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章到底有什么魅力?
这事儿,被戏称为
“章总”
的
乾隆皇帝
最有发言权。
“章总”的快乐,我们体会不到
乾隆皇帝爱盖章,早已人尽皆知。
据统计,他拥有的印章数达1800枚
,
最大的爱好就是在中意的书画作品上盖章、题跋。
除了书画,瓷器也难逃被盖章、题跋的命运。
宫中抢手的印章,多以院藏文物为设计灵感,吉祥寓意、渊源文化、有趣轶事,各具特色。
有宫殿剪影:
有著名景点或陈设:
有宫中悬挂的匾额:
有传世名画:
还有一些,出处相对冷门。
如这方“福禄寿”印,源自慈禧的书画作品《福禄寿三字轴》。
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感兴趣的书友可到故宫实地解锁。
不过为了保证游览体验、保护文物建筑,故宫每日限制12000人参观。
但
供不应求
,旺季要提前数天预约,节假日期间更是一票千金。
而如果你能够预约成功,进到了故宫!
一定不能错过这本在无数故宫迷、历史迷、文物迷心中堪称
必买、超有纪念意义和收藏
价值的周边,甚至被称为:买到两本门票钱就赚回来的—
《紫禁城 100》盖章版!
现在
卖到断货
,
预售30天
!
这本书非常传奇!是纪
念
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的重点出版项目!
故宫出版社投入了巨量人力、物力、时间,旨在以建筑、文物为源,展示故宫的方方面面,以600年历史为线头,串起5000年中华文化精粹。
整书手绘,大到全景上的地图,小到瓷器上的一个纹理,一一对照实际场景,配文 字字精炼讲究,也因为手绘图工程量巨大,耗费数年时间才发布。
重磅铜版纸,印刷精细,成本爆炸。
豆瓣评分高达9.5,被评价为集大成的作品。
但让这个周边再度封神、热销不断的,则是在故宫购买的独家惊喜:工作人员会免费给你盖上
故宫官方专属的印章!
雍正爷御批字章,字迹文雅遒劲,行笔疾迟有序,是历代皇帝御笔书法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康熙爷给老佛爷贺寿,所写的天下第一福,但凡到北京都想来恭王府沾沾这福气。
吉祥八宝、祥瑞紫禁城等印章,更是花纹繁复,美到让人惊叹!
纹样复杂程度远超免费章,而且每一个都有独特的文化寓意,一般会有 20~30 个章。
加上章很大,要小心盖,盖一本就需要 5~10 分钟。
所以不是去到故宫就能盖到,
冰窖书店、储秀宫、汉字馆.....在故宫但凡销售这本书的地方一定是大排长队。
每天 4 点结束,可即便工作人员劝说不一定能排到买到,也丝毫无法撼动。
网上甚至兴起了高价代购的业务,直接加价到了
266元、280
元一本!
当然今天不是让大家眼馋的!
我们跟故宫出版社合作了这么久,肯定不能再让大家花冤枉钱!!
所以今年我们也是找到故宫出版社,直接给大家申请到这个
盖章版《紫禁城100》!
不用去故宫,不用代购加价,只要正常书的价格196元,就能买到盖章版的《紫禁城100》
一共盖章54枚
,包括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御笔亲题的「福」字、太和殿屋脊兽等珍贵印章。
枚枚重磅。
保证故宫正版书、故宫印章,非常有收藏价值!
面对花样繁多的印章,小伙伴们心动了没?
现在有一个get“章总”同款快乐的机会,不要错过啦~
《紫禁城100》盖章版
一本书读懂故宫 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
推文专享价 196元
点击小程序购买
每一本,都是
官方正品
,大家可以放心购买。
每本书都需人工一个一个盖章,耗时较长,没办法大量供应,能买的机会就这一次。
点击查看盖章现场:很重要!!!
因为《紫禁城100》书页材质是大克重硬质卡纸,加上手工印章,会有飞白的情况是正常现象,无法保证每个章都能盖得完美,介意勿拍。
54枚珍贵印章
,都藏在这本《紫禁城100里》:
像「太和殿」、「太和殿屋脊兽」、「角楼」都属于“古建筑”题材的章子。
「团龙纹」:在明清两代是等级最高的装饰图案,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有攘(rǎng)除灾难,带来吉祥的寓意。
「御笔五福印」: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御笔“福”字,福气连连。
「正大光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
「乾隆辰翰」乾隆皇帝常用的印章;「雍正御笔之宝」这个章子真的非常精致。
「奉旨读书」须时时谨记多学习、多念书!
