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时间
2025年1月19日20:00
演出地点
敦煌飞天剧院
乐曲通过描绘辽宁地区花果满山的金秋景色,表现了当地人勤劳、朴实、粗犷热情的生活情趣。后改编为古筝配以小型打击乐合奏作品。
筝一 郝玉涵 田馨月 鲍怡鑫
筝二 李婵溪 张雅涵
筝三 张泽淳 王若冰 李沛琳
《行者》是一首古筝协奏曲,以西安鼓乐的《婆罗门引》为素材,描绘了行者追寻消失的龟兹古国的场景。乐曲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异域风情和龟兹音乐的神奇。这首曲子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和音乐的一次深入探索和创新,也是对人生旅途的哲学思考和表达。
演奏:张泽淳
艺术指导:刘琢奇
《定风波》取材于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古之情写今之意,表达了现代人在逆境中豁达开阔的心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演奏:李婵溪
艺术指导:刘琢奇
《柳京之舞》“柳京”是朝鲜平壤的|旧称因其地柳林繁茂、风景秀美而得名。作品模拟了朝鲜民族的传统风格音调,用四台传统五声音阶定弦的古筝,通过复杂多变的节奏对位技巧进行发展,描绘了春日之际,人们手举花环相互簇拥节庆游行的欢腾盛景。
筝一 郝玉涵
筝二 李婵溪
筝三 张泽淳
筝四 王若冰
打击乐:李志远
《苍歌引》古时候,人们惯以苍天为主宰万物的神。《尔雅•释天》中又称:“春为苍天,夏为吴天。”春乃万物苍苍然生之季节,它既似一天中的清晨,又像人生中的青春,清新而充满活力。这首作品通过对“春”的感悟,满怀了对生命的敬赞之情!
演奏:郝玉涵
艺术指导:刘琢奇
大武,六代乐舞之一,为歌颂武王伐纣灭商所作的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礼乐大曲。我国先秦文化史研究和古籍校勘考据专家高亨教授曾对此作出高度评价:“大武是古代歌舞在封建社会初年发展的一个标志,是研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艺术史应该注意的一个重点。
时至今日,我们虽然无法重瞻这部规模宏伟的作品,但人们对正义与和平的渴望却从未改变。作者大胆的选用了古筝与打击乐的形式创作同名乐曲,意图以微见著、重现武王征战之恢弘场景!
演奏:李依孺
乐曲是根据河北唐山一带流行的传统皮影戏唱腔及曲牌汇编而成,乐曲婉转流畅,诙谐幽默,具有浓郁的地方戏曲特色。
领奏 孟史娜
筝一 李依孺 李婵溪
筝二 郝玉涵 王怡泽
筝三 张泽淳 王若冰
燕乐筝乐团简介
燕乐筝乐团是由著名古筝演奏家孟史娜女士于2007年创立炫坊筝乐团,后更名为燕乐筝乐团。燕乐筝乐团的燕乐二字:燕为燕赵大地的燕字,乐为音乐之乐。意为燕赵音乐。旨在打造河北音乐风格,以打造河北地方特色音乐为发展方向,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艺术人才为己任。
筝团由孟史娜女士担任团长,张雅静、史翰青女士担任副团长。
乐团自成立至今成功举办多场专场音乐会及专场演出,策划并参与“夏之妩”系列音乐会演出、孟史娜师生古筝专场音乐会等演出活动,并多次受邀到杭州、成都、南京等地演出,应邀出访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地进行比赛及交流,参加全国乐团展演活动并获得优秀乐团称号。乐团形成了以独奏、重奏、合奏及协奏等为主的演奏形式,技术逐步娴熟,表现力细腻而富有激情的演奏风格,演出水平不断提高。筝乐团自成立来连续参加北京首届乐团展演、南京第二届乐团展演、海南·博鳌第三届乐团展演活动,在这几次展演活动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孟史娜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古筝演奏家, 燕乐筝团团长。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传统乐会理事;河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艺术委员会副会长;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曾举办多场个人及师生音乐会,多名学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院校,并在国家及省级重大比赛中获奖。出版发行个人专集《易水别》;创作改编古筝三重奏《影调牌子曲》;出版发行专著《古筝弹奏与技法实践》;多次出访新加坡、泰国、以色列、巴基斯坦、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及担任评委工作。
李依孺
中国音乐学院大一,五岁起开始学习古筝至今,先后师从著名演奏家孙欣 孟史娜 宋心馨
2022年获良匠杯少年专业组金奖
2022年获中新杯少年专业组金奖
2023年获乐通天下比赛少年专业组金奖
2023年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第三名 沈阳音乐学院古筝第一名
2024年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第六名 沈阳音乐学院第一名 哈尔滨音乐学院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