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蛤蜊哪里就有海星,他们吃光蛤蜊之后就会转移到另外的海域,直到把蛤蜊全吃光。”
“我养了260多亩的蛤蜊,去年投苗成本大概在100多万,现在基本血本无归了。”
胶州湾从事蛤蜊养殖的张先生介绍,近几年来,水产养殖产业本身就不景气,因为风险较高所以保险行业对其也是敬而远之,今年受到海星的侵袭,所有的损失只能自己承担。
目前到底有多大面积受灾其实他们也无法估计,但是目前他们相熟的同行基本都已遭受损失。吃完蛤蜊被捕捞上来销售的海星至多算是“安慰奖”。
据养殖户介绍,其实早在去年相关海域就发了海星,那时候海星还很小,大概直径也只有不到5厘米,养殖户知道海星对于贝类养殖的危害,所以那时候就开始不断打捞,但却杯水车薪,如今这些海星已经长大,直径达到十几厘米造成了“星灾”。
“海星其实经常出现,但像今年规模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对于如何应对这些突然出现的海星,渔业专家称目前来看还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通过“笨办法”把海星捡出来。
由于灾情严重,不少养殖户已经准备用禁止使用的“地笼网”来捕捉海星,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特别许可。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青岛海洋渔业部门就接到了养殖户反映,相关海域内海星数量快速增长,上级主管部门获悉此事后,也专门派出专家到红岛进行了调研,但当时主管部门并未给出具体应对办法。
12日下午,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保障中心主任张兴雪一行前往实地调查,他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和当地渔民进行了沟通,会在三天之内给出具体的治理措施。
海星泛滥对养殖户构成威胁的现象不是第一次发生。2006年7月,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山嘴海域后湾鲍鱼池的10位养殖户曾反映,数以万计的海星突然入侵鲍鱼池,大量鲍鱼被吃掉,他们一天捞出上百袋海星也无济于事。
专家介绍,一般来讲,海星自己会移动,如果突然大量出现,可能周围有什么吸引他们的美味食物。海星吃了鲍鱼等可口的食物后,会在附近大肆繁殖,如果不及时清除后果将难以想象。也有学者表示,不排除海星群原有的生活环境食物链被破坏,从而转移到这里的可能性。
不少网友科普起了海星的吃法:
广东人最常见的就是晒干拿来煲汤
不过,
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吃海星。
据悉,海星富含异种蛋白成分,
食用海鲜过敏者也应当慎吃海星,
消化功能差者不宜过多食用,
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