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市十一医院大门口到急诊室病床的距离还不到100米,却是刘晓钟觉得这辈子走过最漫长的一段距离。
这是最后的冲刺,没有担架,52岁的武汉市江汉区汉兴街派出所民警刘晓钟搂着病人的腰,副所长郑龙抱着腿,辅警陈聪抬着双臂,吃力地从病人群中穿过。
病人块头大,身体已经瘫软,直往下坠。刘晓钟咬牙死死托住。防护服里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护目镜里的水蒸气模糊了视线,他干脆扯下扔掉,可汗水又顺着额头淌下,再度模糊了双眼。
刘晓钟在接送病人
刘晓钟所在的汉兴街派出所,距华南海鲜市场只有几百米,辖区内疫情比较严重。“江汉区几个高危小区,我们辖区就占了5个。”刘晓钟说,由于疫情暴发初期救护车忙不过来,从1月26日他接到任务,负责帮助转运病人到医院和隔离点算起,这一个多月下来,刘晓钟接送转运的病人已有四五百人次,“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转运了28个病人。”
除了负责转运病人,日常维护社会秩序的本职工作也没有落下。2月25日凌晨3点多钟,刘晓钟突然接到报警,辖区内盛世江城小区有一名精神疾病患者突然发病,情况非常危险。接警后,刘晓钟和同事迅速出警,很快找到了病人。但正发病的病人十分不配合,一番忙碌,一位民警的防护服被病人抓破了,脖子也被抓伤,才将病人控制住。
然而,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病人无法直接送入精神病医院,需要先送医进行核酸检测和检查肺部,重任自然就落在刘晓钟和同事身上。此时,病人情绪极度不稳,对送医非常抗拒,刘晓钟和同事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帮助病人做完检测。一番忙碌下来,已是晚上6点。而这时,刘晓钟还要负责继续看管病人,直到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又要把病人送到精神病医院。
这已经是近3天来,刘晓钟处理的第二起类似警情了。这段时间以来,工作任务繁重,精神高度紧张,刘晓钟一直休息不好,眼里已经布满了血丝。
今年52岁的刘晓钟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黄继光连当过排长和指导员,2006年转业到这里做治安民警,一干就是十余年。当过兵的刘晓钟心理素质过硬,可是面对疫情,仍然不免紧张:“毕竟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染性很强。”可是,怕归怕,在疫情面前,派出所里没有一个人退缩。
“大家都觉得,对于疫情,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就没什么好怕的。可病人救治不能耽搁,必须争分夺秒。”刘晓钟说,“每次听到不好的消息,心里就非常自责难受,夜里总睡不好觉。”
这一个多月来,刘晓钟还没有回过一趟家。其实,他家离单位并不远,但他却选择住在派出所附近的一家旅馆里,“主要是怕传染给家人,也方便出警和自我隔离。”刘晓钟说,每隔两天,他会把换下来的脏衣服送回家,放在门口,顺便把干净衣服带回来,“这个时候,我能从窗户外或门缝里看到妻子和孩子,那是最欣慰的时刻。”
“回来了?这两天怎么样?”妻子和孩子从门缝里探出头。
“没事,挺好的。别出来了。”
取了衣服,刘晓钟转身下楼,在孩子和爱人不舍的目光里,他又一次鼓起勇气出征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