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买到一口“鲜”的,你还真得有一双慧眼,要不然掉到黑心商贩的“坑”里,轻的破财烦心,严重的还可能损害身体、甚至危及性命!
今天,我们就把精心总结的《海鲜防坑秘籍》分享给大家,帮大家吃得更“鲜美”,更健康、也更放心!
说起买海鲜的坑,我们可以把它分为“明坑”和“暗坑”两大类。“明坑”是指那些我们眼睛能够识别的,稍加留意就可以躲开的坑。“暗坑”则是危害更大,而且肉眼很难辨别的坑。
按照危害程度由大到小,我们先来聊聊“2大暗坑”。
海鲜,大家一般都喜欢买鲜活的!但是,你知道为了让远道而来的鱼、虾、蟹、贝活着,商贩们会怎么做吗?
他们会在水中添加抗生素!
早在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终南山就警告说:“水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一半抗生素被动物吃了!
有调查表明,抗生素的滥用,已经让人类的感染、死亡率上升一倍,医药费用上升2到3倍!(摘自网易新闻《滥用抗生素会造成细菌耐药性》)
国家海洋局《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近岸海域劣四类水质接近总面积的15%。
大量沉积在海洋底部的铜、锌、铅、镉和汞,随时释放回海水。在此海域捕捞或养殖的鱼、虾、蟹、贝身上,就会富集过多的重金属。
还有,海水晶——一种用于勾兑人造海水的原料。超市和水产市场的海鲜池里,都会用到它。
不法商贩为节省成本,使用劣质海水晶,也会造成活海鲜重金属超标。
人如果吃了这类海鲜,重金属就会存留体内,越积越多,逐渐形成亚健康体质,并最终走向恶性疾病。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天超过10000人被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分钟7人确诊患癌症!(摘自《2017中国癌症最新数据》)
而重金属正是最致命的致癌物之一!
千万不要以为,商超里的活鲜就一定是安全的。多年以来,我们的身体可能已经吸收了太多的有害物质,是时候拒绝伤害、增强防范意识了,防范方法会在下文里告诉大家。
接下来,我们就去中老年朋友爱逛的海鲜市场走走,看看那里还有哪些坑需要我们重点提防!
掉包是不良商贩的常用伎俩,把过完秤的活海鲜装袋后,瞬间调包成事先装好的另一袋死海鲜。
在分量上的“坑”,如:在黑塑料袋里加水、加冰,用很粗的草绳捆绑螃蟹等等,可谓花样百出!
充了水的海参
橡皮筋、粗草绳,绑在螃蟹上增加重量
让海鲜看上去更新鲜的方法很多,可以用鱼血涂抹,更有甚者用甲醛、双氧水浸泡,这样的海鲜不仅不鲜美,对健康的伤害也极大!
把不新鲜的鱼,涂上鲜鱼血,会变得光鲜异常
那些好看的水发货,当心泡过甲醛!
远海的货当近海的卖,养殖的冒充野生的,外地的说成本地的,在海鲜市场里是家常便饭。
农贸市场批发来,冒充野生捕捞
以上就是我们精心总结的《海鲜防坑秘籍》,几乎涵盖了所有买海鲜的“坑”。
对于那些“明坑“只要我们留心,完全可以躲开。可是”暗坑“即使你再经验丰富,没有专业检测设备帮助,也很难识别。那么这些坑该怎么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