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两个帮派的猴子,在市中心的广场约了个群架。
甚至连濒危动物金雕,也突然现身中国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
作为地球的老居民、人类的老前辈,动物是地球历史重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现在,我们与大约200万个物种(已知并命名的)共享地球。没有这些丰富的生命,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对这个大千世界形成认知。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套讲动物的书:《史前动物大百科》&《动物大百科》,皆出自“国家地理学会”。
1100多种动物的介绍;
1500多个科普知识点;
1600多张逼真的手绘插画;
把恢宏壮丽的生命演化进程娓娓道来,大大满足孩子们对动物世界的求知欲。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性科学和教育组织之一。
自1888年成立以来,
资助超过10,000项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与探索计划。
它的会刊《国家地理》从创办至今,连载了足足131年。
凭借勇气、专业、毅力为全世界读者献上无数精彩故事,让人类从每一个可能的角度了解地球。
编著方更是欧洲著名的出版机构——马歇尔(Marshall)编辑部。
马歇尔编辑部隶属于欧洲专业出版机构——Quarto Group,成立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出版高品质的科普书,在科学与自然类图书领域获得极高声誉。
他们出的书,以精美插图见长,内容涉及鸟类、恐龙和海洋生物等多个领域。
这套书以“国家地理学会”多年来积累的知识点为依据,用孩子们的语言,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揭开生命演化的神秘面纱。
介绍每种动物时,都配有手绘插画、英文名,还用简短的文字,讲述每种动物的特点。
还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地方:
画作逼真,生动还原了动物生活的环境和真实情景。
比如这只飞翔的翼龙,鲜艳的大嘴十分夺目,仿佛下一秒就冲出书页、飞到眼前。
这是因为,书中的手绘插图,参考的都是“国家地理学会”第一线的摄影作品或研究成果。
也有一些摄影作品,可以让你近距离观察那些平时难得一见的神奇动物。
高清大图,连皮肤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
。
《史前动物大百科》这本,更是请来了青年古生物专家、恐龙科普作者邢立达翻译。
邢立达,先后在艾伯塔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
曾获“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非凡贡献人物”奖 、菠萝科学奖·生物学奖。
不仅在中国地质大学给大学生们上课,更是儿童恐龙科普领域的佼佼者,是很多小孩子和孩子家长的偶像。
在书里,邢立达延续了“幽默好懂”的风格,把恐龙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用一种十分亲和的方式展示给我们。
读了才知道,原来恐龙和我们一样,会呵护自己的孩子,会争吵生气,面对沙尘暴也脆弱无助。
书的封面和内页上,都有一些“污迹”,这不是出版事故,而是故意设计成做旧的笔记本形式
翻开书,就像打开了一本动物研究员的笔记本,增强代入感。
所谓万物有灵且美。
这样一套动物科普书,既能丰富孩子的知识量,开阔心胸和视野,令其变得更有爱心、有想象力,更在自然中习得观察和修养,百益而无一害。
《美国国家地理动物大百科》套装,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
限时特惠价:149元(共两册)
(图书定价:236元)
4月14日23:59特惠结束
缤纷多彩的史前世界
在加拿大皇家泰瑞尔博物馆中,科研人员重现了肉食性恐龙——艾伯塔龙,和植食性恐龙——尖角龙狭路相逢的一幕。
仔细看,恐龙化石后面还有一幅生动的还原画作呢。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约800种恐龙,但可能还有更多的恐龙尚未发现。
腰带骨骼(尤其是耻骨)朝前下方的,是蜥臀类恐龙;
耻骨朝下的,是鸟臀类恐龙,用来支撑肠道并帮助呼吸。
这是因为白垩纪时,这里经常遭到沙尘暴的袭击,成千上百的蜥蜴、哺乳动物和恐龙都被埋葬在砂岩山丘中。
到了白垩纪晚期,约75%的动物都灭绝,即便是大陆霸主——恐龙也未能幸免。
看,特暴龙在黄沙中,追逐着一只似鸵龙。它们可能想不到,角落里不起眼的小型哺乳动物——重褶齿猬和甘氏俊兽的后裔,会在恐龙消失后“接管”整个地球。
生活在约1.5亿年前的始祖鸟,称得上最古老的鸟类。
和今天的鸟类不同,始祖鸟无法长距离飞行,而且要爬到树上才能起飞。
还有进化出天然头饰来吸引异性的冰脊龙。
光头骨就长达1.5米的鲨齿龙(几乎和人一样高)。
《美国国家地理动物大百科》套装,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
限时特惠价:149元(共两册)
(图书定价:236元)
4月14日23:59特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