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曾鸣书院”成立。公开课后,意犹未尽的创业者、投资者们继续讨论。议题先是发散,最后集中于一个问题——互联网平台是否还有可能出现?本文为讨论记录。
不知大家有没有问过自己一个问题——互联网平台的前提条件和可能性还存不存在?我有个类比,从前阿里巴巴、腾讯这些真正网络型公司成长的时代,很像宇宙大爆炸之后,前面几十纳秒、毫秒的时代。就是一锅原子汤,里面只要有一个点儿,大一点点的,就把周围的物质吸进来了。那时候流量红利非常高,很小的成本就能建成一个很大的网络。今天要同样建成阿里这样量级的网络,成本完全是不可以计算的。这个成本和直接的组织体系结构化程度相关的,物理上讲的熵减的过程。一开始形成几个星球是可以的,但是现在边上有个巨大的黑洞,从前可以形成星球的物质,原子粒子都被黑洞吸走……你在周边想再形成一个黑洞,怎么可能呢?阿里、腾讯都是黑洞,周围可以形成星球的物质都没有了,你还做什么平台呢?没有这个机会了。要做平台,只有一个机会。刚才大家很朴素地想,用户有什么痛点?(平台之间)一定要差异很大。那么,就是在另一个维度,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平台。如果和腾讯、阿里都太近了。潜在的,能和你一起形成平台的人已经不存在了。就算你用力做了一点点,旁边的黑洞马上把这些物质(形成平台的人)吸过去,逃逸速度非常高。你做成平台的熵减,富含的能力,资源,金钱,都是难以计算的。所有做平台的人,在做之前要仔细思考这个根本的问题。我做了很多年平台,淘宝交易平台是我发起的,从框架到理念,最后形成共享平台的基础,一直看着淘宝平台的演化。我的观点是,平台的机会其实一直存在。因为环境一直在变化。以前的组织、关系,随着环境的变化,各种变化,都有重组的可能。如果平台的机会不存在,Facebook怎么会出现?Facebook都出现了,还有新的平台出现,比如Instagram也起来了。什么样的机会能成就平台?我自己有个观察,但无法证明。只有小生意、小人物,小的那些点,聚合起来,才能有成为平台的机会。大生意大人物大事件,都做不起平台,就做生意行了。快手能不能做成平台?那个阶层的基础已经足够大了,连接起来就能产生极大的价值。所以平台要做小,不能做大,小的连接起来成为平台。要成为平台,最关键的是规模,能把规模保持在一定的高度、量级上,各种东西就会涌现。这是我对平台的理解,能形成机会和价值。我不建议创业去做平台。因为平台启动需要的能量、几率都很难。今天说我们的愿景、目标,准备怎么做,找了一堆点,哪些点能撑哪些点不能撑我真不知道。这时候只有一件事儿我最关注,近期目标的标准是什么?然后观察演进、发展。业务不是规划出来的。过程中,竞争对手、技术、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最初的预设。我们设计这么多变量,怎么能产生业务呢?业务的变化中,敏锐地观察趋势如何,顺着趋势走,才有可能能达到目标。第二个,我其实非常讨厌的一个词“定位”。定位什么市场,定位什么客户群体,往里死砸。通过“定位”的方式,所有的可能性都抹杀了,给定量化了。产品整个演进的过程中,并不能随着当时的环境做出自然的反应。你一直让车直行,本来到了这儿是可以绕一下的,那不就撞上去了吗?所以,0到0.1中,有明确的目标,让它有弹性,去演变。我自己的观察,淘宝、阿里有今天,不是第一天就想到有今天的,而是慢慢演化到今天的。中间的各种事件,都是往下一步演化的契机。淘宝不是设计出来的。我的观点是,0到0.1的阶段,坚定抓住短期要做到目标,观察他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可能慢慢演进,到下一个阶段,到0.2,就像烧水,先到50度再到70度。一个小回应。记得2013年马总说起过,我只想把你们带到一个有水的地方,但是没想到把你们带到长江边。只想找水,没想到这是条长江。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吧?有句关键的话——平台从来都是做出来的,不是设计出来的,这句关键的话要放出来。我是同意黑洞理论的,明明在一个黑洞旁边,还想做一个新的黑洞,很难的,非常难,几乎不可能。但是不代表不能做出新的黑洞。有没有第二个平台的可能性?必须要做。91年开始接触互联网到现在20多年。有些东西真的成了平台,比如搜索引擎。成了一个新的营销体系。百度为例,最起码帮助几十万小营销主,在老的体系里处于边缘地位的营销人员,建立了新营销体系。处端说要从小做起,我也是同意的。当积累到几十万的时候,出了什么结果?他们帮几十万人挣到钱了,结果吸引来几百万的营销主,他们进来基本没有希望,因为已经没有红利了。今天你要创业再去做搜索广告你试试看?只要稍稍算算账就知道,创业公司根本玩不起,根本没有这个钱去砸。结果是,成就了几十万人,吸引了几百万的年轻人。而后面这几百万年轻人根本没希望。这是搜索引擎。淘宝也有类似的问题。我做个比喻,早年去北漂的人,一定发财了;早年在上海闯荡的人,也发财了——那时候房子多便宜啊。2000年上海的房子才几千块钱一平米。今天再去北京上海深圳发展,没希望,房价太贵。不是今天去的年轻人笨,不如十几年前的年轻人。只是一个原因:他们生不逢时,错过了那个年代。那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该做的是不断开出新的特区,类似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特区,有很多工作机会但房价很便宜。