「中和殿」为故宫“三大殿”之一。
「御赐养老」祝愿福寿安康。
乾隆「寿」字印:笔触圆润、饱满,运笔流畅而稳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通畅自然。
慈禧书「福禄寿」,字画结合,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寿星,也寓意吉祥、幸福、长寿。
乾隆皇帝钦定的皇帝“二十五宝玺”,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
这里面的印章有:
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制驭六师之宝广运之宝等等…… (共计25枚章)
全部手工印制,而且每印一枚,就会附一张防粘纸,不会粘到书页上。
故宫里的每一个宫殿、每一个雕塑、甚至每一个物件,背后都有无数的文化典故。
这本全书共九卷,选取100处故宫建筑及馆藏品中意味深长的器物。
大到磅礴宫殿小到藏品细节
,自外朝到前朝到后宫。
它带你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也对曾经的帝王生活来了一次“穿越性”回归。
而且整本书都是
手绘制作
,所有插画都是对着故宫的实际场景描绘出的。
大到全景上的地图,小到瓷器上的一个纹理,无不在生花妙笔下活灵活现。
也因为手绘图工程量巨大,所以这本书从立项到出版,整整花了几年的时间。
放大都可以看到门窗、台阶有些弯曲的线条,不像电脑制图一样,只有硬邦邦的直线。
中国古代人讲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故宫的每一处,都是有生命的。
手绘制图,仿佛是现代故宫人与古代工匠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们一直在努力,想把你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虽然《紫禁城100》主题基调是建筑,但它并不是晦涩的科普教材。
而是像一个学者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风格写完了紫禁城的天地人。
几乎每个小字都是
知识点
。
宫内摆放的礼器,装饰用的神兽,以及默默见证历史变迁的古老花木,凡文中所提,都能在插图中一一对应。
虽然没有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加持,却平添了不少无法磨灭的
文化底蕴
。
那些宫里你看不到的景儿,不知道的事儿,这本书里基本都有。
毫不夸张的说,看完这本再去逛故宫才叫真的逛故宫。
小通在看完了整本书后,也想和大家讲一讲书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部分。
以紫禁城的午门来说,现代人入故宫游览,必从午门而入,满怀雀跃,迅速奔入宫城之内。
对于游客来说,午门,只是一座进宫的“大门”。
读过《紫禁城100》后,我才了解到,进城,只是午门功用的冰山一角。
正午的太阳总是出现在正南方向,所以南门叫做午门,坐北朝南的是天子,所以
正南方向的午门就是紫禁城里最尊贵的大门。
它矗立在紫禁城中轴线的开端,负责开启整座宫城的冷峻威严。
午门的大门上有宫里的第一只瑞兽,你也许在其它中式建筑上也见过它。
它叫“椒图”,传说中是龙的第五个儿子,寓意家宅平安。
若是战争起,战败者也会被千里迢迢押解到京师,当作战俘献给皇帝。
明清两代这场献俘仪式,午门都是主场。
紫禁城的午门,正面看有三个门洞,从背面看却有五个,整体呈凹字状。
在午门正面,东西雁翅楼下方分别还有两个掖门,就像两道暗门,所以午门门洞还有“明三暗五”的说法。
每当早朝,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
文武百官走东偏门,宗室王公走西偏门。
中间的门洞,是皇帝独享的通道,所以这条路又叫御路。
在皇帝大婚时,它还会充当“红地毯”的作用。
皇后的花轿会在锦簇的仪仗簇拥中沿着御道穿过午门入宫。
穿过午门会看到金水河上的五座汉白玉拱桥,形似弓箭,寓意射向人间的五种德行——仁、义、礼、智、信。
太和殿广场,是游人必经的地方,但曾经除了重大典礼,这里没有人可以踏进。
电视剧里皇帝登基,接受万臣朝拜,浩浩荡荡,仪式极为庄重。
但实际上,古代皇帝登极大典当日,坐在太和殿宝座上的帝王,与广场上行三跪九叩大礼的朝臣们之间的垂直落差,足足有十米。
广场上的大臣,看不到殿内的皇帝,皇帝坐在宝座上,视线被丹陛遮挡,也完全看不到广场上的大臣。
在这座宫城里,妃子争宠皇子夺位,被多次影视化的“九子夺嫡”,也成为后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年的真相如何,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
但最终的胜出者雍正,却在这座城里留下了更彰显矛盾和戏剧性色彩的匾额——正大光明。
也许是对皇权争夺太有感触,所以痛定思痛,决定从此皇位继承人的选定,不再公开讨论。
而由皇帝将自己选中的人名书写两份,一份随身携带,一份封入匣子放在正大光明匾额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