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新科技
“财新TMT”为财新传媒在微信端的实验性产品之一。话题涉及但不限于科技、新媒体和电信,尤其关注传统行业被互联网解构的过程。严肃活泼,独立独到,接地气,说人话,在茫茫公号的海洋中,力求丰满成长。欢迎大家提出建议和意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耶鲁的这个链接不用翻墙,可以让国内的AI阅读 ... ·  昨天  
经济参考报  ·  夜读|别让你的春节,只在手机里度过 ·  昨天  
凤凰网财经  ·  史上最强春节档,谁家口碑崩了? ·  昨天  
第一财经  ·  刚刚,超越北美,暂列全球第一! ·  昨天  
首席商业评论  ·  第一批回老家的人,已经后悔县城有房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财新科技

乐视手机债主信利放弃投资乐视致新 追讨2.4亿首笔注资

财新科技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8-30 11:00

正文

信利方面注资乐视致新签订了一系列配套合同,乐视手机无力偿债,信利方面停止支付剩余投资款,要求乐视致新纠正违约行为并返还已经支付的2.4亿元


财新见习记者   孙聪颖


灵活变化”的债转股是乐视解决手机供应链大额欠款问题的重要方式,但进展并不顺利。继8月11日代工厂仁宝宣布放弃投资乐视致新之后,8月29日晚间信利国际(00732.HK)公告称,因乐视方面违反相关投资规定,将起诉乐视致新与乐视控股,要求乐视致新返还已经支付的2.4亿注资。


信利方面称,2017年2月14日全资子公司信利电子与乐视致新签订投资协议,信利电子以7.2亿元投资换取乐视致新2.3438%股权。根据约定,7.2亿元投资款将分三笔分别于2月20日前、3月20日前和4月20日前打款至双方的共管账户,每次打款2.4亿元。截至目前,信利电子已经支付第一笔款项2.4亿元。之后信利国际高层认为乐视致新和乐视控股违反投资规定,目前信利电子已经停止支付剩余款项,要求乐视致新纠正违约行为并返还已经支付的2.4亿元。


当时该笔投资被业内视为债转股,也是乐视系解决手机供应链大额欠款问题的主要手段。信利内部人士否认了“债转股”的说法,称从操作规范角度来看,乐视移动欠款问题与入股乐视致新是完全独立的两件事,涉及四个不同的主体。不过,乐视移动的还款情况将影响到信利国际的整体决策。


乐视网内部人士对财新记者称,与信利国际的欠债解决方式,实际上是“灵活变化”的债转股。乐视移动偿付信利国际另一家子公司的欠款,信利电子则履行入股乐视致新约定。乐视移动未达到还款要求,相应的信利电子的投资入股方案也未有明显推进。


乐视致新、乐视控股违反投资规定的行为到底是什么?上述乐视控股内部人士透露,实际上,信利电子注资乐视致新是签订一系列配套合同的,比如,约定某个时间节点乐视移动向信利国际旗下另一家子公司偿还贷款等。乐视移动方面无力偿债,就会导致乐视致新或者乐视控股违规。


8月22日,信利国际发布盈利预警公告,2017年上半年信利国际亏损额增加2亿港元。有关客户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欠款一次性全额计提呆坏账,总额约5.54亿港元(约合4.71亿元人民币)。信利内部人士透露,自2月信利电子与乐视致新签订入股协议之后,乐视移动还了信利方面超过2亿元的欠款,但后续欠款至今没有着落。


2016年末乐视财务危机爆发之后,乐视移动欠款问题不断付出水面。除了欠信利的4.7亿元,乐视移动欠代工商台湾仁宝的代工费约为17.94亿元;欠手机电子元器件商豪声电子和瑞声电子总欠款约5亿元。


乐视移动供应链债权人告诉记者,1亿元以上的债主就有和乐视方面商讨债转股的机会,不管信利执行的细节形式如何,实际上也是通过债转股的形式解决欠款纠纷。


除了信利,仁宝也曾尝试债转股。3月28日,仁宝旗下全资子公司仁宝信息技术(昆山)有限公司宣布,以7亿元人民币入股乐视致新,获2.15%股权。但是,8月11日,仁宝公告称,因为乐视业务、财务均发生大的变化,仁宝不再执行此投资决定。


乐视供应链债务危机至今仍未彻底解决,近日易到股权也被乐视方面拿出来抵债。8月23日,易到用车股权被拿来抵消乐视移动与兴科电子科技之间的债务 3.2475 亿元。不过此笔债转股尚未完全敲定。兴科电子科技全资子公司银禧科技表示,由于涉及面较广,该债转股事宜能否顺利完成仍存在不确定性,兴科电子科技对于乐视移动的债权仍存在坏账风险。



【转载指引】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或发送申请至[email protected]。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