互联网行业而言,阿里培养出来的人,如果是马总、教授的学生,你就一个战略,创造新的平台,为那些几百万去做搜索找不到红利的人,为上千万现在百度、淘宝赚不到钱的人,创造新的平台,这是需要平台的地方。怎么做?非常难,确实很难。要做新的黑洞,必须要有新的产品形态。而这个产品形态必须能够和原来的淘宝、搜索完全不同。只要是不一样的形态,就可能是新的黑洞。有没有办法做出新的产品形态?永远有办法,只是还没人做。或者说努力得还不够。这肯定是很不容易的过程。平台还有没有机会?我坚定地认为是有的。未来,所有的大公司今天都已经存在了吗?这没有任何理论导向。我认为未来的大公司,今天都不见得都已存在。那你反推还有没有平台的机会?肯定是有的。从终极思考角度来看。你看之前十年二十年,Facebook,snapchat,在社交领域都是先后出来的。微信、QQ,百年以后还会是今天这样吗?我个人更看好,从design角度上突破。只是关注、理解年轻人要更花力气。新平台的出现,要有足够的能量来摆脱黑洞。能量可以是新建立的,也可以来自生态中不流畅的地方,因为那里牵制了很多能量,解放出来的能量就是新能量。比如身体这个生态有瘀堵,就会牵制身体大量的能量,所以以通为用,把瘀堵的地方通开就是获得能量的一种方式。貌似互联网就是这样的工具,把生态里各个环节的摩擦系数降到最低。阿里和腾讯形成的时间大概相当于宇宙大爆炸起源这个图里面的对应于宇宙年龄3万年起那个时间段,电子与核结合在一起形成原子,继而物质团形成类星体、恒星和原始星系现在的网络社会状态相当于几十亿年后的那个时代,太阳系围绕着恒星凝结。在一个空间(抽象的网络空间,不是指三维空间)要形成新的平台的时间已经过去的。幸运的是,网络空间的纬度很多,一个又一个新的“空间”等待着被发掘出来。核心的是新空间离现有的“大黑洞”的距离要足够大。最好是处于互相不能穿越的不同维度。需要发掘在一个新的空间(不同的维度)连接这些人的方式。所以我不管是卖二手货还是三手货,都很难形成独立的平台,更可能是在现有黑洞上形成一个微结构,一个增量优化,被黑洞吸进去。从美丽说到蘑菇街到口袋购物,其实都是试图在黑洞附近努力。网红经济我觉得会是阿里体系的自然演化,不会是替代或者革命,从卖简单商品到卖复杂商品的必然,从无品牌无服务到微品牌微服务的自然演化。网红经济体现的是草根品牌对于偶像品牌的重构。其核心是从以物(商品)为中心的卖方市场向以人(顾客)为中心的买方市场的演进。品牌和营销在互联网时代的演进是一个大事,但我觉得离阿里这个黑洞的距离还不够大,主要还是他们需要的交易基础设施和流程还没有足够大的差异,网红们更像一个一个的电影项目公司,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那六大电影平台公司。就像美丽说,其实有意在往网红达人方向走,不过距离还是不够大。我觉得未来商业重归线下可能是阿里最大的挑战。随着体验式消费的相对比例越来越大,商业流程的重构有可能发生。事实上马总最新提出的新零售,就是你说的线上线下重新融合,这不仅是后台数据库和ERP体系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更重要的是前端交互(场景)的有机融合,彼此补充。比如,试衣间,可能就是VR技术的用户端。这个交互场景,显然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我一直记得,有一个卖家回答她为什么去当淘大讲师,让我大跌眼镜,“因为一个人坐在电脑面前做生意太孤独”。而许多家境不错的杭州人当嘀嘀司机,本质上是在寻找谈话的对象,“跟人聊天,总比打麻将、看韩剧有意思吧”。所以,和人产生面对面的交流是永恒人性。未来的商业不可能把人困于线上的。这是新黑洞吗?还是黑洞吐出的新星系?大多数人省时间下来,就是为了有更多无聊的时间可以杀…按我们在北京的推演,原来互联网产品主要解决人“笨”的问题,现在是解决人“懒”的问题,未来要解决人“无聊”的问题?物质生产极大丰富后,物质追求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精神追求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是精神追求一是看不见摸不着,二是个体差异极大。人们会觉得别人无聊,实际上是每个人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比特”比“原子”重要,到极限情况,相比于“比特”,“原子”不是轻一点点,而是无限的不重要。在没有成为黑洞前,没有人知道那是个黑洞。业务都有边界,不可能无限延展,所以无论新技术,新模式,只要有自己演化的思路,都有可能成为挑战者。我觉得大企业必然僵化,而后走向腐朽,被小公司的新产品所替代。新平台的出现,要有足够的能量来摆脱黑洞。能量可以是新建立的,也可以来自生态中不流畅的地方,因为那里牵制了很多能量,解放出来的能量就是新能量。比如身体这个生态有瘀堵,就会牵制身体大量的能量,所以以通为用,把瘀堵的地方通开就是获得能量的一种方式。能成功的重组庞大的用户关系,演化出新的价值,可能就能产生新的“黑洞”。蘑菇街、美丽说和口袋购物的案例,本质上并没有重组参与角色的关系,这些参与者只是淘宝生态中的子集,身份角色都跟淘宝一致,价值差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