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为而无不为
读书, 写作, 思考, 生活, 做完整 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无为而无不为

【学术会议】“文化的逻辑: 仪式、社会关系与民间信仰”

无为而无不为  · 公众号  ·  · 2017-11-14 06: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同济大学首届青年人类学论坛
文化的逻辑:
仪式、社会关系与民间信仰


时间: 2017年11月18日 (周六全天)

地点: 四平路校区中德大楼715会议室

会议简介

社会文化研究者普遍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准确地从“当地人”的角度出发,深入考察其观念体系和实践行为。人类学的研究路径为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提供了多重的帮助:在方法论上,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为大量发掘鲜活、系统的一手材料提供了保证,防止片面或“蜻蜓点水”式的理解;在认识论层面,文化的内在逻辑体现在亲属制度、宗教信仰、经济生产和日常交往等不同领域,既涉及具体的行动过程,也涉及人们对社会关系、文化时空等的基础认知方式。中国年轻一代的人类学家希望通过最新的田野调查研究成果,展现他们对仪式行为、社会关系与民间信仰中所蕴含的文化逻辑的思考。

参会人员

刘海涛
《民族研究》编辑

张  原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副研究员

吴  乔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

刘  琪
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所副研究员

张文义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

林  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

张  帆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研究员

张  琪
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刘宏涛
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讲师

澜  清
昆明学院社会管理学院讲师

陈  晋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会议形式

论坛以工作坊形式举行。参会者需事先提交未发表过的论文,经由专业期刊编辑和会务组审阅。会议结束后,参会者结合会上评议和讨论意见,进一步修改论文。优秀论文将以期刊专号、论文集等形式出版。

议程安排

9:00-9:15
开场发言

9:15-10:30
内在文化解释与因果关系的实质(吴乔)

地方化的伊斯兰与混融的社会——以云南省德钦县升平镇“藏回”群体为例(刘琪)

10:30-10:45
茶歇

10:45-12:00
从新娘到卜娘:贵州水族宗教制度的一组
镜像关系(张帆)

灵魂的亲属身份及其表征:美孚黎文化关于财富的构想(刘宏涛)

12:00-14:00
午餐

14:00-15:40
行为表征与意义强化:裕固族剃头礼仪式中的亲属关系分析(林红)

奕车人“俄期父亲”制度研究(澜清)

人与神的复合:白裤瑶巫师的神圣权威构建(张琪)

15:40-15:55
茶歇

16:10-17:25
涨缩的时间,同构的空间:景颇世界的欲望,想象与记忆(张文义)

关系的再现与想象:以纳人达巴的“古布”仪式为例(陈晋)

17:25-17:40
会议总结

从政济扬新舟
与国同修远志
国政
同济国政人
微信号:tjgzxy
微博:同济大学国政学院团学联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