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新司机一样,开始上路的故事并不顺利。尽管行业高速发展,但似乎与我们关系不大,产品做出来了,但市场在哪里?
首先我们想到了做细分市场,小企业集中精力做单点突破,或者能够有所建树,全面开花无论资源和能力都无法迅速覆盖。通过调研,我们选择了服装照明这个细分市场,努力把产品的光学做好,因为服装照明对色彩还原和光的氛围有较高要求,而我们在光学上的积累正好有用武之地。这个逻辑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讲,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投入一个阶段之后发现,就算在服装照明这个细分市场,市场需求的碎片化产品的多样化也远超我们的想象,没有品牌号召力,没有形成有纵深的产品线,效果可想而知,努力了一年,我们铩羽而归。
其次我们想到了做电商。互联网对产品的推广事半功倍,而传统照明企业在营销上的长链效应非常明显,即一件产品从出厂到终端消费都要经历很多中间环节,包括省级代理、市级代理、经销商等流通环节,渠道成本高企,产品的终端售价自然也便宜不了。电商让生产厂家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省去了中间商加差价,成本优势明显,销售价格亲民。在传统照明品牌还没有进入电商的年代,对于所有中小商家来说,电商让新兴品牌看到了战服传统品牌的希望。只要解决好产品设计店铺设计做好线上推广,电商应当是新兴品牌实现弯道超车,见效最快的途径。
事后证明,要把电商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传统照明品牌进入电商之前的那段品牌真空期,的确产生了一批业绩飙升的淘品牌,但他们除了线上功夫了得,更多的还是对产品拼盘、供应链整合和仓储配送等线下工作下足了功夫,支撑线上业绩的功夫其实在线下。我们仅靠单薄的自产产品,厚度显然是不够的,也无法支撑消费者林林总总的需求,所以遭遇挫折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痛定思痛,我们开始了对市场的深入思考。总结起来,照明行业具有如下特点: