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宗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聚焦共青团“为党育人”主责主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和挖掘一批锐意创新、敢为人先、具备跨学科、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队伍。同时,进一步提升团组织大局贡献度,加强新领域新赛道的培育,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聚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二、大赛主题
聚势向新 质领未来
三、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 |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共青团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 共青团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 | 上海市静安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 | 上海市静安区人才工作局
承办单位:
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
协办单位: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媒体合作:
青年报·青春上海
四、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面向本市青年。
(二)参赛年龄
1.个人参赛:年龄须在35周岁(含)以下(1989年7月1日及以后出生);
2.团队参赛:团队负责人须在35周岁(含)以下(1989年7月1日及以后出生)
,核心团队人数须≤6人,成员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4年7月1日及以后出生),
团队整体平均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
(三)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
2.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及其他权利;
3.参赛项目可以是计划开展中的、正在开展、已经完成的;计划开展和正在开展的项目应自报名开启之日起预计2年内可以完成;对于已经开发完成的项目,项目开发完成时间必须在2023年7月1日之后。
4.同一项目只能报名一个类别参赛。不可为往年参赛项目。一旦发现,经核实,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五、大赛设置
大赛聚焦9个赛道,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以及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的深度融合,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9个赛道分别为:
九个赛道:
1.新一代信息技术
2.人工智能
3.区块链
4.航空航天
5.新能源
6.新材料
7.高端装备
8.生物医药
9.量子科技
六、奖励设置
大赛设金奖10个、银奖20个、优秀项目奖30个。
七、材料提交要求
(一)基本资料:须提交参赛者或参赛团队基本情况、所在企业基本情况(未进行工商注册的创业期团队和个人可不提供企业基本情况)。
(二)
项目材料:包括项目简介、主要创新点、应用价值、存在的问题与需求等
。其他相关资料如专利证书、项目发展构想及阶段性成果等可附在计划书后,仅限PDF格式,文件不得大于20M。
(三)确保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八、大赛节点
(一)大赛报名阶段(9月初)
1.公开征集渠道:接受符合条件的社会参赛者报名;
2.动员推荐渠道:由主办、承办、协办等单位动员推荐,同时发动全市相关产业园区、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动员推荐;
3.所有参赛者均通过中小企业服务云平台提交报名信息和项目资料。
(二)大赛评审阶段(9月-10月)
1.资格审核:大赛主办方将对报名材料作资格审核,内容包括参赛项目基本信息及项目资料、项目创新性等。符合要求的项目进入大赛下一阶段专家评审环节;
2.初赛评审:采取专家线上评审方式进行,选出有创新性、成熟度、有应用价值项目进入决赛路演;
3.决赛路演:采用项目答辩、成果展示、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决赛;综合专家评委评分,决出最后名次。
九、相关咨询联络方式(工作日9:00-17:00)
(一)赛事咨询
(二)报名网站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