到乘坐快艇等行程,对接收老年人参团也是很谨慎的。一些行程相对安逸的境外游,因为包含购物点,又考虑到老年人消费能力有限,一般会加收300元至500元不等的团费。

在国内某旅游产品销售网站上,记者注意到有专门为老年人设置的“爸妈游”,打开旅游产品介绍会发现很多线路做了不同的年龄和是否需要家人陪同等条件的说明。

一位旅行社负责人对此解释说:设置年龄限制,包括签订健康确认书、免责声明其实都是旅行社的自我保护行为,旅行社也是企业,有经营自主权。为了规避风险,是否同意70岁以上的老人参团旅游,也是在行使经营自主权。更何况,一些旅行社受自身条件限制,不具备接收高龄老人随团旅游的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