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主题:针对10万青年人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困惑,邀请专业权威性强、影响力高的专家学者、榜样代表参与分享、解答,以教育为主题的项目、文章、视频从一维混沌状态转向多维角度的视听,旨在启迪引导青年人解决人生当中的重大生命问题、生命热点问题和青年成长中存在的困惑,形成全面、理性、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认知。
在2017年3月中旬,经慎重考虑后,终于做了这样一个决定:用3个月的时间思考、探讨作为一个自媒体人到底该创造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在避免内容出现“同质化”的同时又对人有帮助?找不到答案,我宁可不再了更新那些低级无趣的文章(虽然我之前不是这样认为)。
时隔两个月有余,终于再次对外发声。遂再次吹响集结号,转型后的推手万吉团队首次对外发布文章,希望不用理会这个浮躁时代所流行的那些审美表层标准、文字趣味。
而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内容,以真实的足迹直接面对世界,超越所谓的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篱笆“,用一把没有“先定的标尺“,去量度重大生命问题、生命热点问题和青年成长中存在的困惑,启迪引导35岁-45岁年龄阶段的中国青年人(在我看来45岁也是年轻一代,还没老)形成全面、理性、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认知。
过去两年半多的时间,我致力于从一个爱学习:企业经营技巧、企业管理技巧企业炼金术的观察者、思考者,转变为一个自成学习体系,几乎完全脱去了这个“年纪年轮”本该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烟火味,不理会这个浮躁时代所流行的那些低级、重复、混沌做事的惯性,正向循环至另一种有品质、朴实、简单的生活方式,并乐在其中。
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部分计划:
1、我会专注做以智慧教育为主题项目、文章、视频的研发(把自己从无知到有梦想、追逐梦想的过程和结果逐步通过内容创造分享给大家)。我相信我由一个互联网营销的生意人变成专注做教育项目、产品研究的人,更能创造、体现价值。
2、公众号仍然会继续更新,并逐步提高质量(比如:我即将启动的项目、计划,将会从人心、智慧等角度,有计划性、有指标、有目标、有高度、有标准、有质量度的更新内容),但因为项目的节奏和公司的计划推进关系,所以会降低之前日更新文章的频率。
3、公众号定位是:我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长经历、践行的轨迹、过程、心得、体会、结果的“博客”型知识分享,与“应试型知识”无关,不代表我的观点一定会适合所有人,但我本身热爱知识的分享,且只对部分人群创造内容。
4、用内容遴选出10万会员,找到100位驿站式蜂巢“校长”,共同成长,共同创建一份事业,向更多希望践行自己人生梦想的人分享价值。
这个人群是这样的:(用户画像)
关于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说明
2014年到2016年的我,曾经与大多数中产自由职业者或企业主一样无奈挣扎、痛苦不堪、混沌无知的经营着自己的企业。缘分使然,我从“那条很难找到高速出口的公路上”,拆了高速的围栏,闯进了另外一个空间。
在这个空间我发现无数的自由职业者、企业主,把企业做好,是为了得到更久的工作时间?
因为我们无数次砥砺自己说:“如果有一天......”
“如果有一天.....我有了钱,我一定好好陪陪自己的孩子”,可是,那一天总也没有到来。
“如果有一天.....我有了钱,我一定好好让自己休息休息”,可是,那一天总也没有到来。
“如果有一天.....我有了钱,我一定带着家人都全世界去旅行”,可是,那一天总也没有到来。
过程中无数次拷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