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一辈因为过去的经历,即便现在已经脱离了贫困,也不舍得过好日子。
于是有了两个特点:
自己生活上,永远习惯吃“烂梨”;
子女教育上,总是热衷于“撕伞”。
什么意思呢?先说吃烂梨。
有个老太太买了筐梨,因为怕浪费,先挑烂掉的一只吃。
但天太热,第二天又有梨烂了,她又继续只吃烂梨。
第三天、第四天......都是如此,放着好的吃烂的,吃了烂的烂好的。
到最后好好的一筐梨,一只好的都没吃到,肚子还吃坏了。
说起来是为了节俭,结果省的是最小的钱,受的是最贵的罪。
朋友就分享过一个“想起来后怕”的事儿。
有段时间接父母来住,下班回家,妈妈把饭都做好了。
结果那个肉片汤,怎么闻味道都不对,有点酸。
母亲大剌剌说没事,是她特意做的醋溜肉。
朋友一想,不对啊,好好的肉为什么要搁醋?
追问之下母亲不得不承认,冰箱里的肉有点变质发臭了,她舍不得扔,于是加点醋掩盖味道,还抱怨说怎么就被发现了。
朋友差点没压住火,得亏没含糊,不然一家五口恐怕都得进医院。
看网友说的自家长辈那些操作,不少又野又搞笑。
一把年纪的老人家,大扫除扫出一根烟。
家里没人抽,为了不浪费,自己点上咳咳咳地抽完了。
之前新闻上还看过一个上海阿姨,魔都坐拥4套房,两口子每月退休金+收租有2万8。
但不舍得买吃买穿买用,就要捡垃圾。
捡得家里蜈蚣老鼠引来一窝,房子、身上都发臭,女儿都不敢带外孙来,邻居被臭得也苦不堪言只能报警。
好多老一辈太节省了,节省到有点像是在变相虐待自己。
虽然想来挺心酸的,但看着他们忍受的是最不值得受的苦,浪费的是最该好好享的福,当儿女的能不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